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资本视角下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①
2018-09-10屠萍萍
摘 要:财务管理是保险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经营管理的主要部分,不仅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更是企业高效运转的根源,也是通过财务管理,企业才能衡量公司的盈利状况。从经济资本视角出发,以新华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评价情况为切入点,对其财务管理现况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挖掘公司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提出相应规避方法,并从筹资、投资、运营三方面给出风险控制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保险公司 财务管理 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c)-170-05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任何涉及资金的收支活动,都与财务管理相关。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财会工作在企业管理中一步步彰显其重要性。对保险公司而言,以经济资本视角出发,通过各类财务分析可以感知企业存在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通过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来分析财务状况,以实现对财务风险有效管理及规避的目标。
1 财务管理风险的内涵
与一般经营企业一样,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具体表现在企业一系列财务工作过程中,受到企业内部及外界各种要素干扰,导致保险公司的盈利与最初预算不一致,甚至出现亏损的状况。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大体上分为资金筹办、投放以及资金运作与分配,在资金循环的过程中,从最初的保险产品设计到产品营销推广,保险公司赚取保费,出现赔偿,产品改善。这一系列资金循环过程中,一旦有资金短缺,就通过内外部进行融资活动,反之,若资金有结余,则可进行相应的投资活动。在整个资金运动的过程中,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资金结构失衡,偿付能力受损
保险公司资本构成的合理化程度以及公司资本的数量代表着一个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能力,因此资本在保险业的运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保险公司来说,资金的来源主要是资本和保费收入,其中,负债所占的比例较大。筹资是保险公司运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正常程序化的筹资,积极规避相应筹资风险。 若在该过程中,自有资金及借贷资金两者占比失衡,或者由于外部因素发生汇率的波动以及利率的调整,导致股东权益受损,公司债务无法按期偿还,波及公司信用,使保险公司出现偿债危机,导致财务失衡。
1.2 资金运用失调,投资风险加剧
保险公司的资金来源是普通投保人,通过保费筹集资金,《保险法》106条规定,保险公司保费资金的使用要遵循稳健和安全两大原则。保险公司先是向保险客户收取保费,然后通过保费对顾客进行理赔偿付,保险企业的投资必须以安全为第一准则,其次还要保障保险公司资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如果保险公司没有按照投资风险管理程序和要求,没有仔细识别和评估风险,就会出现潜在的投资项目由于资金使用不当而不能实现预期收益,即所谓的投资风险。衡量投资风险的相应指标主要有三个:总投资收益率、净投资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
1.3 费率厘定不合理,保费不饱和
现代保险业竞争激烈,各家保险公司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仍旧会采取低价策略,进行不合理的市场定价,利用监管空隙,对费率进行韧性调整,极大地降低了保费的充足率,使保费处于不饱和的状态,同时运用各种推销手段招徕保险客户,致使保险市场的不成熟,同时,费率厘定的不合理也将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引起财务管理风险。
1.4 准备金计提失常,报表数据准确度下降
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为:先收取一定保费,当保险事故发生的时候,再依据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进行相应的赔付,也就是所谓的“负债经营”。当保险合同成立时,保险人将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这就要求保险按照收取的保费数额,提取足够的责任准备金。依据《保险法》第99条,保险公司应该遵循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准备金充足与否一方面体现了一个公司偿付能力的强弱,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映了保险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与否。由于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较大的负债项目,部分公司对它的提取较不合理,由于报表的片面性,掩盖了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造成保险公司高层决策导向失误,资本结构失调,最终对投保人偿付能力下降。
2 寿险公司财务风险分析
保险公司的財务活动和正常企业一样,分为筹资、投资、运营三个环节。这些环节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债务偿还能力。这里具体以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为例,对这三个环节进行财务管理风险情况分析。
2.1 筹资环节产生的财务风险
2.1.1 新华保险筹资风险近况
对保险公司来说,资本金以及保费收入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其中,资产和负债占比不均,负债比例较高,保费增加的同时,收入增加,保险公司债务也相应增加。一般而言,保险公司的筹资风险主要是指其债务偿还能力。通过资产负债率(Debt Asset ratio)和偿付能力充足率(Sovlvency Margin Ratio)两个评估指标来衡量。以下为2014年~2016年新华保险资产负债率分析表。
数据来源:《新华保险:2015年年度报告》《新华保险:2016年年度报告》。
根据表1可知,近两年新华保险的资产负债率趋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呈现出略微的下降趋势,说明其债务负担有减缓的趋势,长期偿债风险降低。新华保险适当地降低资产负债率,有利于优化企业的财务结构。这是因为,当资产负债率较高时,财务风险通常也相对较高,容易产生现金流不足现象,引发资不抵债,致使企业倒闭其次,资产负债率较高,会使融资成本进一步加剧。然而,一定的资产负债率使得企业在利率低于收益率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债务杠杆来增加股东利润。
企业偿付能力主要由其偿付能力充足率显示,具体指标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知,2015年、2016年新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80.96%、281.30%,和2014年相比,数据变化较明显。这是因为2015年和2016年间,该寿险公司公允价值投资提高,企业运营状况良好,债务偿还压力减少,债务风险降低。
数据来源:《新华保险:2015年年度报告》《新华保险:2016年年度报告》。
2.1.2 筹资环节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一般而言,寿险公司的负债越多,其支付给银行或者客户的利息就相应增加,利润减少,导致偿债能力下降。另外,由于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税息前利润/(税息前利润-利息)],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也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将随之增加。因此企业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从表1的数据可知,新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处于90%以上,表明新华保险公司对资产有较为充分的利用,同时也说明了新华保险公司的负债规模极大,若不能有效地控制资产负债率的进一步扩大,极有可能造成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筹集资金却减少,使公司失去一些投资机会,减少收益。
(2)筹资期的设立不合理。
寿险公司在筹资期限的确定方面,应该严格依据公司的资金规划状况,筹资期限的长短关系到公司的各类经营,产生不同风险,例如公司看上一个长期投资项目,并且进行了相应投资,为此借入不少短期银行贷款,但当投资期限内,企业尚未开始盈利而短期债务陆续到期时,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还债而引发相应债务危机,面临破产。
2.2 投资风险管理
2.2.1 新华保险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的是企业看中的投资项目,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利润,也会导致利息甚至是本金的亏损。财务管理上,我们习惯用盈利能力来衡量投资风险,主要指标有总投资收益率、净投资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这三个。表3是新华保险投资收益情况。
2016年,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率为5.10%,较之于2015年有所降低,但净投资收益率有所增加。总体来看,新华保险公司近两年的收益水平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说明它在投资方面承受的风险也相对应地处于一个较为均衡的水平。
2.2.2 投资环节风险成因分析
从投资对象的熟悉程度来看,由于对被投资者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导致寿险公司的对外投资可靠度下降,一旦投资失败,会给企业带来财务亏损,因为寿险公司负债经营的特点,使公司无力偿还相应利息或者本金或者股息,造成财务危机,或者是通过各种手段故意向投资者隐瞒不良管理信息,还会误导公司,从而造成财务管理风险。
从投资方式的选择方面看,我国《保险法》规定,目前的市场经济制度下,寿险公司可以选择各种投资方式,不管是债券买入还是不动产的买入,投资渠道的不同导致投资收益的不同,一旦投资失误,就会使投资收益终止,公司业绩受损。
2.3 运营风险管理
2.3.1 新華保险运营风险
现金流量在一家企业日常运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保险公司这样经营风险的公司。透过这张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保险公司运营风险的好差。这里用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净现金流量对负债比率这三个指标来衡量,新华保险运营风险指标分析,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新华保险2014年的为3.89%,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1.13%和1.05%,比2014年有了明显的下降,说明公司经营现金回报减弱,资金管理能力降低。同时,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2014年最高,2015年最低。2016年有略微回升,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削弱。而2016年新华保险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较2015年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说明新华保险公司的盈利质量趋于一个较为波动的状态。此外,新华保险2014年经营现金流量对负债比率为三年最高,之后逐年降低,说明公司短期偿债风险不断的增加。总体上,2016年间新华保险由于保费减少导致现金流减少,运营风险不断加大。
2.3.2 运营风险成因
企业的运营风险指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以及企业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的强弱不同,导致企业不能正常营业或者不能达到意料之中的收益,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亏损。这里的运营风险不是说具体的某种固定风险,而是指一系列风险。以下从应收保费、理赔支出以及准备金核算三个环节来分析运营风险的成因。
(1)应收保费。
应收保费属于企业未收回的资产,如果其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比例较高,同时若企业客户资金困难不能按期及时支付保费,则容易造成寿险公司的坏账产生,利润相应减少,营销企业正常盈利。目前,寿险公司对公司的绩效管理越来越重视,对公司内部进行不同程度的绩效改革,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由于应收保费不能及时收回,使公司盈利能力的降低,提高了公司财务管理风险。
(2)理赔支出。
当前,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在经济呈现常态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寿险公司的承保费率在降低,而承保责任日益凸显,保险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保费的增长速度比不上寿险公司承保责任的上升,只有使寿险公司的赔付比例下调,压低成本, 才能使赔付比率上升。由于目前社会法律日益完善,人员受伤等所触及的法定赔偿标准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理赔方面,公司需要支付许多,如果不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各类支付水平和变化趋势,会发生更多的赔付。
同时,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自身的管理也有一定的漏洞,面对从上到下多级机构的责任、权利、义务三者不能均匀分配,具体赔偿支付的权利授予机构较为混乱,一系列的审批机制、监督机制、检查反馈机制不够完善,每个环节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不到位,对理赔案件的定损、止损的流程欠规范化,这一系列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理赔风险和理赔成本,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完善和改进。
(3)准备金核算。
大部分寿险公司的准备金充足率在降低,这很容易带来相应的财务风险。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有待商榷,不真实的数据导致决策层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容易造成寿险公司财务资本结构的不合理,赔付能力减弱,寿险公司一般都会有专门的精算师,精算师负责核算具体工作。目前由于公司团队配备的精算师较少,一方面精算队伍力量不够强;另一方面精算队伍能力有限,对准备金评估不足,使得准备金的评估出现一定的差错。同时,寿险责任准备金支付产险业务应分摊的费用形成寿险费差损,减少了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从而降低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积累,导致准备金不足或配置不当,无法准确核算公司利润、无法客观评价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并可能影响公司未来的偿付能力。
3 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寿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是公司在运行过程中,对已经或者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做一个判断、预防、衡量。通过分析,给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并且严加预防,最终控制住各类风险,从而让企业经营主体免受经济损失,确保公司正常运转。根据以上对寿险公司存在的各项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将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对策。
3.1 筹资环节的风险控制
我国《保险法》中明确写出,寿险公司可以选择各种筹资方式,但一般用的较多的资金筹集方法是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在寿险公司的一系列财务活动中,融资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因此,对于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及其关键,一般选择对股票型基金和债务型基金进行一个合理的配比,站在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更好地进行管理及控制相应风险。
在筹资风险管控中,首先,保险公司寿险应当加强培养风险意识,全面掌握内外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更好地判别筹资风险,并且备好风险应急方案,把风险降到最低水平。其次,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为更有效地预测和防范财务管理风险,根据各种风险特性实施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风险防范策略应取决于市场,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来建立。最后,寿险公司可以对筹资风险进行分段控制,即在计划预算的准备阶段、筹资阶段、筹资后的分配等不同阶段进行风险控制。
3.2 投资环节的风险控制
随着中国的保险资金合计持有量的增长,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保险资产管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投资环节应合理确定投资资金数量,降低投资风险的前提条件是合理的投资金额,保险公司在确定投资方向后,应当对投资项目、产品所需要的资金进行合理的核算,并调整各项目、产品间的投资比例。再者,对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进行合理分析,对投资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
3.3 运营环节的风险控制
3.3.1 应收保费的风险控制
保险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时时刻刻面临资金回收不利的风险。被保险人的偿还债务能力以及信用等级都会对资金的收回起到一定影响,资金能不能回收的重要一点是要关注应收保费的回收期限以及相应金额。因此,寿险公司应该在对客户做过深入调查并了解客户信用等级的基础上进行相关销售,要通过评估、核实客户的各类信息,确保信息正确性。如果信用等级较低,应该要求全款,不能分期。
3.3.2 理赔支出的风险管控
保险公司在每一经营环节上的工作疏漏,在理赔的环节中都会展现出来,这也就将加大理赔环节的风险。加强理赔风险管理,能够使公司及时发现风险,找出问题所在,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经营管理工作。可以说,理赔风险的控制也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基准。
保险公司可以采用分层次的理赔风险管理办法,可将其分为宏观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四个层次。首先是宏观监管,主要着重原则性,通过增强法制建设,完善保险法,保证保险理赔工作有法律依据,执法必须严格,有效监督和管理理赔工作。其次是行业自律,应当充分行使行业协会的职能,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建立健全保险信息查询系统,实现行业资源共享,共同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对公司的理赔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再次为社会监督,为促进保险理赔的透明化发展,保险公司应定期向社会披露保险理赔的信息,充分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最后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保险公司应在内部建立健全理赔风险管理体制,明确目标,并将制度认真贯彻和落实,达到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目标。
此外,应当对理赔流程进行规范化。保险理赔工作是从接到出险报案时开始,理赔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环节:理赔资料的审核、理赔调查、理赔金核定和理赔金的给付。理赔工作必须按此流程进行操作,每个环节都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严格按章办事,对资料认真核查,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另外,对理赔流程进行严格的管理。采用专业化管理模式,完善理赔组织结构,配备高素质专业人才。
3.3.3 准备金计提的风险控制
在准备金计提风险控制方面,寿险公司应确保公司的业绩数据真实可靠,一旦数据不准确,会导致准备金计提出现差错,因而造成不必要的财务管理风险,寿险公司可以在精算师队伍建设方面花更大力气,提高公司精算队伍的素质,加强准确性,从而控制住这方面的风险。
随着保险资金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注重精算人员的吸收与培养,然而由于精算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学科,该领域的知识较难入门,信息更新较快,寿险公司不仅需要引进精算人员,还要注重对精算人员的后期培训和考核,以促进公司提高精算评估质量和未决管理水平,在指导业务部门调整承保政策和竞争策略,提高承保质量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
有关责任准备金方面,应当在完善寿险保单责任准备金计算的基础上,对目前寿险财务核算中“死差、费差、利差”本作为“特种责任准备金”科目核算的项目,改作利润单独考核。通过利润核算,从公司盈利中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以解决基本建设、固定资产购置的资金出路问题,对分业后占用的寿险责任准备金应尽可能地通过逐年消化,加以填补。并实行寿险责任准备金与费用资金专户管理制度,严禁擅自动用责任准备金。
4 结语
从经济资本视角出发,我国的寿险公司在建章立制上基本与国际保险公司接轨,但面对系统复杂的企业风险管理工程,要将它们得到认可、支持并最终贯彻执行,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培育出统一的一种大家都认知和遵从的风险文化,才能将财务管理风险理念渗透到每一部门、岗位和工作环节,调动全员参与,所有人都负有风险管理的义务,并自愿自觉遵守风险管理措施。推进中切忌采取激进方式,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步骤实施,适当调整。通过完善组织结构、财务会计制度、业务流程和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等多块内部元素来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发生,确保稳定经营。
参考文献
[1] 章伟程.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及风险管理浅析[J].青年与社会, 2013(7).
[2] 肖宏.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大眾商务,2010(16).
[3] 韩梅.浅谈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现代商业, 2011(11).
[4] 陆军.完善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保险企业盈利能力[J].中国证券期货,2013(6).
①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课题“经济资本视角下寿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研究成果之一(KJ201717)。
作者简介:屠萍萍(1985-),女,汉族,浙江绍兴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保险理论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