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阅读,高考卷都做不完

2018-09-10中青

家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考考试教材

中青

爸爸妈妈们坚持每天给孩子读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教改”顶层决心:用高考来推动阅读

前不久,“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在一次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的一席话,让在场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吓了一跳。

自2017年9月,全国小学和初中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后,温儒敏就成了中小学语文老师追逐的对象——接下来语文到底怎么学?怎么考?

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2017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题量,比2016年悄悄增加了5%—8%。未来,语文高考有15%考生做不完是正常的。预计2018乃至今后的高考语文阅读题量会持续增加,锻炼阅读速度、提升反应能力迫在眉睫!

阅读面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2015年考的阅读题是古代货币制度。之后他们做了一个调查,99%的学生从来没有关心过,没有看过这个题目,老师也没有注意过。2016年考的阅读题跟文学有点关系,就是比较文学,里面有很多概念,一般的中学生也看不懂。“这说明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高考语文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远远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向学术级、经典级看齐。只看《读者》和四大名著,别说高考语文,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

“教改必须用高考来撬动,来推动阅读、写作的教学。”这位全国统一教材主编的一番话也代表了当下高层进行教育改革的决心。

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现在你孩子不阅读,未来可能都应付不了考试!紧跟小学初中教材的是接下来的高中语文教材的变脸!

正在着手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曹文轩说,新的语文教材要对教师学生有制约作用,比如文章后提供书目。“这个书目不是可看可不看,你必须看,因为要与教师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评估直接挂钩,所以你想不看都不可以。”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在某论坛讲座时也曾强调:“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差生。”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就界定了他的民族语言和一生的精神格局。一个人语言的涵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他的文化素养。

爸爸妈妈们坚持每天给孩子读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之一。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看得远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小学生家长关注小升初,初中生家长关注中考,高中生家长关注高考。这逻辑看上去没毛病。然而,高考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高中生关注已经来不及,初中生,还有救,小学生,正当时!

所有科目都将考验阅读水平

语文为王时代已经不是口號,而是真的来临了!今后的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了!

原来可能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也许会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阅读、语文水平欠佳,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有的考生甚至连题都没时间做完。

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高质量的阅读需要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语文重点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卷作文题,没有传统文化的积累根本无从下笔。

预计未来高考中,命题人会在更大范围内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题型来考查学生的名著阅读、文化经典阅读情况。

学科无考试大纲,引导学生从小广泛阅读

以后的中考,在小学学的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明显降低中考的考试难度。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该掌握的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必须掌握,必须掌握的还要掌握牢固。

降低学生平时学习负担,摒弃在全国普遍存在的9年义务教育畸形掐尖的严重现象,构建符合学生成长和年龄阶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环境,逐渐修补早已破坏深重的国家教育生态。

国家的决心和实施的力度,从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全国上下中小学学校教材全都采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开始,对接国家教育的重大变革。今后,主要学科的考试将不再有考试大纲,哪个学生的知识越宽广、体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艰深,哪个学生就会成为教改重大变革最受益的群体成员。

常常有人说到“红利期”这个词。有人抱怨,自己错过了这个那个红利期,错失了很多机遇。那是因为他们只顾一路狂奔,却不会停下来看看方向。前几年,有人赶上了参加奥数竞赛升名校的红利期,于是,无数小学生家长拖着娃盲目地跟着“奥数”大军一路狂奔,一面刷题、追分,一面抱怨没有时间阅读……可是,如果几年以后,当你发现孩子因为阅读能力的缺乏,连考试都没法应付的时候,你是否又会抱怨错过了阅读的红利期呢?

作家梁晓声曾说:“读书是最好的家风,书架是最好的不动产。”没有哪个孩子天生爱阅读,这时候需要家长起到一个好的引导者作用,早点培养他们阅读习惯。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孩子的教育也是同样道理。

(责编 宋行军)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中考考试教材
教材精读
中考“三数”大扫描
2017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中考英语完形填空练习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