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川花儿进校园传承教育研究

2018-09-06马春晖

新丝路(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音乐教学传承

马春晖

摘 要:张家川花儿进课堂传承教育,是指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家川花儿”,通过整理之后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曲目,作为乡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依托学校现有的音乐课程和管理平台,以传承教育为目的,进行有计划,有固定课时和教师的授课传习等教育教学活动,本文就张家川花儿进课堂传承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张家川花儿;音乐教学;传承;非物质文化

2005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说明国家已充分地认识到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应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依托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12月,国家公布的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张家川花儿榜上有名,这为张家川花儿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把张家川花儿引进学校音乐课堂,立足学校开展乡土文化传播的办学要求,做好张家川花儿进课堂,从娃娃抓起,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落到实处,达到传承的目的,需要做深入的研究。

一、张家川花儿进课堂具有现实意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要求

我们经常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张家川是陇东南唯一的回族自治县,“张家川花儿”作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我们都认同任何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途径都离不开从娃娃抓起。

上世纪八十代,张家川唱花儿属于自然传承,习唱有三个时节:一是麦子成熟的季节,人们都在地里割麦,有些“麦客子”为了提神,唱花儿,歌声起起落落,时断时续;如果有声音好的唱家,歌词撩人,往往引来喝彩声。二是在每年三四月间,农业社集体给小麦锄草时唱,唱的人群大多是妇女,也偶尔有男的参与进来,但大多都会因众人起哄而躲避。三是每年的冬天,大雪封山,一些农村妇女在热炕上,围绕在一起做针线活,听老人讲故事,唱花儿等。除此之外,一些经常上山放羊的放羊娃和进山砍柴、挖药材的的人也唱花儿,他们用花儿调节劳动带来的疲乏,排遣生活中的苦闷。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政府主导的以搜集、整理为主花儿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大批老唱家相继离开人世,张家川花儿口授心传的自然生态环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花儿的传统传承方式受到严重冲击,民间传承艺人的人数严重不足,甚至是逐年在消失;张家川花儿的原生态发展空间也日渐萎缩,传唱的人数也越来越少,年轻一代人几乎对张家川花儿的传唱已经不感兴趣,甚至是知之甚少。如何在时代巨变之下,促进张家川花儿健康良好的发展,同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破解传承难题,寻求有效的解决“张家川花儿”传承发展的途径。张家川花儿进校园传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是目前形势下,张家川花儿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最基本的保护与发扬民族文化的途径之一。

二、目前张家川花儿进课堂面临的诸多问题

1.张家川花儿能否进校园的争论及解决办法

众所周知,花儿是流行在西北一带的具有山歌性质的情歌,被称作大西北的天籁之音和流动之诗。花儿的情歌性质是花儿走进校园的最大争议点。家长能不能接受,学生能不能学,学校能不能教面临诸多争议。笔者认为,解决这诸多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我们选择怎么教。张家川花儿虽然大多都是以情歌为主,但这只是在歌词上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把花儿的优美音乐旋律拿过来,进行一些适合校园歌唱的再创作,特别是花儿中具有人生礼仪、朴素哲学、历史典故等部分可以直接引用,然后把乡土文化、校园德育、文明礼仪等加进去,就会让花儿的习唱在校园健康的成长起来。

2.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張家川花儿教材空白。学校虽然配备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但大部分教师对花儿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花儿的歌唱技巧缺乏专业培训,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音乐教师对张家川花儿没有兴趣。教材编配上只有城区部分学校有简易的校本教材,绝大多数学校都没有相关的教材;张家川花儿教材的编写还处于空白阶段。在传唱的学校,教授花儿的教师只是平日里热爱花儿艺术,在音乐课堂中穿插教学而已,没有真正的开设花儿课堂。从政府到学校,缺乏一系列鼓励开展花儿进课堂的举措。相反,花儿课堂成了音乐教学之外的课堂,成了学生和老师的额外工作量,没有把正真的音乐课堂利用起来。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当地政府层面对张家川花儿进课堂给予高度的重视,特别是要出台一系列的文件来规范和支持张家川花儿进课堂。

三、对今后张家川花儿进课堂传承教育的思考

花儿学者柯杨、张君仁等多次提到花儿的传承与发展要从源头上培养广大中小学生要热爱本土文化,大胆开设地方文化讲座,倡导在校园中传唱花儿。但这些活动都是集中在花儿非常盛行的流行区域。这些花儿流行区域与张家川花儿传唱环境和现状有着天壤之别。张家川花儿进校园传承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1.紧扣学校音乐课堂,举办校园特色课程

通过对张家川花儿的筛选,确定一定数量的、能代表张家川花儿特点的音乐曲谱,进行重新填词,面向中小学学生群体,进行原生态唱法的讲授传习,并把传习课时明确安排在学年授课中,并预期能在一学期的教学活动之后,让学生学会2到4首张家川花儿,掌握简单的唱法技巧;做张家川花儿相关知识的传授,向学生普及“张家川花儿”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重要内容,激发学生关注家乡文化的热情,自觉做家乡文化的宣传者和保护者;在一学期的教学完成之后,学生能简单的说出张家川花儿的相关知识以及对西北花儿有所了解。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音乐教学传承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