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变重庆

2018-09-07薛峰

当代党员 2018年16期
关键词:博会重庆智能化

薛峰

“我们正站在变革的边缘,而这次变革将和人类的出现一般意义重大。”

对于正在席卷全球的智能化浪潮,著名数学家弗诺·文奇的这句名言,无疑提供了最生动的注解。

智能化——这道“和人类的出现一般意义重大”的文明之光,指引了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也照亮了明天更加美好生活的模样。

今年,这道堪与骄阳争辉的光芒,在山城重庆赫然闪耀——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将在重庆隆重举办……

上篇·盛会之“智”

本届智博会的主题是“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盛会期间,全球互联网业界的风云人物将云集山城——美国高通公司全球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思科全球副总裁约瑟夫·布雷德利、甲骨文公司全球副总裁尼尔·门德尔松、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马云、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CEO马化腾……看一下准备出席的嘉宾名单,想必你就能体会到这次盛会的分量。

这样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为何选择在重庆召开?

对重庆而言,这场盛会又意味着什么?

圆梦:全团建议和“闪电”批复

2018年2月,一个特殊的视察团,接连造访了重庆本土一些颇具特色的大数据企业。

说视察团“特殊”,是因为它背负着一项特殊使命: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一部分在渝人大代表,围绕全市改革发展和大数据应用与发展相关情况,对具有代表性的本土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企业进行集中视察。

这次视察的结果,将成为重庆代表团在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全团建议的重要参考。

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中科云丛公司、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造访了一批本土大数据典型企业后,代表们心里有了谱。

一个月后,北京,全国两会隆重召开。

会上,重庆代表团提出了全团建议:《关于支持重庆建设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和应用示范基地的建议》。

3月3日,在重庆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市长唐良智就建议作了说明。

其间,唐良智介绍,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科协、中科院等国家部委和单位与重庆市政府共同举办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请商务部、文化部加快智博会审批流程和沟通协调工作。

举办智博会——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大宏愿,就此展现在公众面前。

令人惊喜的是,全团建议提出仅两个多月,党中央、国务院就正式批复,同意重庆举办首届智博会。

喜讯传来,在渝人大代表无不欢欣鼓舞。

“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发展的高度重视,国家各个部委、单位对重庆发展的倾力支持。”全国人大代表、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

“速度快,效率高!”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明跃这样形容。

…………

作为一座西部内陆城市,竟能争取到如此“高大上”的展会举办权——重庆,为什么“能”?

溯源:繁花何以落巴山?

举办智博会的愿望,源自重庆对自身发展定位的战略考量。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要求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又要求重慶“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为重庆改革发展照亮了前进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立足“两点”,建设“两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过程中,重庆对自身优势与短板进行了审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提出并启动了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大力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的战略行动。

其间,“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就居于“八项行动计划”之列。

在这样的战略布局下,重庆,也渐渐积累起拥抱智能化浪潮的基础和优势。

2018年6月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

在50多家中外媒体、70余名记者面前,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任唐良智,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周长奎,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邓麦村,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宋军,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殿勋一起亮相。

会上,有记者提问,重庆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基础条件怎么样?

对此,唐良智将重庆在大数据智能化发展方面的基础和优势概括为“三个支撑”——

一是产业支撑。重庆现有智能产业企业3000多家,去年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5400多亿元。

二是平台支撑。拥有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省市等重要平台。

三是设施支撑。重庆已建成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正着力打造5G规模化商用试点城市。

明确了“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战略导向,又有“三个支撑”可为依托——重庆举办首届智博会,已然在情理之中。

愿景:产业高地+人才洼地

6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围绕智博会还释放出一系列利好消息。

这些利好消息可以概括为“一软一硬”。

先说“硬”——即进一步做大做精做细智能产业,夯实重庆智能化发展硬件。

比如,关于智博会的意义,科学技术部党组成员周长奎这样支招:目前各地区正积极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链,集聚高端要素、高端企业、高端人才,着力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此次重庆牵头举办智博会,正是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在西部地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再比如,就重庆下一步如何做好智能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就提出了一个“诱人”目标:工信部将积极支持重庆发挥自身优势,务实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重庆培育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高地和产业应用发展基地。

再说“软”——即广纳智能产业贤才,以凝聚人才“第一资源”激活重庆智能化发展强大动力。

就在智博会新闻发布会召开5天前,中国工程院与重庆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将聚焦智能化领域,在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带领创新团队进行战略研究、重大重点工程建造,帮助重庆发掘培养人才,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说。

无独有偶,今年4月,中国科学院也与重庆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中科院大学重庆学院。

据中国科学院秘书长邓麦村介绍,以智博会为契机,中国科学院还将和重庆展开三个方面的合作——

一是帮助重庆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一同申请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或重大科研项目,将主要聚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和需求。

二是进一步加强院士合作,推动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鼓励全国各地研究机构到重庆去,通过多种形式支持重庆发展,与重庆开展全方位、多途径合作。

三是继续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建设。

以智博会为契机,重庆助推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软硬件基础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未来改革发展也将更具“智慧”。

下篇·发展之“智”

凭借智能驾驶技术一路畅行到北京的“重庆造”无人驾驶汽车;通过大数据面部识别技术,在茫茫人海之中比对并抓获通缉犯的“天眼”;通过大数据平台和定向推送,对市政问题进行及时分理、解决和测评的“智能城管”……不管你有没有察觉,在智博会举办前后,智能化浪潮已经席卷了你所生活的城市。

在智博会举办前,一系列潜移默化却又波澜壮阔的智能化浪潮,已经在山城激荡奔涌。

在智博会胜利举办之后,一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更加深刻的变革,也将在进一步提升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同时,不断改变你和我的生活。

产业“智”变——“提旧立新”助推产业体系稳健升级

北碚区嘉德大道9号,耸立着一片白墙蓝顶的标准化厂房。

力帆汽車三工厂就坐落于此。

仅仅从外观上,很难看出这座工厂的“奥妙”。

而当你走进生产车间,一个迥异于传统汽车生产场景的“科幻世界”就会挤进视线——诺大的焊接车间里,几乎见不到一个工人。齐整排列的焊接机器人挥动着机械臂,在汽车轿厢两侧喷射出天蓝色的火焰,将车身各个构件严丝合缝地焊接在一起。

据悉,在这个实现了焊接及搬运全自动化的智能化车间里,一台机器人就能顶3名工人,人员节省76.4%,产品合格率从80%提高至90%。

不仅仅是力帆——从北京现代重庆工厂到京东方,从重庆红江船用柴油机核心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到重庆金康新能源SUV总装数字化车间……这样的智能工厂,正在重庆竞相涌现。

党的十九大以来,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从两条战线积极推动自身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一是“转中出新”——即以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对汽车、摩托车、机械仪表等传统制造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挖掘产业拓展潜力。

二是“无中生有”——即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的生力军。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作为大数据智能化“生力军”的全市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其增加值增长了18.3%,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7.5%、7.1%、83.4%和531.8%。同时,200余家企业启动了智能化改造。

服务“智”变——“指尖上的公共服务”让“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

以前,到税务部门咨询涉税问题,常常让企业主感到“头疼”——不同的咨询内容需要找不同的业务科室来解答;如果“一人多问”,就得在各个科室之间来回跑;碰到相关科室负责人不在,就得等……

如今,到江北区税务部门咨询涉税问题,这些“堵点”都消失了。

在“智能江北”建设启动后,江北区税务部门推出了税务微信智能客服系统。这个系统依托全方面涉税信息知识库,又凭借大数据、智能交互机器人等智能技术,对纳税人咨询的问题实现即时解答、权威恢复,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模态的综合智能税务服务平台。

运行仅194天,重庆江北税务微信智能客服系统就交出了一份高分“成绩单”:工作日日均咨询纳税人103人次,咨询问题212个;节假日日均咨询纳税人38人次,咨询问题83个,涉及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流程等多个类别。

而“智能江北”的雄心,并不仅此而已。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区政务业务将全面开展大数据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应用,基本建成社会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各领域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务民生和服务市场经济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智能化。

纵观全市,这样的“雄心”比比皆是——不管是实现了即时问题上传和受理的“智能城管”,还是凭借智能感知系统对市政管网即时排堵的“机器人疏浚工”,亦或是对群众诉求进行即时分类、受理和办理过程全追溯的“智能社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一道道优化公共服务和政务办理的“智能”之桥,正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延伸,在持续降低群众办事成本、持续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不断拉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建设“智”变——“智慧工程”让城市硬件基础更坚实

2018年6月,城开高速施工现场的一处隧道内,出现了一名披挂“全金属外壳”的“修路工”。

和其他工人不同,这位“修路工”只有一个全金属躯干和一条安装液压万向节的机械臂。

没错,它是一台专门进行隧道掌子面作业的智能长臂机械。

有它助阵,工人们不必再冒着危险爬上隧道内壁进行作业,且工作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

同一时间,位于两江新区长江岸边的果园港,也传出了一个有“智慧”的喜讯。

据悉,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已经启动对智能港口的打造,目前正在推进对果园港集装箱码头和堆场的智能化改造,计划到2019年在果园港建成长江上游首个自动化码头,实现相关操作的远程化、自动化、无人化。

…………

像这样的消息,如今在重庆已不算新鲜。

智能化浪潮,正在向这座城市基础建设的“新疆域”拓展。

在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城市基础硬件建设的同时,重庆也很注重提升基础建设“软件”的智能化水平。

2017年底,重庆市科委与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签署协议,将围绕共建智能化高端研发平台展开多项合作。

作为在“重庆市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合作专项行动”中首个与重庆开展全面创新合作的世界顶级高校,鲁汶大学此次送给重庆的“见面礼”,就是“鲁汶-重庆智慧与可持续基础设施国际中心”建设项目。

据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由鲁汶大学智慧与可持续基础设施及建筑工业零浪费研究所、鲁汶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和我市共建,将瞄准当前和未来我市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需求及挑战,依托鲁汶大学在智慧与可持续基础设施领域的全球领先技术与产业化优势开展联合攻关。

随着这样的“红线”越牵越密,重庆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逐步具备解决城市建设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市政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的能力。

如此“软硬兼施”之下,重庆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的能力,就这样逐渐丰满。

民生“智”变——线上“智慧+”服务惠及线下千万家

2018年7月,6岁的李小浩喜迁新居。

这个位于沙坪坝区西永微电园的新家,最吸引小男孩注意的,就是那台崭新的电视。

轻点遥控器,键入“主页面”,电视机荧幕上就会浮出一行巨大的英文:“smart home(智慧之家)”。

主页面上,云集了“优酷”“爱奇艺”“腾讯”等大型网络视频平台——小男孩轻点遥控器,就能进入想要的网站,依托“电视云”检索感兴趣的动画片。

面对如此海量的资源,如果父母不阻止,小男孩可以窝在沙发里看上一整天。

“智能电视”能做的,并不仅仅是提供巨量的观看资源。

2018年6月1日,重庆广电集团和腾讯缔结合作框架协议,携手共同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广电网络产品服务的深度融合,加快政务、市政、交通、旅游、能源、农业、教育、健康、卫生等智慧生活、行业、城市的应用建设。

“这次合作,是腾讯公司首次与有线电视行业牵手,致力推动广电行业实现从‘互联网+向‘智能+的转型,共同参与和服务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我们将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内容制播、城市服务、支付缴费等云服务平台,给公众带来新闻资讯、原创节目。”广电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重庆有线董事长牟丰京说。

和“智能电视”一样,在重庆全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一大批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黑科技”投入应用,一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里的情节,正在不断地进入寻常人家的生活。

对此,曾有人这样规划过“重庆智慧生活24小时”——

上午,出門上班前,按下“智能家居”控制键,家里的防盗防火系统自动开启。

下楼,通过租车APP召唤共享汽车,接自己上班。

中午,利用外卖APP根据自己喜好推送的信息点餐,或者到无人便利店“刷脸”买一份午饭。

下班,通过租车APP召唤共享汽车,到商圈和朋友聚会。

傍晚,和朋友们吃一顿火锅或者江湖菜——当然,饭费可以继续“刷脸”。

其间,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APP,看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认真做作业。

夜里,还没玩尽兴,于是拉上朋友到电影院看大片——不知道近期有哪些电影上映?在线电影院APP就能看到最新影讯,还可以选号、买零食。

深夜,看完电影回到家。一进门,“智能家居”就会为你点亮温暖的灯。

…………

没错,在已经到来的现在和并不遥远的将来,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从蓝图变成现实的过程中,这样的“智慧生活”,正在向我们飞奔而来。

猜你喜欢

博会重庆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重庆客APP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直企首探进博会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