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优化思考

2018-09-10黄琳

中国商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财会专业应用型本科思考

黄琳

摘 要:现在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企业都需要大量应用型财会方面高级人才。而我国高校多数都有财会专业,但现在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财会专业人才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尤其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的财会人才,没有体现出实践技能强的特色,要想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从我国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思考阐述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思考,希望为研究财会专业校企合作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财会专业 校企合作机制 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1(b)-124-02

应用型本科的理念是最近几年提出来了,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报告中提出全国约600所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这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现在我国需要大量应用型高级人才,需要更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转型,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实际这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都是由传统专科升级的,还有一些民办院校,这些院校基础薄弱,研究能力与传统的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距,根据时代发展需要,需要在人才培养上转型,人才有理论型转变应用型。应用型人才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根据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要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深化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深化校企合作是學生、学校、企业三方都盈利的方法,学生通过企业锻炼,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对学生能就业打下基础;学校解决了实训器材,实训基地问题,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增强了学校的知名度,对学校的招生、就业起到促进作用;企业解决了人才需求问题,高校大量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宜的学校留在企业工作,同时能按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符合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高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 我国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1.1 国家对于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整

校企合作是解决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校企合作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但现在校企合作都是学校和企业之间根据需求签订的协议,现在国家还没有法律对校企合作起到保护措施,校企合作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这是校企合作的正常现象,必须有针对性的去解决校企合作问题,这是保障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校企合作的深化,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健全校企合作方面的相关法律制度,对校企合作起到指导作用,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高校学生就业问题,这也是维护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

1.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模糊

我国现在企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不能引进需要的人才,反过来现在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就是说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与研究型院校很相似,先从理论学习开始,再进行实践教育,而理论的学习大都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造成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企业能力不相适应,学生的就业能力严重不足。所以校企合作是保证学生更好适应社会的有效方法。应用型本科与高职院校是有一定的区别,高职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但对学生专业理论研究很少,对学生后期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但现在对应用型本科理论研究很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模糊,必须有针对性地对理念进行研究,对应用型本科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3 企业缺乏跟学校的合作意识

现在我国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尤其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但各个高校校企合作的程度不同,有的校企合作都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基本停留到协议层面上,这对学生的培养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校企合作有的是高校一方在努力,但实际的效果一般,校企合作应该建立在双方互利的基础上,双方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让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熟悉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符合现代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需求,能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2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

2.1 企业的合作无法稳定持续

应用型本科是一种新型模式,在理论上没有研究型本科有名气,在实践教学上比不上高职院校,即使最近几年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很多院校在企业合作过程中稳定持续性差,这是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由于财会专业人才的特殊性,每个企业能提供的实习岗位很少,学生都希望去大型企业实习,但很多大型企业不愿意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只能与一些中小型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由于企业的发展原因等,校企合作存在一定中断性可能,这就需要学校提高合作企业的知名度,尽量与一些中型和大型企业进行合作,解决学生实习的稳定性。现在很多院校为了解决学生实习问题,与一些会计事务所进行合作,会计事务所帮助学生解决实习问题,但对学生的后期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学生实习以后,实习结束基本处于失业状态,寻找与财会相关的工作就很难,必须解决校企合作的稳定性,这是解决学生实践技能提升的关键因素。

2.2 会计专业学生无法满足实习单位的需求

现在高校基本都开设会计专业,这就给学生实习增加了难度,由于会计的特殊性,企业需要会计的人数有一定的限制,尤其财务会计职业岗位更少,会计是一项重要岗位,对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直接适应现代会计的职业岗位要求。从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会计专业学生的分数相对较高,学生人数也很多,至少有两个班,甚至有十几个班,合作企业感到实习过程压力大,难以安排这么多的学生到合作企业开展有效的实习教学。会计专业学生人数多,尤其应用型本科院校很多都是民办学校,基本都是以追求利润为基本目标。会计专业在合班上课的过程中,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较少,这对学生今后定岗实习起到阻碍作用。现在学校学习财会专业学生很多,给实习企业对学生定岗安排存在一定问题,会对整体实习产生影响。一些学校实习教学过程中没有办法兼顾教学质量,导致低质量学生的数量大大增加。现在应用型本科学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分数差别很大,这给教师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性,这给学生顶岗实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在校企合作中,很多业务部门不能提供大量的学生实习职位,迫使很多学校不能有效实施实践教学,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佳,最终不能合理评估学生的实习情况和相关情况。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今后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必须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成为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2.3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目标为利润最大化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高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现在很多企业没有真正把学生培养作为首要目标,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一般学生工作不会涉及财务的工作岗位,对学生专业实习没有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能给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但财会专业学生实习多数企业没有给学生补助,或有的给也很少,很多学生没有坚持到顶岗实习结束,就私自离开了企业,这给学生今后发展带来一定的弊端。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最好企业能让学生接触到财务的核心工作,对学生提高实践技能,成为应用型高级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3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思考

3.1 学校应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校企合作应该建立在互助的基础上,高校应该提高教学能力,让学生能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是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教师经常去企业进行锻炼,熟悉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要,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校还需要聘请一些企业专家作为校内兼职教师,这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能够起到重要作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财会专业人才的要求,促进校企合作机制的优化,完善校企合作职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成为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基本保障。3.2 人才培养方案予以调整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培养的方案,人才培養方案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因为企业内部的会计有特殊性,所以大部分工作在上半年,而大量的实习工作安排在下半年,因此需要对这个时间进行调整。安排学生到企业以实习为主,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企业专业工作。而学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的课程需要进行相关调整,传统模式是在最后一年进行专业实习,完成实习后学生没有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所以很多学校开始利用第6学期作为学生实习时间,这也意味着第6学期必须完成一些主要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包括会计、税收法学学习和审计等专业核心课程。会计专业应该根据企业对会计专业的需要,合理调整学生实习时间,应该从最后一年调整为5和7学期,在6和8学期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合理的进行辅导,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3.3 打造校内教学工厂

应用型本科培养打造校内教学工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会计专业顶岗实习学生人数众多,但所合作的实习企业需求的人数又比较少,这就导致会计专业为了达到和企业零距离对接,必须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使学生真正学习到知识。因此,建立专业的校内教学工厂开始成为一些高校采取的措施,它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实践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引进一些相关企业的人才到学校进行授课,这能进一步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学会相关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高职院校复合型财会专业教师的现状与培养刍议[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0).

[2] 肖福英.高职财会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优化思考[J].西部皮革, 2017(04).

[3] 肖福英.高职财会专业提升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研究[J].西部皮革,2017(06).

[4] 肖朝兰.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财会教学改革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7(03).

[5] 肖福英.试论如何优化高职财会专业课堂情境教学[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

[6] 姚芳.浅谈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

[7] 姚芳.江苏省举办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技能大赛[J].珠算与珠心算,2013(02).

[8] 薛功驹.试论当前中职财会专业的优效教学——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3(08).

猜你喜欢

财会专业应用型本科思考
校企合作下的财会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财会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中职财会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