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收藏的珠穆朗玛
2018-09-10陈健丰
陈健丰
关于唐卡艺术的品鉴与收藏,笔者在很多的场合不止一次地在强调“依画不依人”的观点。在上期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了收藏中“精品流”中的“精,和“品”,本期我们解读“流”。这里的“流”并不是指流行、流通,而是指“一流”。大师的养成绝非偶然,我在云南偶遇的画师多杰仁青,他在画作中所表现出的独特张立,就是本文要讲解的“流”。
“养眼”需要用行业里最好的作品
每次去西藏,或者青海,总有些当地的藏族朋友热心地介绍画师给我们认识,有些也号称当地的大腕、名人。最初很容易被他们的阵势唬住,也购买了很多现在看起来都难以想象的劣质作品。若想快速地增长眼界,“养眼”需要用行业里最好的作品来养,这个规律在唐卡界也不例外。
一次与多杰仁青的奇遇促成了我养眼的缘份。记得大概是十年前了,我和夫人去云南束河古镇旅行,逛了两天,正有些疲惫不知去向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个路口。我也不知道哪来的感觉,指着左手边的小胡同,对着夫人说“这里有人画唐卡”。
“是吗?咱们去看看。”夫人虽然心里知道我对唐卡有点“魔怔、抽风加臆断”,她还是乐于顺着我的心意。没走几步,居然就真的在一个有二层小楼的院落中看到了正在举办的小型唐卡展览。但让我失望的是“行货太多”,我们很快从展览中又走回了胡同里。
正在无比失望之际,胡同另一側的一个门店印入眼帘,我一眼看到了里面的唐卡画。推开门,一位大姐热情地将我们迎了进去。“真好!”我差点没忍住叫出声来,屋子里的唐卡不多,但与刚才那个展览中的唐卡不可同日而语。每幅唐卡的用色、拉金都很特别,我被深深地吸引,脚步越走越慢。
内院里有个画师静静地盘坐在画布前,正在着色。他似乎并没有觉察我们的存在,很久以后,他才意识到有客人来了。这也是我和多杰师傅的第一次见面,让我终身难忘。这次见面对我的收藏生涯,对弘唐文化的艺术立场,对我们后来选择合作画师,影响深远。
用“不共的技法”作“最难的画”
多杰很平和,眼睛不大,笑起来几乎成一道缝。虽然已经看了一圈他的作品,但他正在画的这幅《上师供养图》深深地吸引了我。
“通常画一幅画,你需要多长时间?”我指了指画面上简单结构的佛祖三尊。
“我画画很慢,要先把颜料弄好。”多杰的汉语比一般的藏人强很多,后来才知道他在北京住过几年,再后来才知道他在北京一直研究汉人的工笔画。
“那这幅《上师供养图》呢,你什么时候能画完?”我难以抑制地激动。
“还要很久,几百尊佛像,不好画的。”多杰淡淡地回应。
“我可否预定下来?”
“还是等画好了再说吧。”
多杰应该是我遇到的最为平静的画师,不紧不慢,却透着满满的自信。
为了这幅画,后来我又飞去了两次,最终将其收为藏品。在2017年的嘉德典亚上,《上师供养图》作为弘唐最为重要的展品展出,这幅唐卡也在业界引起了震动。从此,我和多杰也就此结下了深深的缘份。他的画都悉数被我们收藏,几乎没有一幅以其他渠道流传到市面上。
这幅《上师供养图》由二百二十一尊佛像构成,被称为“最难画的画,。我们从局部细节图上来简单地讲讲多杰的这幅唐卡作品:首先多杰在用色上与众不同,比如局部中打底的绿色,很少有画师铺得如此满、占这样大的面积,因为这样非常容易给人以艳俗感,但多杰却能极好地把握其中的尺度,呈现出恰到好处的饱满。可以说每一幅画的创作都是需要天赋的。多杰对矿石颜料、植物颜料有着天然的敏感,同时他勇于去尝试一些颜色的搭配,甚至去混合矿石和植物。多杰对于色彩的专注力,在其热贡彩唐的画面中也充分表现出来。我们在矿石彩领域另一位杰出的唐卡大师冷本才让也曾由衷地赞叹:“多杰的画,画得太好了,我学习了很多!”
《上师供养图》中的金线也是画面的亮点。画面上,上半部分叶子轮廓的金线,线条连贯匀称,挥洒自在。叶子里更细的金线,成片的,也是绝活。多杰告诉我这是他父亲传授给他的,“这是不共的技法”,意思就是独一无二的。同时,这幅作品的精彩还体现在晕染上,颜色过渡得非常柔和细腻,其自然度,在唐卡圈可谓“万里难寻其一”。
一流的人作一流的画
我们接触的藏人画师很多,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其中大多数画师的作品存在着艺术狭隘性,都有着明显的天花板。西河道、嘎玛德乐、多杰顿珠堪称顶级大师,而多杰仁青的创作实力、在艺术上的造诣和他们相比丝毫不逊色,多杰也是我心里真正的“唐卡第一人”。更可贵的是多杰的学习精神,他总是能从其它画师那里吸收到营养,虽然这些画师在综合实力上并不如多杰。我也经常会发一些作品给多杰,比如汉人名家绘制的罗汉、观音以及花鸟等,多杰每次都如获至宝。记得有一次,我发了一些郎世宁的画给他,多杰激动了好几天。
作为画师,多杰的万里挑一,不仅在于他过人的天赋,更在于他的谦虚,以及极强的学习能力。曾有藏友问我“最得意的收藏”,我脑海中不假思索地只有多杰的名字。这不仅仅是他的画作价格昂贵,更主要的是因为“优秀的艺术品总是稀缺的”,而价格本身也是对收藏的一种态度。
收藏,对我而言,是一种艺术审美的表达,或者说是核心美学价值观的输出。一流的作品表现出的是其内在的追求。同时,品鉴艺术品,应就高不就低。可以说,自从有了多杰的唐卡收藏,对我而言打眼就成了小概率事件。一幅好画,你二十五岁得之,直到古稀年月再去欣赏,年岁境遇不同,终将时有不同程度的心得,而这些感悟又是极难以价值度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