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在狭小空间的施工应用研究

2018-09-06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0

建筑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钢箱膨胀剂外加剂

龙 勇(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50)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铁路桥梁工程中的主桥跨径布置为(116+120+336+120+116)m = 808m,336m 的主拱采用双层桥面钢箱系杆拱桥,116m 和 120m 的边拱采用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主桥拱座为混凝土结构,拱肋为内高 9m、内宽 3m 的钢箱结构,拱座—钢箱拱肋结合面设计为 20 cm厚的 C 55 混凝土。结合段设计采用m 56 锚杆提供预压力,通过锚杆的预压力使钢箱拱和桥墩混凝土基座连接成一体。锚杆一侧锚固在混凝土桥墩内,另一侧锚固在钢箱拱承压加劲板与锚垫板共同构成的锚梁上,锚垫板厚度 60 mm。

由于所灌注的混凝土厚度仅为 20 cm,其中还布置 142根m 56 锚杆及钢筋网,钢筋密集,空间狭小,且无法振捣,所以要求混凝土有良好的流动性、穿透钢筋间隙能力及匀质性,能很好地填充结构物,即应具有自密实性。另外,为了防止混凝土与钢板脱黏,混凝土应具有一定的微膨胀性能,因此,决定使用 C 55 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

2 混凝土性能指标确定

根据 JGJ 283—2012《自密实度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要求,结合以往工程经验,配制的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 要求,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及体积稳定性指标应满足表2 的要求。

表1 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要求

表2 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及体积稳定性指标要求

3 原材料优选

采用四川双马(宜宾)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低碱 P·O 42.5 水泥,其标准稠度用水量 26.2%、比表面积应 336 kg/m2,碱含量 0.52%、熟料中 C3A 含量应< 5.7%,3d 抗折强度 5.6 MPa,3d 抗压强度 28.4 MPa,28d 抗折强度 8.3 MPa,28d 抗压强度 50.8 MPa,各技术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四川宜宾孝儿电厂生产的 F 类 Ⅰ 级粉煤灰,其细度 9.6%,需水量比 92%,烧失量 2.87%,各项指标符合TB/T 3275—2011 《铁路混凝土》规范 C 50 及以上混凝土用粉煤灰指标要求。

采用重庆天耀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 TY-ZY/Ⅰ 型高效膨胀剂,该膨胀剂后期膨胀效果良好,7d 抗压强度 24.9 MPa,28d 抗压强度 43.6 MPa,水中7d 限制膨胀率3.8×10-4,空气中 21d 限制膨胀率 0.9×10-4。

采用四川铁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特配的 TK-PCA2缓凝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复配了适当引气剂,减水率29%,7d 抗压强度比 149%,28d 抗压强度比 135%。

采用云南水富金沙江河砂,其细度模数 2.6,级配符合Ⅱ 区中砂,含泥量≤1.1%,泥块含量≤0.2%。

采用宜宾市珙县兴太采石厂用反击破破碎,再经整形工艺生产的 5~10 mm 连续级配碎石,其含泥量 0.3%,泥块含量 0.1%,针片状含量 2%,压碎值 6%。

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

4.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

配合比设计计算主要依据规范 JGJ/T 283—2012《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 TB/T 3275—2011 进行,依据混凝土堆垒理论,采用绝对体积法设计计算。在相关参数选定时,应尽可能的提高集料用量、降低浆体体积,以保证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1)确定粗集料用量:自密实混凝土粗集料体积宜控制在 0.28~0.35m³,过小影响混凝土弹性模量、体积稳定性等性能,过大则影响混凝土工作性。本混凝土设计强度较高,且碎石粒径偏小,初步选定粗集料表观密度为2780 kg/m3,体积为 0.35m³,粗集料mg用量计 算 见式(1)。

(2)确定细集料用量:砂浆体积计算见式(2)。

自密实混凝土的砂浆中砂的体积分数宜控制在0.42~0.45,过大则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降低,过小则混凝土收缩较大。为进一步保证混凝土体积稳定性,适当降低胶凝材料用量,砂浆中细集料的体积分数取 0.45。细集料ms用量计算公式见式(3)。

掺适当的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降低混凝土水化热;膨胀剂是微膨胀混凝土的膨胀源,经试验比选确定,取粉煤灰、膨胀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18、0.10。根据试验结果,水泥、粉煤灰、膨胀剂的密度分别为 3.14 g/cm3、2.57 g/cm3、2.81 g/cm3。

代入式(5)计算可得:胶凝材料表观密度 t b 为 2.986g/cm3。

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取 v =6.0 ,

(8)计算单位用水量 :单位用水量计算公式见式(8)。

(9)计算水泥用量、矿物掺合料用量:粉煤灰mf、膨胀剂mp、水泥mc用量计算见式(10)~(12)。

(11)验算混凝土浆体比:根据规范 TB/T 3275—2011第 7.2.6 要求,C 50~C 60(含 C 60)混凝土最大浆体比应≤0.35,浆体比是胶凝材料和水体积之和与混凝土总体积的体积之比。本次设计计算的混凝土配合比浆体比 :;符合规范要求。

(12)确定初步配合比:根据以上计算,初步确定表3 中的混凝土配合比。

表3 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初步配合比参数 kg/m³

4.2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1)混凝土外加剂初步配方的确定。为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工作性,满足坍落度损失小、易自密等性能要求,良好的高性能减水剂是关键,有必要对外加剂组分进行调整。为了降低调整外加剂组分时试拌混凝土的劳动强度,采用试拌同配合比砂浆性能方法确定外加剂的初步配方,试拌过程中,应重点观察砂浆的气泡大小、泌水巴底情况及扩展度发展趋势。通过调整外加剂配方,使砂浆达到不泌水、不巴底并保持流动性能良好。砂浆流动度试验方法参照 GB 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附录 A 进行,砂浆配合比见表4(是在表3 的基础上去除粗集料、外加剂掺量降低 0.2% 而形成的)。砂浆性能试验试拌5L,试验情况及外加剂配方调整情况见表5。

表4 试拌砂浆配合比参数 kg/m³

表5 砂浆试拌性能调整情况

(2)混凝土试配调整。根据表5 配合比参数、按配方 3外加剂,进行混凝土试配。试拌时首先确保混凝土工作性,工作性满足要求后再制作成型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试件。单次试拌 25 L,通过微调外加剂配方使混凝土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试拌混凝土工作性结果见表6。

表6 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试拌工作性能结果

由表6 可以看出,同外加剂配方,试拌同配合比砂浆(掺量降低 0.2%)流动度与混凝土扩展度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其他性能需根据混凝土试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通过表6 中序号2的试验,最终确定了外加剂配方,并用这个配方的外加剂试拌混凝土,测试的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结果见表7,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及体积稳定性检测结果见表8。

表7 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结果

表8 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及体积稳定性检测结果

从表7、表8 可以看出,混凝土配合比各检测指标结果均满足施工、设计及规范要求,故拟定表3 配合比为本工程拱座-钢箱拱肋结合段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

5 混凝土模拟浇筑

本工程部位操作空间狭小,结构尺寸相对较大,且钢筋较密,混凝土浇筑一旦失败,几乎没有补救措施。为了进一步确保结合段混凝土浇筑的质量,采用平面尺寸 1/4、厚度为 20 cm 的结构模型进行模拟浇筑,浇筑过程中监控混凝土的工作性,并跟踪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进行混凝土外观验收,钻取芯样查看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并检测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

经拆模检查外观、取芯验证强度,混凝土填充密实,无蜂窝麻面等缺陷,混凝土芯样 28d 抗压强度为 64.1 MPa,满足设计要求。

6 工程应用

为了确保拱座-钢箱拱肋结合段混凝土的顺利浇注,项目部制订了专项浇注方案,狭小空间施工时,应注意控制浇筑速度,防止浇筑过快而形成气囊。为了便于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观察及更好地排出气体,按梅花形预留部分锚杆孔间隙作为浇筑排气孔及观察孔,混凝土浇筑高度即将到达时用泡沫胶封堵;试验室制定了专项控制措施,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进行了室内试拌、拌和站试生产等工作,浇筑时,逐车检查混凝土施工性能,并跟踪5d 混凝土抗压强度、工作性能、5d 抗压强度与原配合比设计基本一致后,再正式生产施工。2016 年12月11日,在主桥2号墩、3 号墩拱座-钢箱拱肋结合段首次浇筑,混凝土出机坍落度 260 mm、扩展度 680 mm、混凝土含气量 2.4%,5 h 后坍落度 240 mm、扩展度 610 mm,5d 抗压强度 53.4 MPa、弹性模量 36.6 GPa,28d 抗压强度 67.0 MPa、弹性模量 41.3 GPa,14d 水中限制膨胀率 3.3×10-4、转空气中 28d 限制膨胀率 0.5×10-4,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该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的成功应用,解决了狭小空间混凝土浇筑无法振捣、后浇易脱黏等难题,为今后类似结构施工积累了经验。

7 结 语

(1)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绝对体积法进行设计计算,粗集料体积、砂浆中细集料的体积分数是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2)高性能外加剂是细石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工作性的重要保障,采用同配合比砂浆(掺量降低 0.2%)是确定外加剂初步配方的有效方法。

(3)膨胀剂是混凝土补偿收缩的膨胀源。膨胀剂的型号及掺量是混凝土补偿收缩重要影响因素。高强度微膨胀预应力混凝土,应选择后期膨胀效果良好的膨胀剂,配合比设计时限制膨胀率应比设计提高 0.5×10-4。

(4)狭小空间结构部位浇筑混凝土,应适当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防止应浇筑过快而形成气囊。

猜你喜欢

钢箱膨胀剂外加剂
膨胀剂在低收缩 UHPC 中的研究现状*
金鸡达旦河大桥成桥钢箱拱肋内力分析研究
建筑工程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检验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差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城际铁路140 m钢箱系杆拱桥拱肋无支架拼装技术
膨胀剂不同掺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质影响分析
塑性膨胀剂对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及应用技术简析
钢箱内部爆炸破坏的SPH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