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研究

2018-09-06潘颖慧

读天下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创作背景情境教学高中语文

摘要:古诗词是高考的难点,也是很多高中生的软肋,然而很多高中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呈现功利化、速食化,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文学修养。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古诗词教学,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进行了以下几点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创作背景;情境教学;品味诗句

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基础较差,在学习时常出现读不懂古诗词和不理解意境的现象,他们仅仅是为了考试去肢解古诗词内容,并不能从整体上理解古典诗词含义。因此,教师应该重视高中语文中古诗词教学,可以通过意境教学的方式,引起学生和诗词作者感情之间的共鸣,从而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一、 通过讲解古诗词创作背景,感受意境之美

古诗词是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承载着其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感悟,只有了解诶作者人生经历和诗词的创作背景后,学生才能真正地体会诗词中内涵,积累古诗词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使学生体会古诗词的内涵和其中蕴含的意境。

如,教师在进行《阁夜》教学时,就可以在课堂讲解诗词创作背景,从而加深学生对诗词含义的理解。大历年间杜甫寓居夔州,西川崔旰、郭英乂、杨子琳等军阀连年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杜甫面对长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感念往昔并联想国家战乱和历史人物的遭遇,因而心中十分悲痛写下《阁夜》这首诗。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进行教学。杜甫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一直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然而“安史之乱”的发生,却使他的愿望落空,因此,他的诗词风格沉郁顿挫,蕴含悲壮深沉的情怀。教师通过讲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体会当时的社会状况,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理解诗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意境之美。

二、 通过创设情境教学,体验诗中意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从而将学生带入诗歌表达的意境之中,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促进其体验古诗词中的意境,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

如,教师在进行《春江花月夜》教学时,就可以通过音乐、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勾勒出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画面,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这样他们就可以站在作者的视角,体会诗歌创作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教师还可以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体会作者面对江月产生的感慨以及游子般的离愁别绪。教师在进行诵读指导时,首先可以根据自己声音的特点,结合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进行示范朗读。然后教师可以结合诗词的语句、节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从而使他们体会古诗词的韵味,并获得朗读的乐趣,促进其自身体验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像《春江花月夜》借用乐府旧题诗词,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全诗内容随着韵脚进行随时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使得诗词充满节奏感。学生通过朗读诗词,就会很容易体会其中浩渺幽深的意境。

三、 品味古诗詞中诗句,体会诗词意境

古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主要通过语言文辞表达出来,作者用词严谨语言高度凝练,字字珠玑。因此,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仔细品味诗句中的字词,从而使他们可以准确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如,《登岳阳楼》中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与“今”中间是一段漫长的距离,作者却将这段距离留出,没有用简单的“喜”与“悲”来填充它,而是让读者去想象和回味,体会这“今”“昔”之变中的含义。教师可以趁机讲解“昔”与“今”之间最重要的变化“安史之乱”,它使得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遭受深重的苦难。并且作者用“水”字突出了洞庭风光的特点,紧接下文内容。而“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的“无一字”指出作者没有亲朋的一点消息,写出了作者的孤苦,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使作者产生一种被社会遗忘的孤独感。“孤舟”指的是作者年老多病,孤舟漂泊,与外界消息断绝,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处于困苦的境地。此外,“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中,“戎马”指战马、兵马,代指战争。“关山北”指当时打仗的地方,然而作者去只能伤心流泪,将国家时局和自己孤苦处境进行对照,体现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让学生理解诗词表达的表面含义,还应该教导他们仔细品味每个字词的意境,从而使其全面掌握古诗词要表达的内容,做到深刻理解。

总之,古诗词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重视高中古诗词教学,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创设教学情境和让学生品味古诗词诗句中蕴含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加深他们对诗词意境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徐菡.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邱宗林.高中语文古诗词“情境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8):103-104.

作者简介:

潘颖慧,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第二实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创作背景情境教学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