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元培——力主自由的学界泰斗

2018-09-10万明华

成功密码 2018年4期
关键词:私德公德蔡元培

万明华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是我国近代时期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出生于1868年1月11日,自幼聪颖好学,四岁时即入私塾读书,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旧式私塾教育,为进一步的求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七岁时考取秀才,逐步放弃了八股文的练习,追求经学、考据、辞章等方面的超越,正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自由求学阶段。1892年,蔡元培赴京应试,获进士及第,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得授职翰林院编修,在传统科举道路上,也算是到达了顶峰。

甲午战争爆发之后,蔡元培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并于1898年9月返回绍兴,出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自此走上了提倡新学的教育道路。1902年,他在上海发起创立中国教育会,两年后又成立光复会,均被举为会长,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的先进知识分子。其后几年,蔡元培曾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改革封建教育体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民国初年,他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成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大力贯彻其对学术研究方面的先进主张。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1940年病逝于香港,国内各主要党派和团体以及要人名流纷纷致电吊唁,周恩来也呈送挽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蔡元培先生核心学养的主要方面及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一、道德涵养:人格为立身之本

蔡元培指出“人格之发展,必与社会之发展相应”,个人道德修养的养成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的。因此,“修德之道,先养良心”便成了最基本的准则与要求,人们对于道德义务的认知来源于自己的良心,“良心者,道德之源泉”,它可以促使人们对自身的道德行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掌控,从而达到履行个人义务,追求道德良知的最终目的。在此基础之上,便是对道德的至高境界,“完全之人格”的追求,这需要做到“公私兼备”,强调日常的行为规范以及人格的完善与升华。蔡元培将公德与私德作为构成完全人格的必要条件,要求人们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主动积极地修养私德,同时尽心尽力地遵循公德,努力寻求公而忘私的完全人格。

(一)“修德之道,先养良心”

蔡元培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中的道德思想,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非常注重个人的道德修习。在他看来,道德修习的基础乃是良心,“人之有当为不当为之感情,即所谓本务之观念也。是何由而起乎?曰自良心。良心者,道德之源泉” 。 良心,是道德产生的源泉,是对当为不当为之感情的自我判断,通常情况下表现为对善行的惬意与对恶意的惭愧,在个体的思想意识中占据主导地位。蔡元培说:“德性之基本,一言以蔽之曰:循良知。一举一动,循良知所指,而不挟一毫私意于其间,则庶乎无大过,而可以为有德之人矣。” 人们德行的养成,简言之也就是循良知,遵从自己的本心,追求良心的惬意。如此,只要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就可以称得上是有德之人了。

具体来看,蔡元培说的“良心”,并非自然存在,它需要人们自身的发现与扩充,“良心常有发现之时,如行善而惬,行恶而愧是也。乘其发现而扩充之,涵养之,则可为修德之基矣” 。 在这里,良心是作为个人意识中履行道德责任的强烈情感而存在的,它可以使人们自觉地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道德义务,同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内在的审判,拨乱反正,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修习。此外,蔡元培还指出,良心是智、情、意三者的统一,且并不专属于三者之中的任一方面。他说:

凡人欲行一事,必先判决其是非,此良心作用之属于智者也。既判其是非矣,而后有当行不当行之决定,是良心作用之属于意者也。于其未行之先,善者爱之,否者恶之,既行之后,则乐之,否则悔之,此良心作用之属于情者也。

对事物之间的是非判断,是良心中归属于“智”的作用;判断之后行或不行的决定,是良心中归属于“意”的作用;行或未行前后爱恶乐悔,是良心中归属于“情”的作用。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代表着良心发展的不同阶段,统一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中。

余仕麟先生曾说,良心是指“道德主体根据自己在长期的社会道德环境下形成的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自制能力,对自己的言行所进行的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的各种心理成分的集合”。 这与蔡元培先生的“良心”说同出一脉,可以看作对其内在含义的现代解读。蔡元培的“修德之道,先养良心”,强调了良心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重要地位,为实现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完全之人格奠定了基础。

(二)“完全人格,公私兼备”

“完全人格,公私兼备”是蔡元培道德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建立在“修德之道,先养良心”的基础之上,希望世人能够在道德教育的引导下,培养完全之人格,调和公德与私德之间的长期矛盾,公而忘私,保全人之为人的本性。

蔡元培指出,“发展人格者,举智、情、意而统一之光明之谓也。盖吾人既非木石,又非禽兽,则自有所以为人之品格,是谓人格,不外乎改良其品格而已” 。 发展完全人格,就是要追求智、情、意三者的统一,对生而兼备的人性品格进行改良。进一步来讲,蔡元培的完全之人格,包含了公德与私德的培养,它们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怀邪心者,无以行正义;贪私利者,无以图公益,未有自欺而能忠于人,自侮而能敬于人者。” 私德是公德的基础,只有培养好自身的私德,才有可能行正义,图公理,忠于人而敬于人。

今人恒言,西方尚公德,而东方尚私德;又以为能尽公德,则私德之出入,曾不足措意,是误会也。吾人既为社会之一分子,分子之腐败,不能无影响于全体……私德不修,祸及社会。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是以,“消极之道德(私德),无论何人,不可不守” 。 关于公德,蔡元培是这样论述的,“人类自消极之道德以外,又不可无积极之道德,既涵养其品性,则又不可不发展其人格也”。 公德,是社会现实中的道德规范,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正常发展,属于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范畴。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蔡元培在道德观上追求的是一种公私兼备的完全型人格,他希望在这个社会中:

人人有博爱之心,则观于其家,而父子亲,兄弟睦,夫妇和;观于其社会,无攘夺,无忿争,贫富不相蔑,贵贱不相凌,老幼废疾,皆有所养,蔼然有恩,秩然有序,熙熙皞皞,如登春台。

蔡元培“完全人格,公私兼备”的观点,寻求一种道德上的完美,讲求公德与私德之间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在新时代的中国,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指引人们在大力提倡个人私德修养的同时,注重公德教育发展,以公辅私,弥补传统道德教育不足,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二、治学方法:“修学者,务博而精者也”

在治学方法上,蔡元培相较于前辈学者而言,也有部分较为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知识之启发也,必由修学。修学者,务博而精者也”,认为学问的修习,重点在于“博”“精”二字,博学与精研是追求学识的重要方法。在蔡元培看来,“耐久”与“爱时”是修学过程中的两种重要方法,正所谓“修学之道,耐久爱时”,要求人们在求学为学的过程中能够秉承持久的耐心,专心致志、不厌不倦,同时,刻苦勤奋,爱惜时间,在有限的人生岁月中探索无限的知识。此外,蔡元培还强调,学习是一个自主实践的过程,需要“独立思考”和“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步步深入,于自身所学,敢于质疑反思,求其然并且求其所以然。

(一)“修学之道,耐久爱时”

在蔡元培的治学观中,知识的启发,得益于学问的修习,而学问修习的道路,则无外乎是“耐久爱时”四字。他说:“修学之道有二:曰耐久;曰爱时。锦绣所以饰身也,学术所以饰心也。锦绣之美,有时而敝;学术之益,终身享之,后世诵之,其可贵也如此。凡物愈贵,则得之愈难,曾学术之贵,而可以浅涉得之乎?是故修学者,不可以不耐久。” 錦绣是身体的衬饰,学术则是心灵的衬饰。锦绣之美,有时而敝,但学术的益处,却是被终身享用,传承后世的。在蔡元培看来,学术的可贵,在于其自然深奥的规律探索,并非短浅的涉猎就可以掌握的,修学之人,若想有所收获,必然要秉承持久的耐心。“凡少年修学者,其始鲜或不勤,未几而惰气乘之,有不暇自省其功候之如何,而咨嗟于学业之难成者。岂知古今硕学,大抵抱非常之才,而又能精进不已,始克抵于大成,况在寻常之人,能不劳而获乎?而不能耐久者,乃欲以穷年莫殚之功,责效于旬日,见其未效,则中道而废,如弃敝屣然。如是,则虽薄技微能,为庸众所可跤者,亦且百涉而无一就,况于专门学艺,其理义之精深,范围之博大,非专心致志,不厌不倦,必不能窥其涯涣,而乃卤莽灭裂,欲一蹴而几之,不亦妄乎?”

“庄生有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夫以有涯之生,修无涯之学,固常苦不及矣。自非惜分寸光阴,不使稍縻于无益,鲜有能达其志者。故学者尤不可以不爱时。” 正如庄子所言,我们的生命是有期限的,但知识的海洋却是漫无边际的,我们需要用有限的人生去学习无限的知识,因此才会时常苦恼自身的力不从心。自非珍惜分寸光阴的,浪费时间于无益的人,很少有能够达成其志向的。因此,求学为学之人,尤其要懂得时间的可贵。

蔡元培先生的“修学之道,耐久爱时”,是对其治学方法的一项归总,为我们后世学子求学为学的漫漫征途指明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当今社会,发展迅猛,到处都充斥着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压力。就学生而言,他们所面临的升学考验日益艰难,学不完的考点、做不完的练习,使他们逐渐丧失了最初的主动与快乐,背负着学习的重担,开始在痛苦的边缘徘徊,或坚持,或放弃,无以自处。是以,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对蔡元培“耐久爱时”学习方法的提倡便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它不过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是一个需要耐心经营的体系,只要我们能够秉承耐心,平心静气,不厌不倦,刻苦惜时,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学有所成。

(二)“独立思考,实事求是”

除却“耐久爱时”的治学方法之外,蔡元培还强调在求学为学过程中的“独立思考”与“实事求是”。

他指出,“独立思考”是一种颇为重要的治学方法,能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二次掌握的同时,开发潜能,评议得失。“日记读某书几叶(页),有新知,有疑义,皆记之。积一月,则随课卷而缴焉(用两册,缴甲册,则写乙册;缴乙册,则写甲册)。使院长得以所见评议其得失,而且与课卷相证,以考其进退也。” 而“实事求是”,所追求的则是一种求真求实的学习方法,“惑于俗论之近理而乱真,则又有术以救之,曰实事求是” 。 蔡元培解释道:“闻一言也,见一事也,必溯其所由也,必推其所极也。即得之矣,又溯其所由之所由也,推其所极之所极也,必灼然见其理之无误,确然见其事之必行,而后从事焉,则无所惑矣。” 闻言见事,首先要溯其由,推其极,其次要溯其所由之所由,推其所极之所极,如此反复,方能预见万事万物之真理,以此行事,必然再无所惑。

蔡元培提倡“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在剡山书院时便拟定了《赋得实事求是》《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命题,后辗转到二戴书院,又提出了《脑赋》《商君论》等命题,鼓励学生在求学为学期间,自主学习,敢于置疑,勇于解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他明确表示,“如有英俊后生,破除俗见,志为实学,以备致用,则鄙人不量识途之微明,愿助及群之孟晋” 。希望后辈学者,能够破除世俗偏见,以实学致用为目标,“就性之所近,分别研求”。

蔡元培的治学方法,放之于今日,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学术理论问题,要提倡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公平、公正、平等、平和的争鸣和讨论”,“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仍然是促进学术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思想成就:“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

“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是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送别毕业生时题赠的话语,表达了他对后辈学子的勉励与要求,同时,也是其自身为学治学的信条。他思想的核心价值主要可以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区制,教育独立”,二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区制,教育独立”,就是要求当时教育的发展要脱离政党和教会,在全国范围内划分若干个大学区,并以此为单位建立大学校园,以此为依托获得独立地位,不再受限于任何部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作为今日众所周知的办学原则,事实上也并非蔡元培一人的创见,但是,明确地将其提出并在实践中取得卓越成效的,他是第一人,北京大学是第一校,所以这一点仍然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一)“大学区制,教育独立”

民国初年,各地军阀混战,国家经费多被政府用于军事开支,教育经费严重缩水且时常拖延,引起教育界的强烈不满。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政府信任度逐渐丧失,教育各界为图生存,积极谋求教育独立。

1921年,蔡元培在《在爱丁堡学术研究会晚餐会上的答词》中明确提出,当前的社会教育制度,应当“取法国大学区制,由各省设立大学,即由大学办理全省内教育事业” 。 他将“大学区制”作为实现教育独立的主要途径,在后期的《教育独立议》中做出了具体的阐释。蔡元培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划分若干个大学区,每区设立一所大学,开设中等之上的各种学科,宗教史、比较宗教学史挂名于哲学之下,需要高等教育会议所决议的各种事务,也统一交由教育部专门办理。1927年国民政府专门颁布法规——《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规定大学院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机关,统领全国的学术和教育行政事务。

“大学区制”的提出与制定,为教育独立奠定了基础,蔡元培进一步强调,教育的独立,应当包括经费的独立、行政的独立以及思想内容的独立等。他要求政府部门划出专门款项,作为教育经费且不得挪为他用,教育机构不再隶属于任何政府部门,每一个从教人员都有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具备独立发展的权利。“教育独立”是蔡元培终其一生都在坚守的奋斗目标,也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对近代教育制度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蔡元培“大学区制,教育独立”的观点,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提出的,他试图使教育学术和行政独立于政党之外,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国家动荡、政权更迭对教育事业产生的影响。然而,这一理论在经过一年多的试行之后,漏洞频出,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责难。1828年8月,蔡元培辞职,次年6月,大学区制被废,轰动一时的教育改革就此落幕。

蔡元培追求教育体系的绝对独立,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来看确实是有其先进性的,但是也不可否认地存在一些过于理想化的设想,这是导致其改革失败的根本所在。教育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与社会各界都有牵连,想要使其完全脱离政治宗教而独立,即便是在当今社会也不现实。当然,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的学说和改革举措毕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还是值得我们推崇和学习的一代先师。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蔡元培在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提出的办学方针。所谓“思想自由”,就是“一己之学说,不得束缚他人;而他人之学说,亦不得束缚一己”,“任吾人自由讨论”,“至理之信,不必须同他人;己所见是,即可以之为是”,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束缚于一家之言,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要苟同于他人。“兼容并包”,即“苟其确有所见,而言之成理,则虽在一校中,两相反对之学说,不妨同时并行,而一任学生之比较而选择,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 就是说在面对各种学术观点和学术派别时要平等看待,放任发展,有兼容并包的广阔胸怀。在蔡元培的思想价值观中,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存在,互为因果,共同发展,“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

蔡元培将这一方针引入北大,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开创了北京大學自由讲学的传统,引进了许多当时的文学名流,培养了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据说在蔡元培任职期间,有一位名叫马兆北的学生,考取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欣然报到,结果在校门处看到一则公告,要求报到新生必须备有一份由北京现任官员签章人的保证书,否则不予注册。马兆北的欢欣瞬间烟消云散,怀着愤愤不平的心情,给蔡元培校长写了一封信,斥责学校行为,对此表示极度失望,言语中不免流露出对校方的不满。信件寄出之后,他便不抱任何希望地返乡了。未料几日后,收到了蔡元培的亲笔回信,信中对保证书制度进行了解释,并表示自己愿意亲自为马兆北作保,鼓励他入学,马兆北对此深为感动。对于马兆北事件的处理,展现了蔡元培的高尚人格及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对北京大学的学术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蔡尚思先生所言:“总而言之,没有先生,北京大学便不会如此伟大;没有伟大的北京大学,中国教育文化便不会有如今的可观。”

(作者单位:江西高校出版社 编审)

猜你喜欢

私德公德蔡元培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蔡元培借衣服
私德教育
太没公德
“公德”与“私德”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