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策略探讨

2018-09-10潘敏

新校园(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高校辅导员策略

摘 要:合格的高校辅导员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管理方式,对辅导员发展、师生关系有着关键影响,越来越受到学校与家长的重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认为高校应主动强化辅导员情绪管理,进而探讨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高校辅导员在面临多方压力的同时还需接受新的挑战,易产生情绪波动。情绪智力对辅导员能力提升、学生工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只有不断强化情绪管理,才能促进工作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做好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工作是当务之急。

一、情绪管理

所谓情绪管理,指的是调控个体情绪或群体情绪的过程。情绪管理相较于传统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对良好情绪状态的形成与维护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政工作的教育者与引导者,在肩负教育工作的同时承担管理职责。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工作对象存在差异性特征,工作性质存在不明确性特征,加上高校学生与日俱增,辅导员面临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易产生不稳定情绪状态,不利于学生工作开展及学生心理发展。所以,强化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订合理的辅导员情绪管理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效推行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的策略

1. 体现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与人性化。心理学研究强调,不良情绪是影响人工作能力与效率的重要因素。辅导员工作相较于其他工作而言具有独特性,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承担多种负面情绪影响。基于此,辅导员群体越来越受到学校的关注与重视。大部分高校领导在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要与辅导员建立良好交流机制,一来了解辅导员工作实况,适当减轻他们工作压力;二来掌握辅导员内心感受,照顾他们情绪情感;三来认真倾听辅导员想法与意见,为他们提供工作动力与精神支持。在发展过程中,高校应遵循以人文本原则,及时帮助辅导员解决困难,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2. 提高对辅导员应对焦虑能力培养的重视。通过观察与了解,多数高校辅导员存在情绪不稳定问题,究其缘由,一是辅导员工作相对烦琐;二是学生需求越来越高,角色定位存在压力;三是管理对象存在差异性特征,增加了工作难度。针对这种情況,本文认为各高校应积极培养辅导员应对焦虑的能力,使之掌握一些方法:在处理相对复杂事件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精神胜利”等方法,避免因过于紧张影响工作效率及自身心理健康发展;对于非原则问题,可以适当选择放松,让自己处于“糊涂”的状态,通过聆听音乐等方式缓解自身压力,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3. 做好归属关系协调工作。只有切实做好归属关系协调工作,才能促进和谐组织氛围的形成。每个高校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办学特色与教育渠道,辅导员管理方式自然也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做好归属关系协调工作至关重要。首先,需要对辅导员和院系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辅导员和院系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其次,需要对辅导员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提高彼此之间的认识,进而保障信息建议的合理反馈;最后,需要做好辅导员关系协调工作,培养辅导员理性竞争心态,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4. 发挥评价及激励机制作用。在推行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的过程中,评价与激励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各高校理应建立辅导员工作展示平台,将辅导员工作表现、成绩与风采公布于众,并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在形成良好工作环境的同时,提升辅导员工作信心。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拔表现突出的辅导员,引导他们发挥好表率作用,使他们在获取学生认可、学校肯定的同时得到社会支持,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提高自身情绪管理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情绪管理能力对辅导员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是辅导员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情绪管理推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需要多方支持。一方面,辅导员自身需要树立良好的情绪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学校需要提高对辅导员情绪管理的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辅导员情绪管理策略,从而促进辅导员情绪管理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杨琎.加强高校辅导员情绪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工教育,2012(10).

作者简介:潘敏(1973— ),内蒙古人,本科,河套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科,思政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高校辅导员策略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初探情绪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