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核心技能为抓手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2018-09-06蒋元涛
蒋元涛
[摘要]高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侧重从高技能角度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为抓手,研究确定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检测标准,并提出了构建专业核心技能质量保障体系的若干要素,从而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专业核心技能;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1176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指出:“到202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决定》中还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实则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即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学生能否实现高质量就业,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就业竞争力,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又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高素质高技能。高素质与高技能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培养学生具备高技能的教学过程,会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素质。比如在数控技术加工实训技能训练中,学生若想做出高质量的“产品”,需具备高技能,但同时学生又必须严谨、精益求精,学生在训练技能的过程中提升了素养。文章侧重从高技能角度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为抓手,探讨培育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1专业核心技能的界定
11专业核心技能
高技能是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就业的高技能,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掌握所学专业技能。学生的专业技能按照重要程度可划分为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相关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是培育学生高技能的主要支撑,专业相关技能起辅助支撑作用。
笔者总结开展高职学生技能训练的相关实践,将专业核心技能界定如下:专业核心技能是对学生步入未来就业岗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技能,是学生未来就业岗位所需全部技能中最重要的若干技能。
12将专业核心技能作为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抓手
从对专业核心技能定位可以看出,它是学生未来就业最重要的技能。在学校实训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工作,从而更有效率更高质量培育学生就业技能。这可以说是根据“巴特莱法则”做出的一个科学选择。“巴特莱法则,即‘20/80,下称为二八定律,它是指事物的80%的价值集中于20%的组成部分中,是诸多现象的统计规律。对于该规律许多人都提出各自的观点与看法,其核心就是如何利用好该规律,努力挖掘组织或个人的潜能,提高组织效率和个人的工作效率。”[1]做好了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工作,就抓住了学生就业技能培养的关键,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有了坚实基础。
2专业核心技能的确定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必然是指向学生未来的就业,专业核心技能的确定必须在人才市场、学生未来的就业领域中寻找依据。
21确定专业技能
确定学生未来就业所需专业技能就要开展人才市场的调研工作,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领域,主要面向企业开展调研。“要根据高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进行职业工作任务分析。要从大量的工作任务中筛选出典型工作。这需要足够多的样本,样本中有三分之二代表现实的工作岗位,三分之一代表未来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可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头脑风暴等方式,采用多种统计方法,以筛选出最典型的工作任务。”[2]学生未来就业所需专业技能就存在于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中,对其科学分析、归纳整理以获取专业技能列项。
确定专业技能的另一参考依据是职业资格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中包含的学生技能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但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而言,先有职业再有职业资格标准,而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就业技能的过程中应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服务于学生当前的就业岗位,还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讲,职业资格标准有一定的滞后性。
22确定专业核心技能
在充分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深入人才市场调研基础上,最终获取的学生在未来就业中所需专业技能会有多项,但这些专业技能地位并不相同,在培育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作用存在差别。根据“二八定律”,为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需确定专业核心技能。这就需要对在调研基础上获取的各项专业技能科学分析、筛選,最终确定专业核心技能。确定一项技能是否是专业核心技能的主要评判依据是,该项技能在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中所需各项技能中所处的位置或地位。对学生未来就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的应确定为专业核心技能。确定专业核心技能工作时,要善于运用社会科学调查统计方法,经过筛选、整合最终得到专业核心技能。
23确定专业核心技能检测标准
确定的专业核心技能,就是开展实训教学的重点,就是“二八定律”中的20%。随之就要确定专业核心技能检测标准。技能标准仍然离不开企业调研,企业运营管理中使用的标准是主要参考依据。但教育者在确定专业核心技能检测标准时,既要立足于企业,但不要囿于企业标准,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做到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对检测保准提出教学基本要求,也就是“兜底线、保合格”,同时又对提升质量提出前瞻性要求,也就是“追求卓越”。确定的专业核心技能检测标准既为教师实训教学明确标准,又为评价学生技能学习效果提供依据。
24专业核心技能及检测标准的教学化处理
确定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核心技能检测标准,到最终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还需要教育者对上述内容进行教学化的处理。按照职业教育领域中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理论,需要将行动领域归纳的学生综合能力向学习领域转换,最终构建出学生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专业核心技能转换为教学目标,专业核心技能检测标准成为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最终教育者通过实训教学成为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教学内容的外显形式多样,可以是教材、实训手册、讲稿等,关键是要形成有机统一的技能培养体系,通过教学能达成既定技能培养目标。
3构建专业核心技能质量保障体系的若干要素
确定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并转换为教学内容后,并不必然达成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需要为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确保通过教学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核心技能。以下是专业核心技能质量保障体系应包含的几个关键要素。
31“双师型”教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里指出了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或标准,通俗而言“能教会做”,要求教师懂理论、会教法、能操作。这样的一支教学队伍,是确保达成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
32实训条件
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需要队伍保障,即为“双师型”教师,同时还需要实训场地、设施保障。如果实训条件欠缺、不到位,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必然受到约束。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也决定了实训基地仍然是要面向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去构建,努力建设与真实工作环境相同或尽可能趋近的实训场所。此外,还要根据产业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实训条件,确保始终与社会生产实际无缝对接。
33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无论是外延,还是内涵,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跨越了企业和学校、跨越了工作与学习的界域,也就跨越了经济与教育界的界域。”[3]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高举校企合作大旗,走工学结合之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更是如此。专业核心技能的确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生实训基地的提供等均要依托校企合作。可以说,离开了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难以成功。
3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质量管理认证多用于企业,但其思想和方法完全可以引入职业教育领域。“在教育上实施ISO 9000质量管理,由企业对‘人的生产产品的管理转到对‘人的教育教学服务的管理,这里的‘人,指的是学校里的教职工,它的产品是教育教学服务,其服务对象是学生、家长、社会或上一级学校。也就是说,无论是军队、企业,还是学校,都离不开管理,都是对‘人的管理,性质相同,对象相同,管理规律相通。这种管理不應该有国界,更不应该有行业界限。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运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可行的。”[4]高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能为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田也壮巴特莱法则二八定律与管理思想[J].中国软科学,1995(7):80-82.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1-6.
[3]姜大源职业教育法修改应有“跨界”思维[N].光明日报,2015-06-22(6).
[4]徐公仁实施ISO9000标准构建高等职业院校质量管理体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5,7(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