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纸币
2018-09-08史国成
文/史国成
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发行的“白鹿皮”币,是用白鹿皮为原料裁成的,大小为一尺见方(汉尺),并在上面绘出各种颜色和彩画图案,值四十万钱。这就是中国纸币的雏形。
在唐朝时期出现了“飞钱”。什么是“飞钱”呢?
用白话来说就是当时人们在集市或固定商品中心进行买卖,每次带着大量的铜钱很重,非常不方便,于是便和商家商量,把钱都放在柜坊(即商店),柜坊出具收到购物者多少钱的纸质收据给购物者。购物者从柜坊换取的证据即“飞钱”,这是中国纸币的起源。
还有一种说法是唐朝的官方在异地购物数量巨大,携带大量金属货币十分不便,于是用纸写下钱币的数目派人送去异地,例如唐朝中央政府从四川购入数万吨的盐,那么他们就会把这些盐的市值写在纸上并交给四川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付盐资。这张写有金额的纸就称为“飞钱”。
中国正式使用纸币应该是在宋朝。
北宋时期商业发达,和辽、夏及周边国家贸易量增大,使用铜钱进行贸易,携带十分困难,和较远的地方及国际贸易更为不便,故在北宋初年首先在四川发行了“交子”。
“交子”是用楮树皮捣碎做成的纸张,两面都有印记和花押,没有面额。使用的时候需临时填写数字,其实就是收据。
随着使用的增多,官方也开始使用“交子”,这时“交子”也可以兑换现金。
在宋仁宗时期,国家还设立了“交子务”,此时官方、私人都在使用“交子”,国家规定“三年为一届,届满以旧换新”。“交子”用铜版印刷,版式图案精美,三色套印。
南宋将“交子务”,改为“关子”。“关子”是最早的汇票,当时国家有大事,召集商人交现钱并付给其“关子”。用“关子”可以领取茶叶、盐等实物。也可以换用现钱,换钱的机构称为“现钱关子”。当时各地纸币的叫法不尽相同,四川使用的“钱引”、淮南使用的“淮交”、湖南使用的“湖会”,这些都是南宋使用的纸币。
金人以纸币为主,很早就设立了“交钞库”,发行“交钞”,分“大钞”和“小钞”等五种。原定七年为限,到期换新钞。后来大金政府认为这样太麻烦,到七年也不回收旧钞换新钞了。地方政府看到有利可图,便向上级反映:“我们能不能也印制交钞?”中央政府随后很愉快地答应了。印钱是一个发财的职业,因此地方政府便开始大量地印钞,可想而知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样子的。后来,金政府发行新钞代替旧钞,新钞和旧钞的比价高到了天文数字,所以其交钞政策失败了。
蒙古族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元朝,开国的时候还是比较重视“钞法”的。元《中统钞法》明文规定了发行准备金、发行限额、钞币的发行渠道和制造伪钞的惩罚措施。元朝的各种宝钞都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宝钞不限期、不限地域,由规定的部门负责现金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使用。
所以元代的钞法在当时和后来的世界币制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后来元代纸币发行过多,所以也逃不过恶性通货膨胀,最后同元朝政府一同灭亡。
明朝初期曾沿用元制,用钞不用钱。但是过了没有多长时间便实行“钱钞并行”,以钞为主。明太祖年间发行了“大明通行宝钞”。在明朝270多年中,就只发行过这一种宝钞,面额分为六种,同时在钞卷上写明“户部准奏印造大明宝钞”,并与铜钱通行使用。政府对钞票只发不收,这自然就造成了宝钞泛滥成灾,最终以恶性通货膨胀而告终。明朝正德以后便不再实行宝钞制,恢复使用铜钱。
清朝初年对纸币的发行持慎重态度。顺治八年因军用急需,仿明代的制度发行过钞贯,但仅过十年便停止了发行。清朝在以后的一百多年便没有发行过纸币。
一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财政危机四伏,又加上镇压太平天国,财政更加拮据。为应付这一局面,纸币政策和大钱政策便出笼了。咸丰三年印发“户部官票”,又叫银票、银钞,简称“官票”。几个月后开始发行“大清宝钞”,又叫“钱票”、“钱钞”,简称“宝钞”。面额随便定,甚至到了“十万文”。当初发行时政府就说明这两种官票和宝钞是不兑现的纸币。因此官票在发行六个月后,宝钞在发行十几天后在北京就不能流通了。钞值一天几跌,民怨沸腾,政府虽然也曾多方挽救,但是已经无力回天,两种纸钞已变成了废纸。
此种情况一直到了同治年间才暂告一段落。但是到了光绪、宣统年间又开始发行钞票,计有“户部银行钞票”、“大清银行钞票”、“中国银行兑换券”、“交通银行兑换券”,以及各省的银行和官银钱局发行的钞票、银票、兑换券,还有私人的票号、钱庄、典当行、商号、在华外国银行发行的各种票据和兑换券及钞票等。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先后发行了“法币”“金元”“银元”等多种纸币。另外在中国当时的混乱状态下各省的地方银行也大量发行地方币、代用券(货币),日本在中国发行过“军用票”,俄国也在中国发行过各种货币。民国时期国家银行的货币政策搞得一团糟,物价飞涨,民不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