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数学思想 训练学生思维

2018-09-10唐小芳

成功密码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例三角形数学知识

唐小芳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老师们都面临“如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全新的课题。只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才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做才可以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训练学生的思维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教学预设中精心策划

小学数学课本几乎不会呈现数学知识里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我们在备课时,不但要关注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实现知识的学习与其中的数学思想的渗透同步进行。为此,我们在备课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的思维节点处精心预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唤起深层次的数学思考。

课例一:高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比》

其中有一个环节,高老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发现“只有按一定的比来画,才能画得像”这一结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但比较、归纳等数学思想的提升就非常有限。如果高老师在备课时深入挖掘教材,结合学生思维实际水平在教材提供的探究素材外增加几个长、宽变化方向相同,但比例不同的长方形,我想,这个数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

二、在知识形成中充分体验

数学是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在学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渗透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上的点化。

课例二:谢老师执教的《探索活动》

问题的答案固然重要,学生思考的启发更重要:我们是如何算的?是如何想的?其间使用了什么思想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追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会思考。

课例三:黄老师执教的《2、5倍数的特征》

黄老师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圈出2的倍数→观察圈出的数→猜测2的倍数的特征→验证自己的猜测→同桌交流、得出结论。学生不但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观察→猜测→验证→发现”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将伴随学生的一生。

课例四:吴老师执教的《这个月我当家》

吴老师在讲评作业时只是让学生说出答案,如果追问学生是怎么想的,既可以让学生本人梳理思路,又可以让别的学生学习这种解题思路并从中受到启发。

课例五:温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面积》

温老师在学生汇报了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进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又用课件演示了另一种推导过程(把三角形拦腰截断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如果温老师当时追问“为什么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一半?”引导学生体会“拦腰”的含义,进而理解公式中为什么要除以2。在大家的交流中,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能得到发展。

三、在复习运用中及时提炼

随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呈现出一定的递进性。而整理复习时,我们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及时对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概括与提炼,优化学生的思维。

课例六:张老师执教的《倍数和因数》

张老师采用合作學习方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的知识。有个小组的孩子竟然画出了思维导图!张老师让这个小组的同学第一个进行展示交流并及时进行评价。张老师在评价中肯定了这个小组的方法,明确指出借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的优点,倡导其他学生学习这种整理知识的方法。我想,这种新颖的思维导图方式一定会深入孩子们的心田,甚至陪伴孩子们的一生。

四、在课外活动中悄然提升

按期开展数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思考力的发展。

课例七:广昌县第二小学开设“益智创思社”。

创思社的孩子们在每周两次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数学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明显高出同龄人一大截。

渗透数学思想、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数学老师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意渗透,相机点拨,孩子们的思考力一定会飞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定会得以养成。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课例三角形数学知识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课例
三角形,不扭腰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