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棉包回潮率检测技术初探
2018-09-07贾冬吴志勇谢代梁徐志鹏
文/贾冬 吴志勇 谢代梁 徐志鹏
1 棉花回潮率检测技术概述
棉花回潮率是指棉花中所含的水分与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比,回潮率过高不仅会增加棉花重量,而且会使棉花的性能指标发生变化。因此在棉花的生产和流通中,回潮率检验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1-2]。
棉花回潮率的检测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通过烘干等方法获得干燥的棉花样品,并称量干燥前后的重量计算得到回潮率,检测准确度高,但检测过程费时,需要天平、烘箱等试验设备,只适宜于实验室使用,不能满足棉花收购现场的使用要求[3];间接法是通过检测与水分有关的物理量(例如电导率、介电常数等),间接地测定水分含量,一般速度较快,操作便利,典型的棉花水分间接测量方式有微波法、红外线法、CCD(黑白摄像)法、电容法和电阻法等[4-6]。
在国外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是日本棉花水分测试仪,采用高周波原理研制而成,具有测量水分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等特点,可在现场快速测定被测物水分,但高周波的强穿透性使仪器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韩国开发出了K-331K型便携式棉花水分测定仪,它采用高频率原理制成,但其售价昂贵,制约了在国内的推广普及。1998年由美国轧棉实验室研制的一种新型电阻式水分测试仪,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而且成本不高[7]。
我国从1901年就开始棉花回潮率的检验与监督工作。但我国棉检仪器的研制比较迟,解放前只有几种比较简单的测定棉花水分杂质等指标的烘箱、显微镜、天平等,而且大部分都依赖进口。1951年就研制成功了快速的棉花水分电测仪,传统的“手估目测法”逐渐被电测器法取代。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型传感器及元器件不断涌现,仪器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近年来又研制出一批新型的棉花水分测量仪,包括Y412A、Y412B等型号,以及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的新型微机原棉水分测定仪BD-M6等型号,在检测精度和速度上都有较大的提高[8-9]。
2 棉包回潮率自动检测装置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棉花收购、交接检验部门广泛使用手动式电阻型棉花水分测量仪器,该仪器主要由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变换、含水测量、温差测量四部分电路组成,它的原理是测定棉纤维的电阻大小,间接地测定原棉的含水率:原棉含水率高时,其电阻值低,电流大;相反原棉含水率低时,其电阻值高,电流小。影响棉纤维的导电性能的主要因素除了含水率,还有温度、密度和外加电压等,为了消除温度、密度和外加电压等因素对测量含水率的影响,必须将棉纤维的密度和外加电压固定,并附加温度补偿电路。
电阻法回潮率测定仪通常由两个探测器和主机构成(图1所示),在检测时由检定人员将两个探测器分别插入棉包,然后通过搭扣连接两个探测器开始测试,测试结果通过主机以数字显示以及语音播报等形式给出。其优点是测试精度高,速度快,采用电池供电,具有较好的便携性。
图1 MBS-Z棉包回潮率测定仪
依据规定,棉花入库时现场检验人员需要按批随机选取10%(19包)的棉包测试回潮率。在棉花集中入库的季节,检验人员每天需要测试80甚至上百批棉包,此外现场棉包摆放通常为3层6包一个单元,检测第一层与第二层时需要弯腰操作。通过多个棉花仓库走访以及与检定人员交流得知,目前的人工检测方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探测器插入过程阻力大,而棉花仓库现场温度在冬天可低至-30℃以下,检定人员劳动强度过高,很难适应长时间连续检定;(2)探测器两次插入过程位置差异大,有较强的随机性,偏差可达5cm甚至更高,导致检测数据可信度下降;(3)插入过程探测器方向无法精确控制,探针方向偏离时插入阻力会显著增大,且容易导致探针断裂;(4)检测数据需要人为逐个记录,不能与棉包信息化系统有机结合,既增加了人力成本,也容易导致数据记录、输入过程的偏差。
针对人工检测方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棉包回潮率自动检测装置,以电阻法回潮率测定仪为基础,针对新疆地区复杂的室外工况以及棉花仓库现场供电不便等情况,设计能适应低温工况的电池供电伺服运动系统,整合数据处理单元,实现检测位置与插入深度的精确定位,极大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3 棉包回潮率自动检测装置初步方案
自动检测装置总体构成如图2所示,主要由以下几个单元构成:(1)回潮率测定仪,由手动操作版本改造而来;(2)机架与伺服运动机构,包括能实现检测高度调节的升降轴以及控制探测器进出的水平轴;(3)信息处理单元,实现包括条码读取以及检测数据记录、与检测数据库的交互等功能;(4)中心控制单元,负责协调各单元的协同工作;(5)电池供电单元。
图2 自动检测装置总体构成图
伺服运动机构升降轴和水平轴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机械结构如图3所示,在底部配置有万向滚轮,检测时将该装置推至棉包正面,选择棉包检测层数后升降轴将检测位置调整至对应的棉包,然后依次启动两个水平轴的电机将探测器插入棉包,获取检测数据后拔出探测器。一次完整的检测预计可在20s以内完成,检测人员仅需选择按键即可完成全部工作。
图3 自动结构装置外形示意图
表1 伺服运动机构主要参数
4 小结
棉花回潮率现场检测过程存在劳动强度大、检测数据容易产生偏差等缺点,本文提出的棉包回潮率现场自动检测装置,结合了电阻法电测器成熟可靠与伺服运动机构定位准确的优点,利用电池供电,针对低温工况设计,单次检测预计可在30s以内完成。其成功研制对于降低纤检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将有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