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算术能力
2018-09-10谭婷
谭婷
【摘 要】小学是数学的萌芽阶段,小学生在这个阶段会接触数学计算并且在生活中运用计算,算术是基本的数学运算,是数学的学习基础,只有基础牢固才能在后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对一些复杂的数学运算也能得心应手。算术对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将讨论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算术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算术 口算 算术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49
算术是数学的基础,学生的算术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做数学题的速度和效率,从而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小学生的算术教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算术,让他们能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的进行计算呢?下面我就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运用迁移规律,加强计算
在数学算术中,很多计算都有规律,数学讲究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在算术中同样需要运用到逻辑思维能力,在各种计算题之间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规律,从而简化运算,是一种很好的算术技巧和方法。每一种计算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支撑着庞大的数据运算,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背到公式、法则,还需要学生真正理解到这些公式和法则的由来。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该有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推导一些简单的公式,等到初中高中就能推导出一些复杂的公式,这样自己知道由来甚至自己推导出来的公式往往能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在解题时运用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这里所说的加强计算,并不是说小学数学就要搞题海战术,所谓的题海战术,不过是把同一种类型的题反复练习,让学生的思维形成反射,看到某一个类型的题大脑就产生反射,知道接下来应该从哪里着手解题。但这种题海战术只对练过的题有效,考试的时候难免会遇见新题型,学生若只会根据反射解题,这样的新题也就没法做了。
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是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思维发散,验证的时候又小心严谨,大胆想,小心做,即便是新题型,也不胆怯,大胆解答。小学算术中,有规律可循的计算较多,我们不用一上课就告诉学生这些规律,若是多花点时间让学生自己解题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效果会更好。
二、利用教学道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目,对逻辑和算术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算术教学中,也需要运用到逻辑能力。小学生的逻辑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道具来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比如说,在教加法运算的时候,有“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法则,如果只是单一的让学生去被这个法则,也不是难事,毕竟法则不长,学生也背的下来,可是在数学算术中,只是背住了法则而不会运用又有什么用呢?数学是理科,不比文科需要大量的背,数学更重要的是在于理解,理解到了,就会运用会解题了。这个加法运算法则,其实很好理解,但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可能会跟不上,我们可以借用一些道具来帮助他们理解。
从一个文具盒里拿出2支铅笔和3支签字笔,左手拿2只铅笔,右手拿3字签字笔,问学生我们手上一共有几支笔,学生们就会根据我们的提示做出2+3=5的运算。然后我们再将铅笔和中性笔互换位置,左手拿3支签字笔,右手拿2支铅笔,问学生我们现在手中有几支笔,学生再根据提示做出3+2=5的运算。在这个简单的演练中,学生们将会发现,左右手的东西互换,手上所有笔的数量不变,从而就能理解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加法运算法则。
三、重视口算
口算,也称之为心算,口算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算术的强弱。在小学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这样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算术能力。在口算的教学中,通常是要先教会学生口算的算理,经过一定的训练后,学生就能掌握口算的方法。
口算的亮点在于速度和效率,练习口算,就要提高口算的速度,这样就要求学生对运算规则掌握的很好,同时掌握一定的口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教授一些口算方法让学生来进行口算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启发他们的思维发散,独立思考,根据一般的口算方法整理出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
四、鼓励学生将算术运用到生活中
对小学生而言,算术课堂难免有些枯燥,一直都是计算,即便题目不同但重点都是数字的运算。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将算术能力运用在生活中,让生活中具体的物体给单调的计算增添一点色彩,让学生放松一下心态。
此外,鼓励学生将算术运用到生活中来,还能够让学生明白算术的重要性。最常见的就是在日常购物的时候,通过计算核对自己所买物品的总金额。虽然在超市中买东西都是电脑计算不容易出错,但在菜市场或者去其他地方购买东西,都是需要自己计算的,老板在繁忙的时候计算容易出错,因此要自己计算一遍看跟老板报出的要价是否相同。
当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算术之后,他们就会懂得学算术的重要性,自己也会重视算术,很多学生认为学了没有用的东西,其实只是他们没有在生活中遇见,因此在课堂上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鼓励学生将算术运用到生活中来,一方面是让他们做一些算术练习,增强他们的算术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要让他们明白算术的重要性,对于随时会用到的东西,还是要好好学习才是。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算术习惯
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帮助,算术也是一样,养成一个良好的算术习惯,也能让学生的算术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良好的算术习惯是“看、想、算、查”,所谓“看”就是仔细看题,在抄写的时候不要粗心大意写错一个数字或者一个运算符号,因为看题不仔细而抄错题,导致后面的计算结果错误是很不划算的。“想”则是仔细审题,拿到一道算术题,题仔细看完了,就要想该怎么答题,从哪里入手。“算”是有了思路之后进行计算。“查”则是计算完之后,重新读题、审题、答题,检查一下刚才的计算是否有误。良好的算术习惯让人终生受益,算术的正确率高了,能力也就提升上去了。
总之,培養和提高小学生的算术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计算速度,这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因此我们也需要认真钻研,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案,以便让学生的算术能力有个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