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奶业的影响

2018-09-07王玉庭杜欣蔚王兴文

中国乳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美国进口乳清乳粉

文/王玉庭 杜欣蔚 王兴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2018年7月6日12:01开始,中国对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正式实施。此次征税的清单包括了鲜奶、奶粉、炼乳、酸奶、奶油、乳清、奶酪等乳制品,以及大豆、苜蓿等饲草料,加征额度高达25%,但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在加征关税清单之列(表1)。加征关税对我国奶业会有何影响?

表1 加征关税的乳制品和饲草料清单

1 我国从美国进口乳制品和苜蓿情况

美国是我国第二大乳制品进口来源国

图1 2017年我国乳制品进口来源国

图2 2017年我国乳清进口来源国

表2 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乳制品情况

美国是我国第二大乳制品进口来源国(图1)。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乳制品33.9 万吨,占乳制品进口总量的13.7%;进口额4.43 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0%。其中进口乳清粉29.05 万吨,占乳清粉进口总量的54.9%;进口奶酪1.29 万吨,占奶酪进口总量的11.9%;进口原料奶粉3.38 万吨,占原料奶粉进口总量的1.4%;其它品类乳制品进口量均较小,酸奶、婴幼儿配方乳粉、炼乳、奶油、鲜奶分别进口0.06、0.10、0.004、0.006、0.01 万吨,分别占进口总量的1.75%、0.34%、0.16%、0.07%、0.01%(表2)。

55%进口乳清来自美国

乳清是生产奶酪的附属产品,我国居民尚未形成奶酪消费习惯,因此国产奶酪和乳清产量都很低,特别是乳清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我国从美国进口量最大的乳制品是乳清。2017年我国共进口乳清52.96 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29.05 万吨,占54.9%;从法国进口6.16 万吨,占11.6%;从荷兰进口4.08 万吨,占7.7%;从波兰进口3.07 万吨,占5.8%;从爱尔兰、德国等其它国家进口10.60 万吨,占20.0%(图2)。

93%进口苜蓿来自美国

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物质,是饲养奶牛的优质粗饲料。2008~2017年,我国苜蓿进口量从2.0万吨增至139.8 万吨,增长了68.5 倍。美国是我国苜蓿主要进口来源国,2017年从美国进口苜蓿130.7 万吨,占进口总量的93.5%(表3)。

表3 2017年我国苜蓿进口来源情况

2 分析与点评

80%美国乳清是饲料用途,加征关税对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影响有限

对美乳制品加征关税后,美国乳制品在中国市场将丧失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清的进口。我国进口乳清主要有两项用途,一是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乳清含量约占50%;二是饲料用途。我国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进口乳清主要来自欧洲,而80%的美国进口乳清是饲料用途,少部分用于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增加关税可能会增加使用美国乳清的婴幼儿乳粉企业成本,但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影响总体有限。乳清本来就是国际乳制品贸易的大宗产品,进口来源地可替代性强,预计东欧和南美可部分替代美国低端乳清,法国、荷兰、德国等西欧国家可部分替代美国高端乳清。

长期以来,美国乳清出口目的地较为稳定,美国海关统计,2017年美国出口乳清54.1 万吨,出口额7.2亿美元。其中,出口我国的乳清占出口总量的45.5%,出口墨西哥、加拿大、菲律宾和日本的乳清数量占比分别为10.6%、7.0%、6.0%和4.3%。如果我国对美国乳制品加征关税,势必会导致美国乳清出口受阻。全球奶业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低谷期,2017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复苏周期,在奶业大国中,美国奶业复苏相对较快,但依旧艰难,美国乳制品出口如果受阻,将一定程度上延缓美国奶业复苏。

对苜蓿和大豆加征关税,将导致公斤奶成本上升6%左右

美国苜蓿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可靠、供给稳定,且运输成本低(美国西海岸到我国港口,苜蓿运费约20 美元/吨),深受国内牧场青睐。美国苜蓿95%用于国内使用,仅有5%用于出口,因此对美国苜蓿加征关税,对美国苜蓿产业影响总体有限,但对我国奶业和苜蓿产业影响较大。

据调研,我国奶牛养殖成本构成中,苜蓿成本约占饲料总成本的13%,占公斤奶总成本的8%~9%;豆粕成本约占饲料总成本的20%,约占公斤奶总成本的12%。对美国苜蓿和大豆加征25%关税后,将推动苜蓿价格上涨30%,豆粕价格上涨20%,导致全国公斤奶成本增加6%左右。

国内苜蓿产业或迎下一个“黄金十年”

2017年,国内优质苜蓿产量250 万吨,进口苜蓿139.8 万吨,国内优质苜蓿自给率达64%左右。2018年6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提出,2020年国内优质苜蓿自给率目标为80%。过去十年,我国苜蓿产业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优质苜蓿产量从2008年的15 万吨左右增至2017年的250 万吨,这也是我国敢对美国苜蓿加征关税的底气所在。

过去十年是国内苜蓿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这是因为两个机遇叠加:一是奶牛养殖快速规模化,二是2012年原农业部出台“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国家对3 000 亩以上连片苜蓿每亩补贴600 元。如果从美国进口苜蓿受阻,有可能成为国内苜蓿产业的第三个机遇。但是,我国苜蓿产业发展还有一大症结——运输成本太高,如果趁此将苜蓿纳入“绿色通道”,取消过路费,降低苜蓿流通成本,那么这将成为苜蓿草产业第四个机遇。四个机遇叠加,就有可能造就苜蓿产业发展下一个“黄金十年”。

短期而言,对美国苜蓿加征关税将抬高国内市场苜蓿价格,但是长期看,只有国内优质苜蓿获得长足发展,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奶牛养殖的饲草料成本。

猜你喜欢

美国进口乳清乳粉
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分析及在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叶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乳清蛋白的特性及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新疆伊犁马乳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充氮包装对乳粉贮存过程中水分、水分活度及益生菌活菌数变化的影响
国际运动营养品
“美国进口蜗牛”
『美国进口蜗牛』
乳清蛋白的营养作用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乳粉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