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不重视的现状
2018-09-07段德坤张国顺
段德坤 张国顺
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学校应将价值引领视作灵魂与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此,教学中应做到:目标设计关照价值观,增“价值引领”之识;知识呈现突出价值观,奠“价值引领”之基;素材选用重视价值观,把“价值引领”之舵;教学方法契合价值观,奏“价值引领”之效。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中国的教育正走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路上。教育方式的转变,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也要有相应的变革,但在现实中,教师却又面临着成绩考核、升学指标等诸多方面的压力,这就导致教师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徘徊,甚至个别教师用素质教育的“新瓶”重新装回了应试教育的“旧酒”。探索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无疑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2)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大多数人在接受了高中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抵抗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虚文化,这种不重视的态度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思想的游离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的不重视,政治思想观念淡化。
二、原因分析
(1)缺乏灵动性。“思想政治课灵动教学”的教育思想是为了化解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面临的基本问题而提出的,其基本内涵可以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学科教育的角度、核心概念的角度来加以理解。这一思想的提出主要是出于对学生的学、尊重学科的个性特征、基于弹性思维及其特点、遵循学习的本质特征和目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几个方面的考量。
(2)缺乏深度。大多数教师还处于教授书本知识的层面,很少能充分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导致了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毫无吸引力。
(3)缺乏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作为一个教育新模式,它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助于构建动态的课堂氛围,进而推动新课程的不断发展。而现在的大多数课堂没有使用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了解,会让学生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学生只是用来考试,并未学到任何有用的知识。
三、加强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1)坚持正面引导,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应该从培养其自我教育的途径入手,而大学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人,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将身边的事物融合到书本知识中去。
(2)深化对大学生的未来教育。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生迷失在了物质世界中,和高中生活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人在大学生活中逐漸被环境改变,很快就失去了学习的方向,对于未来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跟着感觉走”逐渐被许多人当成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基于这种情况,高校要针对大学生可塑性较大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将实现个人价值融入为社会、为人类作贡献中去,引导他们树立竞争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欣赏别人。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教育的功利化会使得学生的思想更偏重于对物质文明的追求,享乐主义、金钱至上主义、个人主义的泛滥都是由于缺乏正确的人文教育。当代大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不断向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2]徐孟军.思想政治课的灵动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