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应做标准的“领跑者”

2018-12-05许欢

中国纤检 2018年8期
关键词:领跑者标准化检验

文/本刊记者 许欢

2 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并于2018年1月1日施行。2018年7月,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现状及有关政策、法规解读网络主题研讨会上,原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许建新,从新《标准化法》修订的主要内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争做企业标准“领跑者”三部分,作了详细阐释。

企业标准改为自我声明公开制

许建新在阐释新《标准化法》修订内容时,重点强调这次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企业标准由备案制改成了自我声明公开制。但个别行业除外,比如食品行业按照《食品安全法》仍由政府备案。

许建新表示,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是法定义务,必须要公开。但凡是涉及到专利、工艺配方等商业秘密,则不需要公开;企业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则应公开产品服务功能指标和产品性能指标以及技术要求;同时,国家鼓励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

目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以及地方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都已建立起行业公开服务平台,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站或别的形式公开,但仍鼓励企业在标准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自我声明公开后,企业应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和提供服务,并符合企业公开标准的技术要求。企业自我声明公开可以视为对社会组织的承诺,要讲诚信。产品服务应按照公开标准实施。

此外,新修订《标准化法》的法律责任中,还增加了民事责任。未来无论团体标准还是企业标准,如不讲诚信,就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并由现有法律法规处理。其中主要有两项法律责任:一是合规性责任,主要强调企业所制定的企业标准不能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保证安全底线;二是功能指标,主要强调企业要对产品质量及服务做民事担保。公开标准主要是为,便于社会和消费者了解产品及服务;便于政府和社会监督,并鼓励市场竞争提高标准,实现良性循环。

另外,新修订的《标准化法》的一项新政策,也不能忽视。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意见》。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是研究了国内外领跑者先进经验,广泛听取意见,形成的最新政策。所谓企业标准“领跑者”是指产品或者服务标准的核心指标处于领先水平的企业,其落脚点是企业、标准、产品和服务。

而对于产品或服务标准的核心指标,则不能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安全要求,这说明单是保底线是不够的,还要拉高线,且企业在执行时要有一定实施效果,比如达到一定销量,没有消费者集中投诉等。另外,企业自我声明的目标是,到2020年,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实现全部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标准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比例达到20%以上。也就是说,企业执行标准不能低于强制性标准,不能突破这个底线。

如果说强制性标准,守的是安全底线,政府推荐性标准,则是强制性标准的配套。其实通用的基础标准,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并不是最先进的,真正领先能体现先进水平的标准是团体标准,更体现在企业标准上。这和国外的情况相一致。因为企业标准要反映企业发展和创新,就应高于社会标准。而政府负责的是公共通用技术配套标准。

形成国际竞争力的“领跑者”标准

2016年1月22日,国标委在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探索建立标准领跑者制度”。8月1日,《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提出“推行企业标准主要技术指标领跑者制度试点,形成标准竞争机制”,旨在全面推进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的基础上,以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及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通过制度创新推动质量提档升级,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

许建新表示,国家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是要在消费领域、装备制造领域、仪器设备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及市场竞争力的领跑者标准、产品和服务,使领跑者效益充分显现。

初步规划:一是消费品要发布1000个以上企业标准“领跑者”,且健康安全产品功能用户体验等指标要大幅度提升;二是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要发布500个以上企业标准“领跑者”,且重大装备的安全、节能、环保及可靠性、效率、寿命等指标,显著提升;三是服务业要发布200个以上企业标准“领跑者”,且服务的舒适、安全、便捷、用户体验等指标要大幅提升;四是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要明显增强,且领跑者的产品和服务、市场占有率要普遍提升,消费者质量满意度要不断提高。

企业标准“领跑者”主要任务:一是全面实施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标准没公开,便无法体现是企业标准“领跑者”。二是确定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的重点领域。三是建立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机制。四是发布企业标准排行榜。五是形成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六是建立企业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但需要强调的是,拿到企业标准“领跑者”的企业,并非是终身制,它和比赛一样,你追我赶,鼓励不断创新。

企业标准“领跑者”是企业标准管理制度改革的升级版,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公开是基础,评价机构则根据公开的标准,对核心指标进行评价,形成排行榜,并把排在前列的企业,确定为领跑者。但也需要科学的评价方式。它是综合指标评价的结果,比如A标准某个指标比B标准强,B标准某个指标比C标准强,但是A标准某个指标可能比C标准要稍差些,所以要看综合评价的结果。

事实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强调的双随机一公开,并不代表监管的平均用力,而是强调,对于产品质量好、信用程度好的企业,要少去监管。但对不讲信用和产品质量比较差的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程度和风险监测情况,要进行重点监测。通过这项制度的实施,培育发展标准化服务业,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和监测标准化信息服务,还有对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评价。再有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这也是普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以标准改革为契机检测业迎来重大改革

许建新在标准政策讲解时,从新《标准化法》的修订重点,逐渐延伸到检验检测行业及仪器制造行业在现阶段的改革和推进。在他看来,标准是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成果,也是实践检验的总结,是产品质量提升的基础和关键。要以实施新《标准化法》为契机,鼓励社会团体制定领先市场的产品标准,并开展团体标准认证。第三方检验检测和认证都属于合格评定范围,没有标准就无所谓合格,要合格就必须有标准。我国的认证范围包括,政府强制性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环保体系等方面的认证。

他强调,团体标准也可以开展认证,所以检验检测行业在认证方面会大有作为。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及仪器行业,既是生产者也是服务提供者,因此在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建设、团体标准认证方面,还可以为其他广大生产企业提供服务。因为不管是产品还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都需要制定新标准和检测方法,以带动仪器的研发创新,更能反映企业新增指标。所以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在今后实施中,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我国现在正大力推进标准化+行动,它涉及到包括工业、农业及工程建设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新《标准化法》的标准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新《标准化法》的实施,第三方检验检测及检测仪器行业,将会迎来新气象。

目前我国检测仪器行业和发达国家差距还比较大,所以要以执行新《标准化法》为契机,通过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的实施来鼓励企业创新,缩小差距,甚至要超过国外仪器厂商的生产水平。同时,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也正面临着重大改革,国家正在积极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和认证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对于国家强制性认证,比如3C认证,也做了重大改革。由于标准化和检测认证行业都在改革,今后,国家强制性认证的范围肯定会越来越小,检测认证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会是,让企业自主选择符合资质认定条件的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

检测认证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然明确。作为高新技术服务业,要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更要放宽市场准入。国家认监委也于近日发布了我国检验检测的行业现状,就目前来看,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也比较散乱。在标准化改革过程中,会带来更多利好消息,促进检验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展。

猜你喜欢

领跑者标准化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标准化简述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领跑者 去乘风破浪永不止步
Running Your Race in an Ever Changing Place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蛮拼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