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思辨性思维的教学逻辑
2018-09-10周刘波
思辨性思维就是思考和辨析的思维。所谓思考是指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所谓辨析指的是对历史问题能够多角度考察,有证据地辨别分析。[1]历史事实蕴藏于史料之中,历史学科特征决定了历史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必须植根于史料教学。
与此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相比,教育部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设计了“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知识拓展”“问题思考”等辅助栏目。其中,“材料研读”栏目通过提供丰富史料的方式,或补充历史细节,或拓展知识内容,或延伸相关思考,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本文拟从“材料研读”栏目教学策略出发,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思维。
一、史料辨识:思辨性思维的养成
能够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概括要点,是思辨性思维的首要维度。史料辨识,即辨别、认识史料中的关键信息,并加以梳理、提取。这是历史思辨性思维培养的基础程序。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史料辨识有两个要求:一是全面,能够不遗漏有价值的信息;二是准确,能够从中找出关键信息并看透其本质。全面和准确地进行史料辨识,有利于学生养成历史思辨性思维。
以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材料研读”为例:“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获取史料信息,并准确把握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一方面,与各国友好亲睦,反对媚外辱国和盲目排外;另一方面,又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向帝国主义妥协并向其寻求庇护,以期获得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进而,教师再点明:上述外交政策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二、史料比较:思辨性思维的进阶
所谓史料比较,是指对不同的史料、同一史料的不同部分阅读获取信息后进行“比同较异”,重点是“较异”。比较能力是归纳、概括、综合、评价等更高思维能力的基础。史料比较有利于学生深入分析、多角度考查歷史事件,进而探寻其本质。因此,历史思辨性思维的提升离不开史料比较。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史料比较应理解比较的对象、选取比较的视角、运用历史比较方法、反思比较的进程。
以七年级下册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材料研读”为例: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贵五谷”(把谷物类放在前面)和“贱金玉”(把珠玉类置于最后)的编排顺序,理解作者的重农的思想。
再以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材料研读”为例: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直如弦,死道边”(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曝尸路旁)和“曲如钩,反封侯”(不正直的谄佞奸徒,反倒封侯拜相)两种情形,理解这首童谣反映的东汉政治腐败的状况。
三、史料反思:思辨性思维的升华
能够反思历史问题的前因后果,解决历史问题或预测后果,是历史思辨性思维的要求。历史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主体唤醒、智慧生成的过程,必须以“反思”能力的提升为基础。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史料反思应以史为鉴,运用历史眼光认识规律,提升历史教学的思辨性。
以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材料研读”为例: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进而反思:不触动腐朽封建制度的改革注定失败。
总之,“材料研读”栏目不仅可以补充教材主干知识,还可以作为发展学生历史思辨性思维的素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材料研读”栏目,引导学生进行史料辨识、史料比较、史料反思,促进他们对历史的理解,提升其历史思辨性思维。
【注释】
[1]周刘波:《历史思辨性思维:内涵及其教学对策》,《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