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丝绸之路沿线历史文化

2018-09-06封晓莉周文静于美玲冯淑红

新丝路(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考察学习调研

封晓莉 周文静 于美玲 冯淑红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符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与共赢;一带一路沿线既是丝绸之路的受益者,也是丝绸之路的贡献者;“实地考察、调研”在研究性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技术学院广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关键词:青海西宁;丝路沿线;学习;考察;调研;建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开启了暑期学习、考察、调研之旅。

活动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程中又一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事件。我院思政教研组日前响应号召,积极探索提高和改进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必将给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带来巨大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相对偏远的西部地区会有哪些相应变化?作为思政教师,通过西部之行的实践考察,了解国情,加深感受体验,丰富经验阅历,洞察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堅定政治信念,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提升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

活动目的: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迎接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高我校思政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同时深化对“一带一路”重大政策的认识,并深入丝绸之路部分地区,以参观考察、社会调研等方式,感受丝路风情、了解社情民意,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7年7月28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前往西宁参加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专题研讨会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以及考察与调研活动。

一、学习

两位主讲都是圈内牛人

第一位主讲——崔建霞,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负责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党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精彩一课”获得者,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位主讲——马进,甘肃政法学院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持省级精品课程三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四项。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终身享受者,中宣部、教育部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影响力人物等。

能亲耳聆听两位教授的教学研究感悟,亲眼目睹两位教授的授课风采,不论教育、教学还是科研,真是受益良多。

二、参观与访问

1.了解西宁总体概况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第一大城市,亦是整个青藏高原最大的城市。是青海省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末西宁市常住人口为231.08万人,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是青藏高原人口唯一超过百万的中心城市,移民人口达100万之多。

青海是中国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全省除汉族外,世居青海的主要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情。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为58.8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5.9%,其中:回族人口36.87万人,占16.3%;藏族人口为12.45万人,占5.5%;土族5.86万人,占2.6%。

走在西宁的街上,看着不同民族身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友好和谐地交流、交谈,提供各自的服务和帮助,感觉其乐融融。

2.走进西宁的寺庙

东关清真大寺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清真寺之一。是西宁市十多万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这里的建筑体现古典建筑和民族风格的建筑特点,雕梁彩檐、金碧辉煌,大殿内宽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穆斯林进行礼拜。殿内和整个大寺处处都显得古朴雅致,庄严肃穆, 富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关清真大寺是伊斯兰经学研究的最高学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3.参观青海省博物馆

为了解青海的历史与文化,加深对青海独特文化的认同与宣传,我们来到了青海省博物馆。

青海省博物馆,是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博物馆于1979年筹建,1986年9月26日正式建馆。

现有藏品1万多件。其中有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石器、骨器、陶器和铜器;汉、唐时的铜印、铜俑、铜镜、碑刻、写经、木俑、铜钟、波斯银币;元代的纸币、石造像;明、清时期的瓷器、书画等。民族文物中有民族文字铜印、民族服饰,明、清王朝给少数民族地方官员的封诰以及佛经、佛像、唐卡、法器等宗教艺术品。革命文物中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果洛时遗留的公文包、铜锅、军帽等。上述藏品以远古时代的彩陶、历代传世的民族文物和宗教艺术品最有特色。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因境内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青海,世居民族有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土族等民族。青海是我国黄河上游古老文明的辉煌代表,自汉代开始,两千余年间中原王朝和民族政权在青海地区相交更替、此消彼长,导致多元文化的融汇发展,遗留下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青海也是藏传佛教主要流传地区之一。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用品和繁杂而神秘的宗教文物,无不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青海民族文化的特色。

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搜集、保存、研究、教育和欣赏是博物馆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今天的博物馆更是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四项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會机构。人们也把现代博物馆的社会价值主要定位于"教育",通过收藏实物资料,成为信息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担负起引导人、教育人和塑造人的重任,使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为更多的公众所接受和共享。 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青海博物馆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展览,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拓宽了知识传播的渠道。,博物馆已成为群众普遍认为的第二课堂。人民享受博物馆带来的文化盛宴,同时也对博物馆寄予厚望:希望运用高科技手段辅助讲解,营造幽雅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建议:创新思路是未来博物馆发展的根基。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开展文物收藏与保管、特别是开展陈列展览和宣教工作更是当务之急。在青海这样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博物馆的发展,应该充分挖掘藏品的文化优势和地域优势;通过不断丰富和深化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发展。

4.青海民族学院实地座谈访问

青海民族学院创建于1949年12月,是青海建立最早的高校和新中国建校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其前身为1949年12月成立的“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1950年以后先后改为“青海省人民公学”、“青海省民族公学”,195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建校58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奋斗,青海民族学院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现设有21个学院、3个直属教学系部,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经教育部批准,自2014年开始,与天津大学以联合培养的方式,招收和培养博士生.现有56个本科专业,有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有13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课程.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教育单位,目前有留学生200人,学校与德国、日本、法国、马来西亚、美国、韩国、苏丹国家的高校有合作与交流。因为正值暑假,我们约到了在校值班的青海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的马福院长,了解了外语学院的基本情况。马院长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他的言谈话语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改革开放的政策、一带一路政策使他一年可以数次地往返于中东地区,通过走出去、引进了的方式和其他国家展开交流与合作,学生的出国比率也是逐年上升。

通过马院长了解到青海民族学院政治学院的情况,政治学院是具有政治学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政治学科为青海省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资源共享建设课程。

我们看到的外语学院在旧校区,陈旧的校舍,校园的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办公环境显得较为拥挤,这将是要改善的地方。

三、调研、访谈,了解沿途的国情、风土人情、民情

一路走来,美景扑面,让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走村进户,民风淳朴,让人喜忧参半,心挂神牵;

了解沿途人民真实的生活,我们的调查涉及方方面面:

久居城市,看惯了高楼林立大都市建筑,在甘肃、在青海,感觉天高地阔,呼吸顺畅。湛蓝的天空、触手可及的云朵、绚黄夺目的油菜花、牛羊成群的大草原、迷人的日出日落,碧波荡漾的青海湖,爱国情感如同井喷,真真切切、实实在在!请跟我来----我们沿着以下的环线开启了我们的调研之旅:兰州 →西宁→塔尔寺→雅丹→黑马河 →茶卡盐湖 →青海湖 →敦煌 →莫高窟 →鸣沙山 → 嘉峪关 →汉长城!

1.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

2.雅丹地貌群落。在距甘肃玉门关西90公里外,有一外观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遇有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人们俗称魔鬼城。其整体象一座中世纪的古城,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墙,有街道,有大楼、有广场、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动,维妙维肖,令世人瞠目。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穷。

3.茶卡盐湖。茶卡,藏语意为盐海之滨,茶卡盐湖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早在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就已开采,迄今有230多年的历史,湖面上现代化大型采盐船游弋作业。湖畔,小火车来往奔驰,盐砣似雪山般矗立,展示着柴木盐湖的迷人风光和博大富有。

茶卡镇地处茶卡盐湖北畔,故有此名。面积10平方千米,位于县境东端,距县府驻地74千米。人口0.1万,以汉族为主,有蒙古、回、土等少数民族。

青海省盐业公司组织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雕刻艺术家,采用盐湖原盐和卤水为原料,经过创新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在茶卡盐湖景区鼎力制作成炎帝制盐、青盐之光、茶马古道、茶卡之歌、马头琴传说、西王母宝瓶6座盐雕艺术群,实现了天然盐晶和雕塑艺术的完美结合,展现了迷人的艺术奇观,在我国形成了"东有沙雕、北有冰雕、西有盐雕"的雕塑艺术布局。

4.青海湖。青藏高原自古就是令人神往的宝地,而青海湖又是青藏高原吸引眼球的一大美景,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5.日月山。日月山日月山位于湟源县的西南部,青海湖的东南部,距离湟源县城40km,距离西宁市中心100km,海拔最高处为4877m。日月山历来是内地赴西藏的咽喉要道,历史上曾是唐朝与吐蕃的分界。唐太宗使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以平息战事,赠宝镜陪伴。到达日月山时,文成公主把宝镜抛了出去,正好落在两座小山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着落日的余晖,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亮,日月山便因此而得名。

6.倒淌河。倒淌河从日月山继续前行40km就到了倒淌河镇,倒淌河是一条发源于日月山、依靠雪融水和雨水的季节河,自古以来都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说法,而倒淌河却是一条“众河皆东流,惟独我西淌”的河。秋季是倒淌河地区的雨季,日月山上空的一场大雨,会让倒淌河变成一道骤然暴发的山洪。夏季的倒淌河没有了宽阔的河面,仅是一条流淌着浅水的小溪。在倒淌河畔,有一座以倒淌河命名的小镇,是青藏公路、青康公路的交汇枢纽,向西直奔西藏,向南通达四川。民谣歌手张浅潜有一首名为《倒淌河》的歌曲,吟唱出了茫茫大地中的悲凉感和孤独感。

7.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8.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嘉峪关主要景点有嘉峪关关城、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魏晋墓群、黑山石刻、木兰城、“七·一”冰川、滑翔基地等自然及人文景观。嘉峪关大多数景点紧扣长城文化及丝路文化的脉系,并具有自己的特色。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嘉峪关长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雄关" !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走进嘉峪关这座以明长城最西端重要关隘命名,并因之而闻名遐迩的城市,就像走进了长城的天然博物馆--嘉峪关关城,長城第一墩,悬壁长城以及横亘于戈壁之上随处可见的汉、明长城,这些珍贵的长城遗址、遗迹,串接成一条历史文化长河,滋养着嘉峪关的城市文化,铸造了嘉峪关独特的城市品格。嘉峪关关城是长城众多关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嘉峪关市是新型的钢铁工业城市,成立于1965年,主要为适应西北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酒泉钢铁公司而设。城区规划整齐,马路宽阔,建筑独特,设施完善,已形成了"三业并举,四通先行,双带 整推,合纵联横"的发展新格局,成为中国率先进入小康的36个城市之一。

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嘉峪关社会各界掀起了修筑长城的热潮,石关峡右侧长城被修复。在石关峡长城边上长大的镇黄草营村农民杨永福,在2001年,决心个人筹资修复石关峡左侧长城。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嘉峪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于当年7月得到甘肃省文物局的批准。

2001年10月10日,杨永福投资的长城修复工程破土动工。2002年6月18日,这段总长267米的长城工程竣工。

嘉峪关珍贵而丰富的长城历史文化遗产得以很好地保护和保存,有赖于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建议:在旅游旺季的各个景区,游客如云,这虽然是旅游旺季各个旅游景点的普遍问题,但如果管理到位,会给人们留下美好的旅游体验,管理不善,就会使得游览质量大打折扣。在这里十分突出的问题是公厕太少太少了。在塔尔寺上厕所的游客排起了长队,等候时间超过了半小时以上,更难以理解的是仅有的厕所里蹲位很少,可又把如此金贵的地方占用了四分之一设置了一个高大上的既有软椅又有茶几的等候区,这是不是浪费呢?在宽阔的升级国道两边也没有公厕,出现了既不雅又影响环境的负面行为,希望能够得以改善。

四、国情调研与访谈

我们随机采访

1.信息获取渠道调查

问题1---“你知道一带一路政策吗?”

A“知道 !” B“不知道”

问题2---你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A电视 B广播 C网络 D朋友讲的

十个有六个左右的人回答:“不知道。”这一比率比我预想的太高了!回答不知道的既有六十多岁的老人,这还有情可原,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不知道。这就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不够广泛的问题以及沿途人们看新闻、了解时事政策的习惯尚未养成。

即使不知道,但大家都有一个明显的感受,这两年来西宁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住宿、餐饮等等的需求量增大。

位于省道国道沿线的农民看准时机开办家庭旅馆、田园特色旅游观光,如向日葵园、油菜花园、丰富多彩的花卉园以及祁连山下骑马、骑牦牛,既增添了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美好的旅游体验,也增加了当地的收入,加深了人们的相互理解与友谊;

2.当地人们生活现状的调查

我们一路走,一路看,感受着,了解着。吃在哪里,住在哪里,就访谈到哪里。总体感受,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农家乐、家庭旅馆、经济作物、观赏性的向日葵、油菜花、等等沿路竞相展现,让游客感受着沿途人与景的美好,祖国如同花的国度,心情愉快。

我们走访了张掖门源县青石嘴镇下铁迈村,这个村分东村和西村,绝大部分是回族,在西村靠近227道路边上,我们走进两户紧挨的回族家庭,因为是少数民族,30多岁的他们都有三个孩子,其中的马国连前几年在外打工,一带一路政策实施以后,他回到村子,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率先做起了家庭旅馆,今年是第二年,全村约有七八家和他一样做家庭旅馆,去年家庭旅馆的年收入在五六万元左右,在他的家庭旅馆住一晚,大约140元左右,三个女儿在假期也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我问他,三朵金花,还准备要儿子吗?“不要了!”回答得很坚决!“没有儿子失落吗 ?“无所谓了,把女儿培养好,把日子过好了就好,男孩女孩一样的,甚至女孩更好,压力不大。”看来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在发生着改变;

他的隔壁米福成一家也是三个孩子,都在上学,夫妻两个前几年外出打工,日子可以维持在中等水平,可去年婆婆生病,夫妻两个必须有一个人回家照顾生病的婆婆和上学的孩子,生活水平一下紧张很多,农村因病致贫的问题、留守子女、留守老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亟待解决。

调研中还发现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较大的发挥,种什么,怎么种,怎么销都是村民自己在摸索,缺乏组织和领导,这些急需改进和完善。

3.文化

此次调研最感兴趣最吸引眼球的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这里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相映成辉。最突出的是寺庙文化和她的地域文化。

文化的渊源及形式。西宁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结合部,是一个多民族城市,其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的酥油花、堆绣、壁画被誉为"艺术三绝",黄南州的热贡艺术和湟中农民画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戏剧主要有眉户剧、平弦剧、藏戏、灯影戏、豫剧、秦腔。曲艺主要有平弦、越弦、下弦、道情、贤孝。

歌舞音乐主要有汉族的社火、土族的安昭、回族的宴席舞、撒拉族的婚礼舞、藏族的锅庄舞以及藏传佛教寺院在祭祀、典礼、法会时演奏的寺庙音乐。

民歌主要有汉、回、土、撒拉族喜爱的"花儿"和藏族的"伊"等。

青海是“花儿”的故乡,河湟花儿是西北花儿的精魂,最美的“花儿”是用三江最纯净的源头之水浇灌的圣洁之花。居住在这里的汉、藏、回、土、撒拉等各族群众,无论在田间耕作、山野放牧、外出打工或路途赶车,只要有闲暇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可以说,人人都有一副唱“花儿”、漫“少年”的金嗓子。青海农民唱起“花儿”,村里的张秀花、王富贵们就会泪水涟涟。花儿对青海人来说象每天的饮食一样普通。

“花儿”是产生于青海,并流行于青、甘、宁、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花儿”发源于临夏,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加之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北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对文化的了解,因为时间的缘故,太过肤浅,但印象深刻。

风雨雕石艺画是西部特有的风雨石,经千万年风吹雨淋,烈日暴晒而独具风采,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由于这种石头有软硬不等,颜色各异的多种元素组成,因而经过千百年的烈日、风雨侵蚀、自然风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玲珑剔透、耐人寻味的“风雨石”它有的酷似波涛汹涌逐浪排空,有的像千年古树排根错节,有的如西岳胜景谷奇峰险。若有意加以选择,搭配粘合,便可集瘦、皱、透、漏、奇、于一身。

独具特色的文化对我们最具吸引力,给我们的体验是新鲜而深刻的,文化的力量深深扎根于民族的血液里,成为民族的品质与品牌,我们要加强优秀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使学生成为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宣传者和弘扬传播者。

建议:作为外地游客特别希望-----在这里购买到质优价廉的特色纪念品,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西部地区如果可以挖掘和提供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既可满足市场需求,又增加当地经济收入,为西宁乃至“一带一路”沿线提供更加广泛的口口宣传,扩大“一带一路”地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一路上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师傅热情、健谈,走到哪里,便以自己富有个性的解说导游到哪里。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他自豪地介绍“畅行青海,美在交通”,交通规则是在保护着我们每一个人,不守规矩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在远离城市的茫茫国道那狭窄的盘山公路上,在车祸易发点,青海的警察在严肃地蹲守,认真负责地为每一位旅游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对此,热爱生命、享受美景的人们举双手赞成,用行动支持,我们真诚地为辛苦的警察同志、守规的所有人点赞。

在各个旅游景点,我們总看到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清洁、美丽、舒适的旅游环境,可所得不多。但他们满足、敬业,那身影在我们的脑海成为永恒。

五、此次活动

1.真切理解了党的政策。我们教师在实践考察中,耳闻目睹和亲身感受西部地区风貌、人情,了解有关“一带一路”政策给人民带来的真正实惠,从而更加坚定了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和信心。

2.激发思考,丰富鲜活的教学素材。我们将会把收集、体验、感受到的大量素材融入到以后教学中,达到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同时,还可以发现在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3.提高政治理论的教育功能。 教师将课堂上的理论拿到实践中进行检验,运用正确的理论分析政治经济形势、探讨现实问题,有效指导实践教学,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美西部,景美人更美!西部之行虽然告一段落,但我们将会怀着对西部的真情厚意密切关注她的发展和复兴。国家对西部的开发与建设将全方位的展开,只有西部复兴,中华民族才能实现真正的伟大复兴!祝福,西部!加油,西部!

猜你喜欢

考察学习调研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百色起义期间中国共产党社会动员组织的系统考察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解析南顿故城
拓展国际视野提振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