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9-06彭乙望
摘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幼儿教育策略失调,从而会部分地剥夺幼儿间正常的交往,当代的独生子女不仅没有哥哥姐姐,甚至连表姐、表妹、表哥、表弟都难以寻觅,更别提在一起共同玩耍,幼儿从小就缺失与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的交流,使独生子女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独占一切、同情心和责任心极为薄弱的特点。
关键词:混龄教育;混龄游戏教育;对策研究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互相体贴和照顾的经历,也没有互相模仿、互爱互助和共同努力的经历,这是不利于发展儿童集体意识的,会使儿童个人主义思想蔓延。”幼儿交往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成年人造成的,如:在家中,父母长辈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为避免孩子受到欺负,主观限制孩子的交往活动,特别是和大龄幼儿的交往;幼儿园中实施的又是同龄分班,异龄、非本班幼儿鲜有互动的产生。可是人类社会本来就是一个“长幼互动”的社会,应该还幼儿一个真实的、自然的社会生态生长环境。环境和社会形态的因素使幼儿与不同年龄段之间的交往缺失,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混龄游戏的研究。
一、 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现存问题及分析
(一) 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是否存在问题
我国混龄游戏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展较为普遍,但是只是数量众多,质量欠佳。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广泛,主要有两点:一是家长是幼儿园选择的主体,在传统观念中,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教学质量。对于混龄教育模式,多数家长表示,最担心的问题是“年龄小的孩子会受大孩子的欺负,而年龄大的孩子学不到知识”。二是本土幼儿园对混龄游戏的认识不够,幼儿园对自身情况的不了解,盲目崇拜外国教育模式,进而大张旗鼓地引进、生搬硬套,只是学到了外在的皮毛,丢失了教育的内在,造成幼儿园对混龄游戏的误解。
根据问卷调查的资料反馈,在我发放问卷的四所幼儿园中,只有三所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而另外一所也有想法开展,但因为开展困难较大,最后没有实施。三所开展混龄游戏的幼儿园有两所是根据与其他园所的学习而有样学样开展。剩下一所幼儿园(我实习所在的幼儿园沙湾碧桂园幼儿园)是以蒙台梭利的“混龄教育”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的混龄游戏教育,并且是全园性的开展。根据以上三所幼儿园的大、中、小班教师的问卷反馈的问题:混龄游戏开展的时间较短;开展的频率较少;多以幼儿园集体组织开展以及家长的支持率较低等问题反馈较突出。
(二) 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幼儿园从管理者到教师,对混龄游戏教育认识不足。在目前开展混龄游戏教育的幼儿园中,大多数以民办幼儿园为主,公办幼儿园大多数以国家政策明文规定的同龄编班为主。有些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及教师认为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按不同的年龄段来提出不同的教育目标,这就说明按年龄分班是有较强的科学依据的,而且这样也使幼儿园的教学循规蹈矩,教师们可以按照依据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学。然而根据这样的政策和规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种混龄游戏教育是否是我国政策所允许的?
另外,大多数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获得生源,将幼儿知识、技能的发展作为“刚性指标”、向家长展示的教育成果,而实现这一“刚性指标”最好的选择是开展同龄教育。而对混龄游戏教育课程的开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信心,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是没必要开展混龄游戏教育的,即使有几位教师认为混龄游戏的开展对幼儿的成长是有利的,但是仍然不情愿尝试。混龄游戏教学中目标确定的层次性、指导对象的差异性、玩具及游戏材料准备的多样化、混龄游戏开展的复杂化,都使幼儿园管理人员及幼儿教师对混龄游戏教育形式望而却步。
除此之外,幼儿园家园之间就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教育的联系和沟通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问题,以及我国幼儿园班级人数过多,也成为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教育难度大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 针对现存问题的建议
(一) 科学的混龄游戏教育理念
正确认识到混龄游戏的教育价值,树立科学的混龄游戏教育理念,是混龄游戏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实践证明,“儿童只有在与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发生认知冲突,才能从他人角度客观地看待和理解各种事物与问题,在各种同化、顺应的过程中接受新信息,在最终的平衡中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框架”。在实施混龄游戏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的行政领导必然要做好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只有对目标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才能使混龄游戏教育的理念得以实现。很多幼儿园教师队伍认为混龄游戏教育的开展不好操作,但并不代表不能操作,幼儿教师缺少足够的动力对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和尝试,由此产生了一种惰性。因此,幼儿园要开展科学的教育,就必须要从幼儿园内部出发自上而下的革新,从幼儿园领导、幼儿园管理者到幼儿园教师,使其从一个新的视觉充分认识到混龄游戏教育的价值和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综合幼儿园的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对混龄游戏教学的讨论、总结,找出一种适合于本园实际的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模式。
(二) 家园社区合作
“混龄教育不仅对儿童的学业成就、积极主动、自尊自立及社会性技能发展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还有助于家长和教师间和谐关系的发展”。幼儿园要对每一位幼儿进行家访并做好记錄,在对幼儿以及幼儿家庭情况有了基本了解之后,与家长探讨我国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独生子女出现的社会适应问题,并向家长解释幼儿园开展混龄游戏教育的意义和开展混龄游戏的必要性、紧迫性,使家长认识混龄游戏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改善独生子女自私、任性、霸道、不与人分享、不懂得谦让等不良个性,有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要让家长明白混龄游戏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此外,还要鼓励家长来园与幼儿共同参与混龄游戏,真正地参与到混龄游戏中,才能发现孩子在混龄游戏中语言表达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游戏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心和参与游戏教育的热情,使家长深入理解混龄游戏是一种可行的、必要的、能很好地培养幼儿良好交往个性的途径,并自觉的配合幼儿园在家庭和社区中营造幼儿与异龄儿童交往和游戏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5(02).
[3]张传芳.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彭乙望,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大田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