APP下载

雅致成就美文 感召生命存在的美

2018-09-10陈祖明

成功密码 2018年4期
关键词:秋景北国郁达夫

陈祖明

秋,总能令人思绪蹁跹;它是火红的、艳丽的、热情的、丰收的,它是凄冷的、凋敝的、冷酷的、哀怨的、残败的。那么郁达夫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秋呢?为什么會选择这些景物呢?我们一起在赏析中探究其深层次的内蕴!

1.释题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我们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它主要是给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景。那故都是哪里呢?是故乡吗?不是,是北平。按道理作者郁达夫对自己故乡的秋景应该比对北平的秋景更熟悉更了解,为什么不写故乡的秋呢?而他在文中写到自己的故乡江南的秋景了吗?作者在文章中有两次提到故乡江南的秋,但是笔墨较少,刚刚我们说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写北平的秋景,如果笔墨过多地放在了写江南的秋上面,那就与文章的标题不符了。散文要注意详略得当,避免文章主次颠倒。

2.江南的秋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江南的秋的特点: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多雨少风(滋润花草,江南的花草经不起狂风吹打)、一点点清凉。

这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欣赏的?

秋的色、味、意境、姿态。江南的秋的色、味、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那么江南的秋有什么特点?(清、柔、寡淡)

为什么要写江南的秋的色、味、意境与姿态,让人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呢?有什么作用呢?

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反衬的作用。说明作者写北国之秋应该也是抓住北平的色、味、意境与姿态来写。

3.第二处作者写到江南之秋,将江南的秋和北平的秋直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江南的秋是黄酒,是稀饭,是鲈鱼,是黄犬。北平的秋是白干,是馍馍,是大蟹,是骆驼。

黄酒:味道是清甜的,是柔的,难上头,味不浓。

白干:辛辣、浓烈、回味重、后劲足。

(从秋的味来进行对比)

稀饭:清淡无味、吃不饱。

馍馍:是能让人吃饱的。

(从秋的味、秋的意境来进行对比)

鲈鱼:颜色是白色的,味道是鲜美的。

大蟹:颜色是黄白相间,味道鲜美味重。

(从秋的色、味、意境来进行对比)

黄犬:颜色是浅的,浅黄色。形状相对于骆驼是小的。

骆驼:颜色色泽更深,形状更大。

(从秋的色、大小来进行对比)

通过比喻、排比的作用是什么?

是为了对比突出北国之秋。

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什么特点呢?

通过江南秋天的清淡、寡淡来突出北国的秋的厚重浓烈。

4.第十二段是文章中的议论部分,讲到人皆感秋,中国文人学士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外国的诗人同样也是,秋总能给人一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北平的秋不仅是厚重浓烈的,同时又是深沉的、幽远的、严厉的、萧索的。

这段放在文中说不仅中国的文人学士爱秋,国外也有对于秋的描述,这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可以使自己的主旨得到升华,可以抒发自己对故都的秋的喜爱、赞美之情。

5.我们注意到作者郁达夫所写的这些景没有写他之前说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北平独特的景色,难道不够典型吗?为什么?

如果事物的主要特点让人有所感悟,那么平常的景物更会让人有所感悟。郁达夫写北平的秋景秋色,所描写的都是一些朴素、自然、平常的景物,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比如我们说北平的秋的秋蝉非常常见,就像是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一样常见。

秋草、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蝉声、秋果等描写的一些景物除了有清、静、悲凉的特点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它们还代表生命凋零的景物。

我们说这篇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赞赏、眷恋之情。那不是很反常吗?用一些代表生命凋零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1)写出了郁达夫写作上的独到的文人雅趣。

(2)体现作者与众不同的视角和细腻的观察力。

(3)平中见奇,体现了郁达夫处于当时社会背景之下的一种悲凉心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国土深沉的爱。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秋景北国郁达夫
白桦生北国
贵人
江渡
简论《九辩》中秋景的描写
我不想让离别拧出泪水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自古逢秋悲寂寥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谁的雪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