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拓展”点 延伸“阅读”面
2018-09-08罗华丽
罗华丽
課本与生活息息相关,课本来自生活,生活离不开课本。课堂上引领学生领悟文本很重要,而把课堂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也不可或缺。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语文教材及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要求我们须借课内外的衔接,才能将狭小的语文空间通向广阔的天地。课堂上的拓展既能使“优生”吃饱,也能激发“希望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具体到课堂上如何做呢?下面以“灯光”一课为例,谈谈在语文课堂上,课外延伸应把握的四个点。
一、穿插背景 产生共鸣
“ 欲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引导学生对课文作者与写作背景的深入了解,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走近作者,跨越时空,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能够更深刻地感悟文章内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灯光”一课讲述了郝副营长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故事发生在1947年,正值国民党与共产党打内战的时期。与日军交战的故事学生相对熟悉,但国共内战这段历史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读懂课文,我布置孩子们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查找1947年——1949年国共全面内战的历史背景,在讲课时先带领大家梳理故事的时代背景,为深入了解课文埋下伏笔。对于另外一些颇具年代感的词语,类似:“五十七师”“豫皖苏平原”“围歼战”“交通沟的胸墙”“整编师”等等这些词语则放在讲课时随堂理解。比如“豫皖苏平原”豫是河南的简称,皖是安徽的简称,苏是江苏的简称,又如,文中提到了“营长”,营长这个职位有多大呢?讲课时可以把军队中的编制、职位这些知识给学生做简单介绍。课堂上通过对写作背景,文化氛围这些知识的拓展,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为下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抓住题眼 渗透诗词
文章题目是课文内容的浓缩。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眼,进行“解题眼”,再由题眼推演生发,拓展延伸,就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课文《灯光》题目的关键字眼是“灯”字。看过央视“诗词大会”的人都会对节目中的“飞花令”印象深刻,模仿“飞花令”,课前我布置同学们查找含“灯”字的四字词及诗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课上,孩子们踊跃举手“张灯结彩”“灯火通宵”“灯红柳绿”……“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字词与诗词的碰撞,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掌握了大量的含灯字的词与诗,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巧用插图 训练说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语文课本每一课书几乎都有插图,课堂上巧用课文插图,让学生学会观察、想象。“灯光”一文中有一段文字与文中的插图是想对应的,文字对郝副营长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如“倚、坐、拿、夹……”在讲课时,我先让同学们把这段与插图相对应的文字找出来,理解文段从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再细致分析了动作描写的词语,紧接着来个拓展应用“看图写话”。出示一幅图给学生看,图上画了个孩子握笔写字,我先让学生把从图上观察到的说出来,再通过细致观察、想象进行写一段话。孩子们行文流畅,如阮梓阳这样写: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端坐桌前,一手握着笔,一手托着腮帮,嘴角微抿,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天花板,仿佛在思索着什么。另一个孩子这样写:你瞧那个活泼的小男孩,他手握蓝色铅笔,另一只手撑着下巴,微微而笑,思绪飘到远方。课堂上巧用插图进行拓展,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的写作能力也相应提高。
四、围绕目标 延伸学法
离开了课本的拓展延伸均是空中楼图。于漪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因此拓展应围绕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来进行把握。“灯光”一课属第三单元,这个单元总目标要求“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灯光”一文运用了倒叙的叙述手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都是写现在发生的,中间部分回忆了1947年发生的一件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倒叙的手法,课堂上我让学生回顾前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运用手法——倒叙,接着带领学生分析“灯光”课文的结构、写作手法,弄懂之后,再让学生思考:在作文中,如果让你用上倒叙的方法,你会怎样写?学生跃跃欲试,一女孩说:“我打算在开头和结尾写小文送我的铅笔盒,中间回忆我与小文的友谊。”一男孩说:“看到房间的篮球,让我不禁回想起三年前跟父母去旅游的一件往事,篮球是旅游时妈妈买的。”另一男孩说:“听到那首‘外婆的澎湖湾我想到了去年元旦跟班上舞蹈队一起排练的情景。”……在拓展中,孩子们学以致用,掌握了写作方法。这种紧扣文本,又延伸了教材的方法在往后的文章中应多加使用。
语文课堂除了注重文本的阅读,老师更要注意文本以外知识的积累,正确把握好“拓展”点,延伸“阅读”面,让学生从文本的阅读走向对生活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