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与玫瑰》中的象征意义解析
2018-09-06邵鸣晓
摘 要:《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的著名童话之一,作者以一只夜莺为了帮助一名学生追求爱情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他培育玫瑰的故事为主线,借助大量象征手法的运用,从而赞美爱情的可贵,鞭笞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拜金主义。
关键词:王尔德;夜莺与玫瑰;象征主义
奥斯卡·王尔德(OscarWilde,1854~1900)是十九世纪末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童话作家及艺术家,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夜莺与玫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故事讲述了花园里的一只夜莺听到一名青年学生为了跟一位心仪女孩跳舞,需要寻得一枝红玫瑰,夜莺为了帮助学生寻遍花园里的玫瑰树得知红玫瑰的绽开需要她用鲜血浇灌玫瑰树,并为他吟唱一晚最动听的歌曲,夜莺最终以生命培育了一直最美的玫瑰花。学生拿着红玫瑰送给女孩,女孩却说玫瑰怎么会有珠宝珍贵,男孩生气地将这枝红玫瑰扔进了下水道。该作品创作与1888年,当时英国正处在工业革命的热潮中,人们生活在以金钱为中心的社会中,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拜金主义、庸俗哲学和伪善道德的倾向,奥斯卡·王尔德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金钱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象征体的象征意义可以因语境改变它们的含义。例如,“链条”可以代表“联盟”,也可以代表“监禁”。因此,一个物体或一个动作的象征意义可以通过何时、何地以及如何使用来理解。在夜莺与玫瑰这部作品中,作者所创造的拟人形象中包含了大量的象征意义。
一、 红玫瑰的象征意义
王尔德笔下的这朵玫瑰鲜红如同东方的天色,花的外瓣红如烈火,花的内心赤如绛玉,因为它由夜莺的鲜血染成的玫瑰,它是历经雨雪霜冻,狂风摧残的玫瑰,它是要夜莺付出生命代价才能绽放的玫瑰,它是由光艳的月光、甜美的音乐、鲜红的血液三种物质熔铸而成的红玫瑰,因此她不是一朵普通的爱情之花,而是象征着美轮美奂的饱含真善美超越生命之珍贵的绝美之花。
二、 夜莺的象征意义
王尔德笔下那只小小的夜莺,信仰纯真的爱情,她认为爱是非常的东西,比翡翠还珍贵,比玛瑙还宝贵,珍珠、榴石买不到他,黄金亦不能作他的代价,因为他不是市上出卖,也不是商人贩卖的东西。她带着心中的这份信仰,将自己的胸脯扎向玫瑰的尖刺,忍住锥心之痛,泣血啼鸣、婉转唱歌,把自己優美的歌声与柔美的月光糅合在一起,终于使玫瑰绽放。夜莺象征了为爱无私无惧英勇献身的真正的有情之人。
三、 青年学生的象征意义
王尔德笔下的青年学生只会哭诉只要为了跟心仪的女孩跳舞,需要一枝红玫瑰,哭完之后便从小树林走开了,然后走进自己的房间,躺在自己那张简陋的小床上,想起他那心爱的人儿,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当他拿着夜莺用生命换来的玫瑰去见他心仪的姑娘而被更爱珠宝的姑娘冷漠地拒绝时,他愤怒地一下把玫瑰扔到了大街上,任凭玫瑰掉进阴沟里并被车轮碾碎。在童话结尾,年轻的学生说道:“爱情是多么无聊的东西!”“它不及逻辑一半管用,因为它什么都证明不了,而它总是告诉人们一些不会发生的事,并且还教人相信一些不真实的事。”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只会逃避,消极地接受世俗的现实与命运,而不做任何尝试和努力。青年学生象征了不懂爱和美的真正内涵和价值的等待着,而不是追求者。
四、 教授的女儿
王尔德笔下的教授的女儿在故事开始,她还是向往美好爱情的,她说只要年轻的学生送她一朵红玫瑰,她就会与他共舞。可是,当学生把夜莺用生命换来绝美玫瑰时,她却无情拒绝:“它与我的衣服不相配”,“再说,宫廷大臣的侄儿已经送给我一些上等的珠宝,人人都知道珠宝比花更加昂贵。”当学生说她忘恩负义时,她回答道:“我老实告诉你吧,你太无礼了;再说,你是什么?不过是个学生罢了。哼,我敢说你不会像宫廷大臣侄儿那样,鞋上钉有银扣子。”该作品创作于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英国工业化迅猛发展的时期,社会的拜金主义风气、市侩哲学和虚伪的道德盛行,教授的女儿象征了那些徒有外在的美貌,腹内实无一物的空壳,美貌只不过是他们追求奢华生活的跳板,他们庸俗市侩,醉心于权力、名誉和物质享受,毫无同情心,是世俗世界中丑恶的代表。
五、 结论
在作品中王尔德通过赋予人物象征意义,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希望借助于作品来追求心灵的唯美世界,以艺术之美来对抗庸俗的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高平.从夜莺与玫瑰折射出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1).
[2]董榆萍.《夜莺与玫瑰》中红玫瑰的象征意义[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2(01).
[3]胡浥辰,肖滨.《夜莺与玫瑰》中的玫瑰意象[J].价值工程,2017(02).
作者简介:
邵鸣晓,吉林省长春市,长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