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8-09-10李彬

中国商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国有财务管理信息化

李彬

摘 要:粮食市场化不断深入,国有粮食企业也应该不断改革创新。稳健承担储备粮管理是基础,做强粮食经营性业务是重点,受国家政策、产销地域、市场环境、物流配套等外部因素和管理方式传统、经营创新缓慢等内部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效益不佳,财务管理方式滞后。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创新经营方式,是提高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本文围绕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 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强化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 粮食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c)-131-02

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考验着粮食经营管理者,如果不转变旧观念迎接新挑战,不创新经营管理方式、不重视财务管理。那么,不论政策支持力度多大,市场机遇多广,粮食企业依然会步履蹒跚、举步维艰。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保证了各级储备粮、调控用粮及其他政策性用粮的信贷资金支持,按粮食购销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也指出了加快农村金融创新的意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如何创新经营方式,加强财务管理,抓住改革发展契机,破解盈利难、融资难等问题,是粮食经营管理者必须思考解决的问题。

1 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1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财务管理涉及预算、投融资、资金营运、收益分配、税务筹划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枢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地方粮食企业按照国家制定的财务制度办理收支业务和使用资金,企业财务管理主要职能是计划和监督。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推动,改制后的粮食企业财务管理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财务分析成为了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更加显著。因此,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设计,科学的实施财务管理,及时反馈有用的财务信息,能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科学加强粮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应对复杂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切实提高粮食企业效益,具有深远的意义。

1.2 财务管理是连接企业与内外部沟通的桥梁

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肩负着政策性职能,同时又参与市场的竞争。财务管理是协调众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手段。不论是行政管理部门、粮食行业监管部门、银行税务部门,还是客户、供应商、中介,或是企业职工,都需要运用到企业财务信息,因此,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能有效协调内外部关系。财务管理成为连接企业与内外部沟通的重要桥梁。

2 现阶段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传统财务管理方式转变不彻底

粮食企业市场经营环境不断变化,面临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大,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和固化的财务管理思维交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危机意识,凡事按指令执行,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表现为财务人员疏于学习财经新理论新知识、财务管理制度陈旧,财务风险意识薄弱,使得粮食企业对内外部风险识别不足,各业务环节风险管控措施不当,风险承受能力较差。未建立健全投融资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管理制度。对经营性粮食业务发展的主动性差,靠政策性业务生存的思维依然存在。

2.2 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疏于使用财务管理软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手工账在部分基层粮食企业依然存在,凭证装订不及时、会计档案管理不严格,不能及时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等情况依然存在。造成财务会计信息利用效率低,信息化分析决策水平低。

2.3 融资难依旧困扰着粮食企业

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行业利润微薄,效益不高,商业银行贷款及其他融资方式比例较低。融资渠道单一,贷款主要来自农发行,而且主要针对政策性储备粮轮换的信贷资金支持,对经营性商品粮贷款占比也较小。由于风险管控的需要,农发行贷款也愈加审慎,粮食企业为了以合适的价格购入粮食,有时在暂未获得农发行贷款时,企业只能考虑自筹资金先行垫付或企业间信用借贷的方式暂解燃眉之急。融资难依旧困扰着粮食企业的发展。

2.4 资金使用、成本管控亟待加强

资金是粮食企业经营发展的生命线,粮食购销属于大宗商品购销,资金需求量大,加之日常运营管理费用也较高,保证资金流运转顺畅才能把握住“购销”时机,低价购入,高价顺价拍卖销售,提高储备粮的管理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双赢。因此,如何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何管控好成本费用,通过科学的仓储物流管理方法和措施,合理降低装卸运输、包装配送、商品损耗等销售费用,狠抓日常经营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合理降低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提质增效,扩大市场,实现收入利润增长;如何使用各类政策性资金,切实有效管控好应收预付款项,降低资金营运风险等,是摆在地方国有粮食企业面前的主要问题。

2.5 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缺乏

人员结构老化、高素质财务人才缺乏是粮食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粮食企业效益不佳,行业思维传统老旧,缺乏资金和激励机制,难以吸引培养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现阶段,培养引进年轻高层次财务管理人员,也是粮食企业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关键。

3 提升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保证企业规范运作,财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不可一蹴而就,而要持续进行改进,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也应认真进行分析设计、宣传沟通、严格执行三个阶段。财务人员可制作生动活泼的PPT课件传达预算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绩效评价等员工应学习了解的知识,提升公司员工对实施规范的财务工作的认同和支持,使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到企业日常经营中。

3.2 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

财务人才的培养使用,老中青结构的优化,发扬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培养发现精于财务管理、熟悉粮食业务、善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企业的新一代粮食人任重道远。同时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形成精细化管理企業的工作方法。

3.3 加强资金管理工作,降低财务风险

首先要加强各类政策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按时按要求报送资金使用进度及情况,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和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沟通,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政策的扶持。其次,加强应收预付款项的管理,按期分析并及时反馈应收账款账龄和管理情况。按照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的要求,严格审批资金的支付,杜绝粮食经济活动中产生欺诈等财务风险。最后,积极加强与农发行的沟通协调,严格按照农发行的要求使用并及时归还贷款资金,积极寻求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的帮助。

3.4 建立信息化数据共享平台

在有条件的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先行建立粮食企业信息管理平台,集成各业务模块,加强精细化流程管理和财务管理,实现业务环节的数据共享,把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财务分析的触角延伸到供、储、产、销的业务前端,及时提供经营管理所需数据,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研判能力,促进粮食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4 结语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粮食企业唯有打破旧思想,按照市场化的规律经营管理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粮食企业承担着国家宏观调控职能,鼓励企业不断发展,提高市场风险应对能力,实现扭亏增盈和做大做强,需要粮食企业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创新营销理念,调整经营策略,进一步夯实基础,细化自身财务管理,不断提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保障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企业财务通则与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设计[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

[2] 廖梅芬.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有粮食企业财务管理工作[J].中国粮食经济,2016(02).

[3] 贺强.探寻中小粮食企业财务管理问题[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8).

猜你喜欢

国有财务管理信息化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浅谈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国民党大楼被“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