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地方发展涵养“气血”

2018-09-07郭羽

当代党员 2018年16期
关键词:筋脉着力助力

郭羽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不仅要“骨骼”强,还要“筋脉”活、“气血”足,才能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而作为区域经济中最活跃、生命力最强的“细胞”,重庆民营经济也由此被赋予了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必须发挥大作用、作出大贡献,为区域经济疏通“筋脉”、涵养“气血”,为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助力。

那么,究竟要如何才能让“细胞”帮助地方涵养“气血”呢?

首先要让“细胞”更强大。

在新时代的蓝天下,重庆民营经济早已从“微不足道”发展到占据地方经济“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更是占到全市市场主体96.8%,比例已然不小。然而,在纵向上看到进步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重庆民营经济在横向上的差距——不管是体量还是发展质量,较之东部发达地区甚至周边兄弟省份,重庆民营经济都还存在不少“短板”。因此,要为地方发展涵养“气血”,民营经济自己必须首先足够强大。要继续做大总量规模,同时着力做强做精个体质量,从而提升整个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以自身能力之增长,蓄积涵养地方发展之“气血”。

其次要为“细胞”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地方发展“气血”是否充足,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民营经济这些“细胞”是不是活力充沛。而保证“细胞”活力充沛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其生存环境是否优越。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作为扶植民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基础性工作,著力提升涉企服务效能、着力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着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着力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以此营造让“细胞”健康成长的优越生态环境。

同时还要激发“细胞”助推地方发展的正向能量。

在这里仅以重庆小微企业为例举一组数据——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新设立中小微企业6.43万户,目前全市中小微企业累计达到76.1万户,新增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28.8万人,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近7成,累计达790万人,中小微企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进一步发挥主体作用——在这些中小企业中,民营经济占了绝大多数。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对于地方发展愈发明显的推动作用,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愈发旺盛的活力,是“疏通筋脉”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培育民营经济的同时,也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战略方向,着力引导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其间,让民营经济在和地方共同发展的同时,最大化地激发出其“反哺”地方改革发展和社会民生的助力。

如此这般,相信民营经济这些“细胞”定能释放出无穷活力,成为为地方改革发展涵养“气血”的强大助力。

猜你喜欢

筋脉着力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知足常乐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坚持“三个从严” 落实“三个着力”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
我的神奇药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