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2018-09-10李灿

教育文化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教学实践

李灿

摘 要: 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核心素养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背景下,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以此作为中学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以人教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在帮助学生厘清改革脉络的同时,探讨如何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试图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和社会人文关怀。

关键词: 核心素养;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6-0074-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6.015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多方面的,而且日趋激烈,因而时代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面临更大挑战。核心素养这一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欧盟等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教育及课程改革的目标,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的潮流和发展方向。我国也不例外,2014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爱因斯坦曾说:“所谓的教育,应在于学校知识全部忘光之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长远来看,未来社会的公民能否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否具有生活的能力,跟过去学习积累的知识固然有关,但他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更为重要。

根据历史学科的本质和特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组成。它们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唯物史观是理论保证;时空观念体现学科本质,是历史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史料实证是途径和方法;历史解释是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价值追求的目标。

那么,如何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广大一线教师的职责和要求。笔者以人教版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课为例,对此问题就行思考和探索。

一、教学思路与分析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的第二课,它上承“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下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课时间跨度从“文革”结束到21世纪,内容很多,涉及到的抽象经济概念不少,所以本课教学有着极强的时代感和理论性。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将这段历史呈现给学生,又如何引导这些出生于2000年后的高一学生去理解中国的改革历程,并引导他们自主地合作探索,学有收获,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对课文进行了整合,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五部分:1.走计划经济的路。2.敢问路在何方。3.摸着石头过河。4.走出一条新路来。5.新时代的长征路。

二、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设问: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那么,1949年后的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走过怎样的道路?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以提升他们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为旨归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1]。笔者从社会热点和“四个自信”的角度切入到新课,在教学中将时事政治与课题相结合,凸显现实与历史的对话,有很强的时代性,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部分 走计划经济的路

探究问题:从前一课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后选择了什么道路,为什么?

呈现材料:

材料1 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由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2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以铁一般的逻辑、恢宏的论述为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下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残酷剥削、工人失业、贫富悬殊皆源于此(市场经济)。

——杨江《建国以来十大经济热点》

走“计划”的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的初步设想:在“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的基础上,按照计划从事劳动。这就是说,整个社会生产、分配,以及消费,都将按照中央机关事先预先制定的计划来进行。所以,按马克思的初步设想以及后人的推论,社会主义绝不能搞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而只能搞计划经济,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设计意图:新中国成立后选择走计划经济道路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能够知道是因为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示范效应,以及我国建国初的客观环境,但不知道“计划”的来源是马克思的最初设想。补充这些资料,便于学生对计划经济的产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呈现材料:

材料1 从宏观上看,由于高度集中和动员资源的强大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较完善的现代工业和城市经济体系,这无论从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来看,都是令人骄傲的成就。

——杨江《建国以来十大经济热点》

材料2 高度集中的经济列车在运行了20多年后,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陷入了空前的泥潭。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不到4元,农民则不到2.6元,全社會的物资全面紧缺,企业活力荡然无存。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设问:结合材料谈谈对计划经济的评价。

计划经济体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越往后走,计划经济在初期具备的那些作用就逐渐减弱,问题突出表现为社会物资的短缺,人民群众的生活贫困。当时,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收入为070到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港币,两者差距悬殊近100倍。在一些地区,普遍流传着“辛辛苦苦干一年, 不如人家8分钱”(指寄信到香港叫亲属汇款回来),“内地劳动一个月,不如香港干一天”的说法,这也诱使许多人“前赴后继”般逃亡香港。所以,1977年邓小平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再结合政治领域来看,文革结束后华国锋提出了“两个凡是”,其实质是延续“左”倾错误,因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再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了。

设计意图:计划经济体制今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要使学生明白,当时选择走计划经济的路是符合国情的恰当选择,我们今天肯定改革开放并不是在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运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用历史的眼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同时对历史进行言之有据的说明、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此外,还要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种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便是家国情怀的体现。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培养不可缺少,但却不是抽象的,而是渗透在具体史实中。

第二部分 敢問路在何方

播放视频文件《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约为2分钟。

设问: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何称为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哪些方面有转折?

设计意图:十一届三中全会初中已经学过,学生对这个会议比较了解,而且也很好懂。所以课堂上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对其背景和内容做过多阐释,而是采用播放视频文件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视频内容思考“历史转折”的内涵,如思想路线、政治方面、工作重心、对外关系、组织路线等方面。至此,中国发展的主轴开始全面改变。

同时,教师要点拨学生如何正确地评价毛泽东思想。毫无疑问,毛泽东是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是正确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结晶。但是,并不是毛泽东所做出的决策都正确。

呈现材料:

1980年12月16日,陈云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会上说:“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随后,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表示完全同意陈云的意见,认为陈云讲话“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6年9月27日

设问:在这里“摸着石头过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做?

改革是个完全崭新的实践,没有先例可循。“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用生动的比喻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道理简明化、大众化,它并没有否认理论研究、统一规划、科学预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真理只能从实践中来,并回到实践中去检验。

设计意图:这句话形象揭示了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勇于开拓并稳步前进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种认识论、方法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体会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奋力改革开创新征程的勇气。

第三部分 摸着石头过河

1.农村

呈现材料:

材料1 “不管中国经济遇到什么困难,要解决什么问题,首先自发应对的并不是经济学家,是身在其中的实践者。”

——周其仁

材料2 凤阳县小岗村村民及包产到户契约

设问:当年的农村存在什么问题?农民是如何自发解决的?

80年代以前,中国农村越来越贫困,广大农民经常在饥饿线上挣扎。安徽省小岗村是有名的“三靠村”,即“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大批饥民外出讨饭,而腰裹的花鼓恰好敲响了这一段沉重的历史。为什么农民守着土地揭不开锅吃不饱饭?当时,已经实行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把农民牢牢地拴在土地上,农民一切财产归公,“大锅饭”的弊端毕现无疑,农业效率的低下到了让农民无法生存的地步。农村的问题就是农民的极度贫困与农产品的极度短缺并存,把整个国民经济都拖住了,这也正是改革要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之一。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一些农村地区已在大胆进行自发的改革试验。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外出乞讨。这年11月的一天夜里,小岗村生产队18个农民聚在村里一间屋内,他们面对一纸契约,神态严峻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我们分田到户,坐牢杀头也甘心。

这份大包干契约现珍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小岗村民从小学生作业本上撕下的这张纸条,写上几行文理不通、没有规范标点、错误字不少的协定,成为农村改革的历史见证。如何理解小岗村民的这份“生死契约”?因为当时中央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分田单干,之前曾有过的“包产到户”行之不久便夭折了。直到文革前,包产到户一直被批得体无完肤,最后连农民仅存的一点自留地和自养的鸡、鸭,都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

在吃饭问题成为农民当务之急的情况下,又是从安徽和四川这两个有着包产到户历史传统的省份开始自发行动。小岗村因此获得“中国改革第一村”的赞誉,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也让亿万农民看到了希望。

设计意图:史料承载大量的历史信息,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史料实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分析各种史料,思考材料中的人物在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有怎样的作为。历史中的某些片段必须要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让学生考虑到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具体情况,而不是空泛地进行文字解读,这样才能体会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笔者通过提供细节的材料,试图使学生通过信息捕捉、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小岗村民在当时情境下触犯“天条”、石破天惊的壮举,学习这种“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的理解、思辨和解释。

呈现材料: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这些地方领导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如何把集体经济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设问:与人民公社体制相比,上述材料中的调整取得了什么进展?它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包产到户最终能获得承认?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的态度并不是一开始就全面支持,而是逐渐变化的。直到十一届四中全会召开时,仍有这样的规定:“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显然,国家对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的认识仍存在分歧,政策与实践出现了矛盾。

“一个制度要发生变化,非要等到原体制的维护成本非常高,高到几乎转不动了,才有可能改。这样高昂的体制运转成本,还要广为人知,才能内生出变革的意识和实践冲动[2]。”所以说,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面对现实的阻力,1980年邓小平讲到,包产到户的效果很好,“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思想仍不够解放。正是有了国家领导人的智慧和保护,底层自发改革的“星星之火”才最终汇成制度变革的洪流。在国家推动下,到1987年全国已有98%的农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做法使我国农业连续获得丰收,几亿农民因之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

设计意图:包产到户在不同时期的命运截然不同,这跟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这便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中国农村改革走的路径是从群众自发,先在地方试验,获得地方承认,然后逐步被吸收为中央政策,最后立法承认。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基层民众的智慧和勇气外,邓小平和他的领导集体对改革的贡献在历史上不可磨灭,他们对底层自发改进的做法给予承认、保护、完善,使之成为合法政策。“在底层的自发努力与国家的权威运用之间形成制度变迁的合力,使分散的利益结合成为建设中國经济的伟大力量[3]”,这条农村改革的经验便是一种历史解释。

2.城市

呈现材料:

材料1 1978年,我国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人民币,而美国为6.5万美元。1952年到1983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亿元。

——杨继绳《三十年河东》

材料2 1978年美国记者杰伊·马修斯参观桂林的一家国营丝厂后,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观察记:同中国大多数工厂的情况一样,桂林丝厂的工人看来并不是干劲十足的。就业保障、退休金保证以及其他一些好处促使中学毕业生拼命挤进工厂去工作。因此,许多人都挤进了本来就已经过多的工人行列。生产线上工人过多使工人长时间地闲着。

——凤凰资讯《1978年,中国企业元年》

材料3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霍英东回忆说,1979年他在广东建立中国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时,就遇到很大的难题:“一个大宾馆,需要近10万种装修材料和用品,而当时内地几乎要什么没什么,连洗澡盆软塞都不生产,只好用热水瓶塞来替代。更要命的是,进口任何一点东西,都要去十来个部门盖一大串的红章”。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直到1983年这家酒店才正式开业。

——整理自:吴晓波《大佬的黄昏——霍英东和他的时代》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城市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如何解决?

当农村的改革轰轰烈烈开展时,而另一方面,城市这个庞大体系却越来越陷入运转困难的境地,突出地表现在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低下,自我积累和发展动力不足等方面[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今后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企业自然是主力军。但直到1978年,中国没有一个民营企业,没有一家私人所有的经济组织,所有的企业都为国营或集体所有制企业。当时的中国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形式和管理水平都极不完善,而且计划经济对效率的漠视已是一件无需论证的事情了。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和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了集体呼吁——“请给我们‘松绑”。“松绑新闻”是国企改革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之所以能迅速成为全国共识,是因为这个声音已被压抑太久。正是基于这一共识,扩大企业自主权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始发站。1984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1985年9月又颁发《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986年,政府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责任制》,明确厂长(经理)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处于行政指挥的中心地位。1986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制[5]。在此后的近20年里,扩大企业自主权一直是国有企业试图焕发活力的改革主线,也是企改革初期是合理的选择,它较快地启动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其历史作用已为实践充分证明。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几段对当时国企的细节性描述,在史料教学和史料实证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敏锐性,即能敏锐地发现和捕捉问题并具有批判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种思维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广阔性,即历史解释不只停留在表面,要能够探究历史事物发展过程内在的动因。

第四部分 走出一条新路来

呈现材料:

材料1 1989年东欧各国发生政变,党内相当一部分人对改革的正确方向发生怀疑,国内舆论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在这场争论中,市场经济成为一个焦点,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市场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许兰菊《中国经济体制14年的改革历程》

材料2 1989年在整个年度里,经济发展的速度降到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尤其是刚刚萌芽不久的私营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记载,1989年下半年,全国个体户注册数减少300万户,私营企业从20万家下降到9.06万家,减少一半多,这个数字要到1991年才略有回升。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设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突破的?

1989年发生了东欧剧变,有些国家试图发展市场经济,其结果却是必须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去迎合这种需要。所以当时党内有一部分人对改革的道路和前途产生了怀疑,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它必然会导致公有制经济的瓦解,所以主张走“回头路”。那些对市场经济的质疑言论蜂涌而起,《人民日报》评论员马立城回忆说,“那些密集的连珠炮似的批评文章满天飞。这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十分罕见的现象”。

而同时,城市的国企改革也走入了瓶颈状态。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计划体制的作用在逐步消退,新体制尚未建立,这种“体制缺位”使国民经济发展陷入了无序状态,1989年的经济发展降到了1978年来的最低点。

这些事情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走到了关键时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危险区,已没有了石头可摸,必须抬头认准方向,走出一条新路来。幸运的是,在历史需要有人来矫正航向的时候,总是有伟人挺身而出。

1992年初,88岁的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等地,发表重要讲话,他把市场经济问题讲得很透彻。邓小平讲出了许多人敢想不敢言的真理,他的南方讲话一发表,就得到强烈响应,迅速汇成了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热潮。紧接着,这一思想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变成了行动的目标。至此,中国已正式摒弃了计划经济,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

其实市场经济本身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更不是中国人独创的,但我们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两者相结合,让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性作用,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这种创举,就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新尝试,一条新路。

设计意图: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是当今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道路,1992年中国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水到渠成的事情,理论的演进经历了曲折艰难的过程。法国思想家、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格森曾说:“说社会的进步是由于历史某个时期的社会思想条件自然而然发生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它实际只是在这个社会已经下定决心进行实验之后才一蹴而就的。这就是说,这个社会必须要自信,或无论怎样要允许自己受到震撼,而这种震撼始终是由某个人来赋予的[6]。”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是邓小平等领导人把握住了改革的节奏。正是有了领导人的正确决策,才坚持了正确的道路,所以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下,中国才能保持强劲的生命力。通过这些学习,从而让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增强洞察力和使命感。

第五部分 新时代的长征路

呈现材料:

材料1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地包产到户、分散经营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耕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地块分割,农业机械和科技难以开展大面积作业,严重影响土地的收益和效益。为了提高农业效益,小岗村又把分到各家各户的土地再一次集中起来。

——2017年12月17日央视财经《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

材料2 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今后7年内,将禁止该国企业向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出售任何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此次事件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2018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材料3 必须清醒看到,我们……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设问: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大市场、大流通的大农业发展已不相适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能代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发展农村规模化经营,实质上是改变农村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加快土地的流转达到相对集中,优化土地、劳动、资金的组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既可以使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又可提高土地效率[7]。2013年底,小岗村率先在安徽省开始土地确权试点,目前小岗村耕地全部完成确权登记,全村已流转土地8800多亩,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的高效农业在小岗村身上,我们看到中国农村近四十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新时期、当年的改革者重新上路的脚步[8]。

发生在2018年4月的中兴事件触碰到了中国通信产业核心技术缺乏的痛点,说明中国仍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告诫说:“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再联系十九大报告的所涉及的问题,可以知道,在我们这代人的路上,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思和解决。但是,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正确的道路,才能乘风破浪。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最后落脚点是社会现实中的难题,这些材料的选取非常具有时效性性。历史学科的学习本就应该密切与现实生活联系,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同时,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9]。这一部分设计的问题就是要鼓励学生对历史和现实进行独立思考,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体会“改革永远在路上”。这种关注现实的人文情怀正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家国情怀,以此培养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感悟

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帮助学生通过厘清改革的脉络,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施惠于现在,并在教学中尝试渗透历史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和社会人文关怀。并且,笔者还试图引领学生对历史和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而这些正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当今中国的发展来看,正如“中兴危机”说明我们缺乏真正意义的高科技企业一样,我们仍缺乏独创型的人才。而独创型的人才有赖于科学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学科核心素养指导将引领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它顺应了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有利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育质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操作目标。虽然不是每节课都同等强调这五个素养,但根据教学内容的可渗透性,有机地嫁接部分目标,还是有必要的。只有在教学途径上承载,学科能力的养成才能落实,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才能成为有机整体,这样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才不至于陷落在单一的考试测量内。

参考文献:

[1] 李子建,张善培.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发展、伙伴协作与专业学习共同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133.

[2] 周其仁.改革三十年的力量[N].浙江日报,2008-12-23(3).

[3] 〔美〕库恩.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55.

[4] 杨江.建国以来十大经济热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71.

[5] 陈佳贵.新中国管理学60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37.

[6] 许知远.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54.

[7] 規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N].贵州日报,2007-09-20(2).

[8] 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N].央视财经,2017-12-1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

(责任编辑:涂 艳)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教学实践
China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