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英汉思维差异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译汉的影响
2018-09-08吕露
【摘要】高职高专学生英译汉能力普遍较弱,除了基础薄弱等,更因为学生对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差异不甚了解。本文主要从英汉思维差异着手,并结合译句具体分析英汉思维差异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译汉的影响,以期对英汉思维差异的翻译教学带来启示借鉴。
【关键词】英汉思维方式;英译汉
【作者简介】吕露,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译汉能力普遍较弱,除了语法词汇错误,还出现英汉思维混乱,翻译腔明显,即译文“存在语言洋化和不合乎译文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这些除了自身基础薄弱,还因为学生不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和思维差异。众所周知语言及文字等与思维密不可分,人类的语言及文字等受思维影响及支配,思维也通过语言及文字等展现。正如连淑能认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从英汉思维差异着手,并结合译句具体分析英汉思维差异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译汉的影响。
二、具体分析
1.形合与意合。翻译界流行一种说法,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即英语句式组织严密,注重语法形式,汉语句式松散,“表现形式受意念引导”。如英文These legends are useful because they can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migrations of people who lived long ago...(参见《新概念英语4》)。又比如汉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如何将组织严密结构完整的英文译成句式松散的汉语,这不仅需充分理解原文,更需凭借汉语基础依据汉语习惯进行语言转换甚至语序转换。试比较以下译文与原文:
(1)原文:①It is an unavoidable fact ②that writing ability has declined recently ③with the advent of keyboard and voice recognition.
译文a:③随着键盘和语音识别的出现,②书写能力近来有所下降, ①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译文b:①不可避免的事实是②书写能力近来下降了③随着键盘和语音识别的出现。
(2)原文:①I weathered ②the early loss of my parents and ③the death of my fiance in World War II.
译文a:②我的父母早丧,③未婚夫又在二战中牺牲了,①这一切我都顶住了。
译文b: ①我顶住了②我父母早丧和 ③未婚夫在二战中的牺牲。
上述译文a较符合汉语习惯和句法排列,译文b是按句群先后译出,句式冗长,这也是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翻译时的首选。这固然与其汉语功底较弱有关,更因为他们没有深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及结构差异。
2.抽象与形象。张海涛认为英语重抽象思维,汉语重形象思维。即英语常使用抽象词汇表达复杂的情绪和细微的感情,然而汉语常使用具体名词。比如‘Association with the good can only produce good, with the wicked, evil.句中的‘Association则是抽象词汇。汉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概念则十分形象且具体。但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学生很难去思考抽象词汇的深层含义并找出相对应的词,常译出b这样的译文。
原文:The absence of intelligence is an indication of satisfactory development.
译文a: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译文b:缺少情报就是迹象表明满意的进展。
3.主语显性与隐性。在主语的选择上,英汉两种语言区别明显。英语注重语法形式,主语呈显性;汉语主要靠语义体现其思维,故有时主语以隐性的方式存在。
(1)英语:The annual foreigners Chinese Speech Contest was held in Changsha city this year.
漢语:今年在长沙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
(2)英语:Any movie shown on Tuesday will be half price, even for new movies.
汉语:周二上映的电影即使是新电影也将半价。
从上述译文可以看出,同样的含义下,主语在英语中的地位明显且不可缺,语法上的主动和被动泾渭分明。汉语的主语有时不重要甚至可省略。然而翻译时学生常译出主语和“被”字句,翻译腔明显。
总结及建议 由于对英汉两种语言和思维差异缺乏了解,学生英译汉时易直译,句式冗长,翻译腔明显。为了减少英汉思维差异对学生在英译汉过程中的影响,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适量增加翻译教学的课时,讲解英汉思维差异并进行英汉翻译对比教学;其次学生应广泛阅读英汉文章,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进行英汉思维比较,同时提高汉语文字表达能力;最后学生需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熟能生巧,逐渐提高英汉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徐庆利.“翻译腔”与翻译任务复杂度和译者工作记忆关系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0(11):105-109.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8.
[3]张海涛.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翻译,1999(1):21-23.
[4]周国辉,张彩霞.汉语主语的隐含与英语主语的显化[J].外语教学,2003(9):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