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部:各地四月中旬前公布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方案等

2018-09-10

家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兴奋剂校长培训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于4月中旬前向社会公布。《通知》同时要求,准确把握政策界限,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完善审核标准,突出治理重点,不搞“一刀切”。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点评:校外培训市场近年来火爆异常,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真心实意为孩子成长服务的,更有一门心思从家长口袋掏钱的,其中不乏有一些培训机构是纯粹的“三无机构”,所谓“业务”也完全是连蒙带骗。种种现象说明,这个行业、这个市场出了大问题,的确需要下大力气治理。孩子需不需要校外培训、需要什么样的校外培训、需要多长时间的校外培训,这些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有一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孩子们需要一个规范有序的校外培训市场。这是为孩子负责,是为家长负责,也是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负责。

杭州一校长在学校义卖会上“自卖自身”

4月2日,杭州北苑实验中学举行了以“师生奉献爱心 教育精准帮扶”为主题的义卖活动。现场,校长章继钢坐上了义卖台,却没有摆出要卖的商品。正当围观的师生们一头雾水时,章校长指了指自己,笑眯眯地说:“今天义卖校长‘一对一人生规划指导活动机会券,仅限10张,一张10元,欢迎初一、初二的同学来竞拍!”

摘自《钱江晚报》

点评:组织义卖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年终总结里增加一些不一样的照片和文字吗?对于有些学校的管理者来说,确实是这样的。但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组织义卖——包括其他那些看上去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目的是帮助孩子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给孩子增添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经历和见识。这是有助于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可惜,孩子们原本不想“两耳不闻窗外事”,师长们却只希望孩子们“一心只读圣贤书”。很多教育者和家长朋友,都不够重视这些“看上去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学校里组织的类似活动,组织者敷衍了事,能拍照片就可以;家长对于学校给孩子布置的一些社会实践作业,也不能做到全力协助孩子完成,能应付了差事就好。正因为此,笔者愈发觉得新闻中的“章校长”可爱,他“自卖自身”虽是玩笑,却认真地为孩子们补齐了校园学习上的短板,值得点赞。

“熊孩子”问题再次引发网民热议

近日,一篇内容为“妹子暴打推孕妇‘熊孩子”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也被多家权威媒体引用、评论。对此,网友近乎一边倒的为主人公妹子点赞,认为其做得对;各权威媒体则多结合近年来多次发生的“熊孩子”事件,从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等方面,对这一事件及当今社会屡见不鲜的“熊孩子”现象进行解读。

摘自“新浪网”

点评:最近关于孩子的新闻中,有两个词令笔者感兴趣。一个是“熊孩子”,另一个是“巨婴”。从本质来看,套用一句相声台词,这两种“生物”其实是“一样一样的啊”——都是极端的自私主义者,希望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满足自己的一切要求,不管这些需求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想到這一点,笔者真心地提醒这些孩子的家长:不要再以“孩子还小”为由开脱,继续为他们开脱的后果,极有可能会让他们拥有一个完整的“人见人厌”的人生。如果真是为了孩子好,请家长自己下下狠心,正确引导,否则,请交给别人,比如新闻中的那个妹子。

两名中学生参加高招特长考试被检出服用兴奋剂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违规信息。其中,两名女中学生田径运动员在高校体育特长生招生考试中被发现使用了违禁药物。这两名学生均放弃了B瓶尿样的检测。尽管目前处罚结果尚未公布,但根据以往的案例,她们很可能面临取消考试资格、禁赛四年的处罚。

摘自《工人日报》

点评:对于运动员来说,体育的目的在于追求人类自身“更高、更快、更强”的极限,而兴奋剂的存在,令这一梦想蒙羞。欺骗,可以让人收获一时的荣誉,但保不了一世的英名。本·约翰逊、兰斯·阿姆斯特朗、卡尔·刘易斯,还有声名显赫一时的“马家军”,这些名字都曾被视为传奇,但最终都因兴奋剂而被钉上耻辱柱。更何况,使用兴奋剂本身也是对身体极大的伤害,美国女飞人“琼斯”就是前车之鉴。回到新闻本身,笔者想说的是,两个孩子服用兴奋剂,首先应该质疑的是,她们的师长们是否在教育孩子:为了成功,欺骗和自残都无所谓?想来不寒而栗。孩子犯了错,应该处罚,教唆孩子犯错的师长们,更不能轻饶。

猜你喜欢

兴奋剂校长培训
教师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兴奋剂的黑色幽默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