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德”与“行善”: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
2018-09-08高灯明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国佛教吸收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分。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佛教教义教规所倡导的“尊德守德”与“净化人心”;“文明、友善”与“弃恶扬善、弘法利生”;“平等、和谐”与“众生平等、和合共生”;“价值引领”与“自觉觉他、成人成佛”具有内在关联性,提炼出“道德教育”、“与人友善”、“平等共处”、“立已达人”等共有价值,倡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人士及信众,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做好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关键词 中国佛教 价值观自信 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高灯明,武汉市中华文化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统一战线理论。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8.23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宗教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同时,还进一步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它告诉我们,要支持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推进教义教规阐释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体现新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13亿人民、56个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共同价值认可的集中表达。印度佛教受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和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对“稳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我们必须充分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导公民情感价值认同、规范公民道德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认清中国佛教教义教规价值倡导、规范信众言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众,共同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道德育人的作用,增强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尊德守德”与佛教教义教规倡导的“净化人心”具有内在关联性,都强调“道德教育”作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于“净化人心、道德教育约束、引领社会思潮、“德化育人”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经儒、道思想融合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禅宗,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 中国禅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净化人心,它要求打破各种各样的执着,回归到人自然本来清净的本性。同时,中国禅宗还继承了大乘佛教“世间与出世间”、“不二”、“中道不二”的思想,即不要求我们离开现实世界,去寻求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清净的世界,而是要在现实世界中寻求一个清净世界,这两个世界不是对立的,正所谓“不离生死得涅槃”、“不离烦恼得菩提”,《维摩诘经》讲“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就是这个道理。六祖慧能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中国佛教认为,要在现实世界中“净化人心”其唯一的方法就“修行”,现实世界中时时处处都是“修行”。中国佛教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作用,它追求“慈悲喜舍”、“自立利他”、“自觉觉他”,达到“个人解脱”与“众人解脱”的统一。从这方面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尊德守德”与佛教教义教规倡导的“净化人心”具有内在关联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方面将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友善”与佛教教义教规倡导的“弃恶扬善、弘法利生”具有内在关联性,都强调“与人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友善”,不仅是国家、社会层面需要的,也是个人层面需要的。“文明、友善”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必需的品格,更维系与他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条件。中国佛教教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件都是有联系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就是“缘”,任何事件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缘起论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由于“缘”起众生所进行的一系列有意识的行动和作为,称为“业”,“业”一般指“身、语、意”,由身、语、意之善恶业因所招至苦乐之果报,称为“业报”,即自己造什么样的“业”,就会有什么样的“报”。业报轮回可以这样理解:今生修善德,来生入天界,今生造恶行,来生入地狱。“善得福报、恶得祸报”。佛教劝众生要“弃恶扬善、弘法利生”,其根据就是以“业报轮回”的因果律来推断的。“业报轮回说强调个人作‘业的作用,强调一切都是自作自受,这和由上帝从外部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法不同,客观上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劝诫和约束作用;主张人们的活动会带来一定的后果,得到报应,这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一定意义上也有其合理的一面。比如,人们从事善良的正义的事业会得到历史的肯定,而为非作歹,祸国殃民,则会受到历史的惩罚。”那么如何避免业报轮回、跳出“六道轮回”,佛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途径就是皈依佛教,“弃恶扬善、弘法利生”、虔诚修持,求得超出“生死的解脱”,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与人为善”、“行善积德”,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友善”具有内在关联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平等、和谐”与佛教教义教规倡导的“众生平等、和合共生”具有內在关联性,都强调“平等共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平等、和谐”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处交往最基本、最起码的价值遵循。平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没有平等就无法谈公平正义,没有平等就没有社会稳定,中国古代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它从根本上摒弃了“人压迫人、人剥削人”。“平等、和谐”是释迦牟尼创立佛教针对古印度的婆罗门教提出来的,婆罗门教认为梵天是至高无尚的神,人的命运乃至外界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由梵天来决定和创造的。婆罗门教实行的是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姓中婆罗门最高贵,首陀罗最卑下。婆罗门法典规定,各种姓职世袭、内部通婚,前三种姓可以参加诵经或宗教祭祀仪式,但第四种姓不可以,这种等级制度,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和类别歧视。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打破了种姓限制和差别,人人可以入沙门,倡导“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倡导了一种“众生平等共生”的理念。
不难看出,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倡导的“平等、和谐”等理念具有内在关联性,它倡导人人拥有平等的公民权利、包括政治上的平等、发展机会上的平等、资源共享的平等,对于造成“不平等”的原因,在佛教看来是由于人性的“贪婪、嗔恨和愚痴”造成的,基本修持方法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佛教认为“贪心”是万恶之源。《华严经》有一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也就是奉献友善,如果有这样的境界,可以化解贪心。佛教中有“四无量心”(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在具体行动上,就是要用布施去转化贪婪心,以慈悲去转化嗔恨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化解了“三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就和谐了,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理念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在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引领”与佛教教义教规倡导的“自觉觉他、成人成佛”价值理念的终极指向具有一致关联性,都强调“自立利他、立已达人”。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倡导了“24字公民道德养成标准”,这“24个字”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这三重价值取向,与儒家“三纲八目”、“修齐治平”政治理想具有相通性,其旨在培养“人格完美”、“道德修养至上”的社会主义公民。
中国佛教是一种自立的宗教,用佛教语言来说,“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集幸福,至善,美妙,智慧,知识于一身的大圣人,是创新生命实践的人,是与世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智慧观相彻底决裂了的人,是获得了“无上的正等正觉”的人。
不难看出,中国佛教同样在教人做人,同样在倡导信众学习和追求做“人格完美”、“道德修养至上的人”,实现“自觉觉他,立已达人”。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亦成,是名真现实。”旨在倡导“成佛就是成人,成人就是成佛”,也在向人宣示:公民人格修养和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完美”状态极至,旨在宣示其人间佛教“成人就是成佛、成佛就是成人”的思想,两者都在强调“做完人、做人格完美、做道德修养至上的人”,从而实现“自立利他、立已达人”。
我们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爱党爱国爱人民,支持中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引导全国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上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以“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共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尊德守德、文明和谐”,中国佛教劝诫众生“慈悲为怀、行善积德”,两者将不断促进提升全民道德修养,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做好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使命感与责任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6]高新民、汪波.非存在研究(上、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高新民.有无之辩与人生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北京:中华书局.2016.
[9]楼宇烈.中国佛教与人文精神.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0]楼宇烈主编.魏常海,等编.东方哲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