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的中国农人
2018-09-07白锋哲
文/白锋哲
»»专家组在中布农业示范中心项目建设部合影。从左至右依次是刘名镇、邓亮斌、赵珂、刘雪、杨华德、罗时德、陈梦姣、胡双全、张剑
“如果比难更难,比苦更苦,干脆我们就笑笑,把它当作比好更好。”在特雷西·基德尔的纪实文学《生命如歌》中,布隆迪青年德奥总会忆起爷爷的话。
布隆迪,这个非洲大陆腹地上的不起眼小国,在1∶500公里的地图上,还没有一粒米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它是遥远而陌生的,人们不知道,那里的人喜欢喝香醇的“香蕉啤酒”,不知道它境内风光旖旎的坦噶尼喀湖是仅次于贝加尔湖的世界第二深湖,不知道它气候温润、年平均气温在22到26摄氏度之间,不知道它所经历的深重苦难,以及极度贫困的状况……
而此时,正有7位中国农业专家和2名翻译,工作生活在这个国度,执行为期两年的援布任务。自2009年至今,中国已向布隆迪派出了四期共20余位农业专家和翻译。
通过开展试验示范与技术培训,专家们将中国的发展经验和农业技术传授给当地,帮助布隆迪农业走向自主和可持续发展,帮助布隆迪人民努力摆脱饥饿和贫困,以实际行动续写着中布合作的友谊新篇章。
立足吃饭问题——中国杂交水稻创出非洲高产纪录有望改变布隆迪缺粮现状
位于非洲大裂谷边上,被卢旺达、坦桑尼亚和刚果包围着,这个国土面积只有2.7万平方公里、仅为瑞士2/3大的国家,多山滨湖,景色秀美,气候宜人,曾被比利时殖民者比作非洲的瑞士。
然而,它的另一面却是迥异于瑞士的极度贫穷与落后。尽管有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粮食至今仍不能自给,缺口达30%,几乎7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一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上最贫困的十个国家之一。
这种强烈的反差,水稻专家兼援布专家组组长杨华德早已熟知。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来自四川省威远县农林局的他,受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选派,参加了第三期援布项目并担任组长。那两年间,立足于吃饭这件头等大事,在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的领导下,在中国驻布隆迪大使馆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他主持开展了中国杂交水稻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一举创造了非洲水稻高产纪录,比当地产量增加近三倍,使布隆迪各方看到了水稻增产的巨大潜力,饱受各方赞誉,也坚定了布方依靠水稻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信心。
今年3月14日,杨华德再次参加第四期项目,带领专家组抵布后,布隆迪各方更是寄予厚望。布隆迪总统指示,要更好地学习中国杂交水稻等先进适用技术和农业发展经验;布隆迪环境与农牧业部部长表示,布隆迪已将水稻产业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项目,推广杂交水稻是其重要内容,希望加大示范培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布隆迪议会第二副议长认为,农业专家组在杂交水稻上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中布合作成果的样板,对农业合作尤其是粮食安全领域合作充满期待。
“2018年3月29日是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中国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川香506’在布隆迪正式通过审定,获得国家颁证。”杨华德说,2017年11月15日,通过了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评审,第四期专家抵布后,完成了最后申请资料等程序,“该品种的审定创造了农业援非的历史,一定会有力推进杂交水稻发展,解决布隆迪缺粮问题。”
在布班扎省基航加社区林甲村,专家组正在实施675亩的杂交水稻可持续示范种植。目前先期播种的60亩水稻已进入抽穗期,9月份就将收获。“根据前期长势预测,本期保守估计在750公斤/亩以上,有望再创高产。”杨华德介绍,“第三期重在技术探索,这期重在形成让农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项目带动整村农民脱贫。”
项目方案的设计是:由专家组为参与农户提供杂交水稻种子、肥料、农药、技术规范和主要技术培训指导;布隆迪环境与农牧业部提供灌溉用水和政策技术等支持;农户执行专家组技术要求,收获后以黄谷形式按当时市场中价返回专家组提供的种子、化肥、农药费用,其余收益全部归参与农户。返回费用作为杂交水稻种植投入基金,确保以后各季种植的农资投入,项目两年结束后,此基金交由参试农户选出的代表机构(个人)管理,继续从事杂交水稻种植。
“农户们非常积极,都希望参与到项目中来。”对于农户未来收益,杨华德信心满满,“示范片的其余600多亩地已经整理完,很快就要开始种植。看吧,130多户参与农户两年三季种植完成后,平均每户预计能有5000美元收益,每户都能盖起砖房来。”
着眼现实需求——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果蔬畜牧等多领域全面开展试验示范
在林甲村水稻示范区试验地里,西红柿、茄子等挂满枝头,色泽亮丽、外形饱满,示范农户满心喜悦忙于采收。果蔬专家邓亮斌实施的菜稻轮作示范项目进入全面采收旺季。
“菜稻轮作可以充分利用光热土资源,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既可减轻病害发生,改善土壤理化,提高地力和肥效,又可实现菜稻双高产双优质。”邓亮斌说,“试验示范的成功,激发了当地农户的热情,他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种植期间几乎每天有当地农户到示范地参观、咨询,寻求提供中国的蔬菜品种和技术支持。”
得益于连续派遣的优势,第四期专家组抵布后很快安顿下来,积极投身到工作中间。水稻、土肥、果蔬、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农机专业专家先后启动了试验、示范、技术指导、入户调查解决问题的工作,充分展现了中国专家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不凡的执行力。
同样是第二次参加援布项目的土肥专家罗时德,上期与水稻专家密切协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体会到,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实际和现实需求,制定试验示范内容和方案,相当重要。“布隆迪与中国的光热土等条件都不同,基础建设、生产投入、技术水平也都不一样,不能照搬国内的方法,工作中必须找准切入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取得实效。”
“纯粹为了试验而试验、为了示范而示范,不考虑最终效果和效益,是没有意义的。”正是在这样的共识下,专家组将试验示范集中在各专业发展中急需解决、又可能得以解决的关键技术课题上,精心确定项目,为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畜牧专家赵珂根据布方环境与农牧业部部长建议,重点提高养鸡场的生产管理水平。为起到好的示范效果,他整天待在养鸡场里,从育雏期的光照、温度、饲养、防疫等各环节进行示范指导。“布隆迪种蛋孵化率低,只有35%左右,养鸡场都不愿从事孵化工作,但孵化又对养鸡业至关重要。”通过开展孵化试验分析,赵珂找出了问题的症结主要是温度、湿度、管理、种蛋等几方面问题后,便逐项进行解决。“孵化成功后,我打算饲养青年蛋鸡,向农户提供蛋鸡,给农民们真正带来福利。”
水产专家刘名镇根据援布渔业项目要求、当地气候特点和养鱼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养鱼试验示范。8月14日,项目举行鱼种放养仪式,五星红旗插到了池塘埂上,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和布隆迪国歌回荡在池塘上空。布执政党军委副主席和中国驻布大使馆大使现场剪彩。试验成功后,将通过广泛培训提高布隆迪渔(农)民科学养鱼技术水平,为解决布隆迪人民吃鱼难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杨华德表示,“总之,我们各个专家都将各尽所长,集中优势形成发展合力,从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的成功试验重点发力,共同推进技术成果在布应用,使项目更多更好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同时积极探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经验。”
重在民心相通——加强对当地人才的培训培养对布人民真诚相待
在第三期项目时,1989年出生的大学毕业生耐克基在杨华德的指导下,种植杂交水稻,建了砖房,娶了新娘。“他已经成了励志创业的典型,并被执政党中央选派为本省的唯一代表,马上要在9月份到中国培训。”杨华德兴奋地说。
“培养出更多的耐克基是我们专家组的一致愿望。”罗时德谈到,布隆迪农业技术水平低,与农技人员少且实践能力较差密切相关。因此,培育更多农技人员,使其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是援布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都是在调查研究和试验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只有这样,培训才能切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
身在异国,专家们的工作生活简单而充实。
他们统一开火做饭,节省了不少时间。每天早上7点钟,他们就会出门下乡、去示范点,“首都布琼布拉的基础设施也很差,道路坑坑洼洼,坐在车里有时能有坐船的感觉。虽然布隆迪目前属于战乱国家,街上不时会有荷枪巡逻的各类警察,但总体是安全的。布隆迪对中国人非常友好,不管是高层还是老百姓,不管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他们都很感谢中国。”
有的专家说,“在布隆迪随处可以感受到中国元素,从中国援建项目到当地人的衣食住行,都打上了重重的中国烙印。当地人分不清‘China’和‘Chinese’,感觉在他们心目中,每个中国人都代表中国。与非洲人聊天时,他们会觉得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中国人聪明勤劳,无私帮助他们,对中国人很尊重,他们都很向往中国。这些让我们这些海外游子真实感受到,祖国强大对于个人尊严是多么重要。布隆迪只有不到400个华人,大家都很团结友爱,有困难互相帮助,过节时会一起聚会,感受着祖国的温暖。”
在《生命如歌》的结尾,作为布隆迪人,德奥在经历了从1994年那场种族大屠杀中逃亡、挣扎着生存、在美国读完医学专业之后,毅然回到支离破碎的祖国建立乡村诊所,希冀用双手改变自己的家乡。而来自中国的农业专家们,带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仰,在“真实亲诚”理念指引下,全身心投入援布农业工作,同样以切实的行动,努力让这个饱经磨难的国家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