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关系就是好教育

2018-09-06田丽霞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教师

○田丽霞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这是影视作品中的桥段;因为一个老师,爱上一所学校,爱上一门学科,这是校园里经常上演的戏码。这些戏码揭示了一个普世的道理,好关系就是好教育。

一、什么是“好关系”

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好关系呢?是亲密无间,毫无界线,还是界线分明,互不侵犯?我认为二者都不好。前者模糊了师生界线,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觉,使他们忘记自己的职责和身份,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成长;后者容易走入“师道尊严”的误区,使师生之间产生隔膜甚至对立,没有了感情的交流,知识的传授将寸步难行。所以,我认为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师生关系才是好关系。

师生之间要保持合理的距离,使双方都能看清对方,认识自己;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孩子可以对妈妈撒娇,但不能对老师撒娇;教师可以对自己的子女言辞激烈,但对学生不能不讲方法。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对学生能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直到给学生讲明白为止。对自己的子女却缺乏耐心,一问就烦。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做教师和做家长是有区别的。中国古代的医生大都不敢给自己的亲人看病,他们怕什么?事不关己,关己则乱,爱之深,而责之切,正是这人世间的至爱亲情容易使人失去分寸。因此,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就要保持合理的距离,做到若即若离,不离不弃。

距离产生美。但师生的距离又不能太远,否则会产生陌生感。保持距离不是拒学生于千里之外,而要把学生放在心门之内。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做到不离不弃,不管学生对我们的态度如何,都要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他们,一句话“爱你没商量”。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师生之间就会长相知,不相疑,长相思,不相忘,形成一种亲密纯洁、疏而不远,近而有度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如何建立好关系

抛开学生方面的因素,单就教师本身来说,除了关心爱护、理解尊重学生之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学会“制怒”。

有人说“愤怒从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可生活中使人“愤怒”的往往不是什么大事,而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正是因为我们不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才把小事变成了大事。

在一次世界台球比赛的决赛中,当一路过关斩将的一号种子选手上场时,一只苍蝇落在了球竿上,他不耐烦地挥动球竿,苍蝇好像故意和他作对,又落到了他要击打的球上,他越发生气。就这样,苍蝇起起落落,他的心情越来越糟糕,终于他生气地一用力,关键的一竿失误了,与冠军失之交臂。与之相反,在一次世界自行车大赛上,快到终点了,处于领先位置的三名选手虽然都精疲力竭,但仍然不分前后。这时意大利选手突然加速,迅速冲向终点。后来,人们才知道,有一只黄蜂叮在了他的腿上,剧烈的疼痛使他顾不上许多,他只想到了终点把它打死。故事中的苍蝇和黄蜂就仿佛是我们遇到的调皮的学生,制造的令人棘手的问题,只有保持冷静,明确目标,才能恰当地解决问题。

学生是可爱的,有时候也很让人生气。教师要学会“制怒”,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因为保持好情绪是建立好关系的心理基础。

2.教师要有同理心。

教师要有同理心,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平时总说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但“设身处地”这太难做到了。以我自己为例,我一直觉得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对学生视学习为畏途、整天叫苦叫累、迟到、不完成作业等想法、行为很不理解。现在,我非常理解学生,是什么改变了我呢?是我的女儿。

女儿上高中了,每天都学到很晚,作业多得写不完;早晨困得睁不开眼睛,有时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哈欠连天地去上学。看着疲劳紧张的女儿我经常说“写不完就别写了”“路上慢点,迟到没关系”。女儿问我:“你的学生不完成作业,你会这样说吗?你的学生迟到你会这样安慰他们吗?”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对于迟到和没完成作业的同学,我以前经常说的话是“没有借口”,可现在我很想为女儿找一个借口,让她吃完早餐再去上学。女儿辛苦,学生就不辛苦吗?基于这种认识,我对学生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改变。早自习开始了,一个学生还在喝牛奶,看到我进来,立刻停下,但打开的袋子没处放。如果是以前,即使不批评他,我也装没看见。但现在我不忍心那样做了,我对他说:“把牛奶喝完再学习。”上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一个高大的男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饿得实在受不了了,我吃口面包吧。”我笑着点点头。他从书包里拿出面包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很慈祥,我觉得这样才像一个教师。

教师要有同理心,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地去理解学生。当然有同理心并不是放弃原则,而是把情、理、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坚持原则。

3.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

做良师,用知识和能力赢得学生的尊敬。人们常说“尊其师信其道”。“尊师”与“信道”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尊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更能“尊其师”。作为教师,首先要有可信之“道”,这个“道”广义上说指道德修养,知识造诣;狭义上说就是指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让学生羡慕佩服,引以为荣。当听课成为学生的享受时,学生和教师就成为最幸福快乐的组合。

有一个学生,听了我的第一节课后,回家对家长说:“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她学识丰富,出口成章,我特别佩服她,我要好好学语文。”在此后的三年之中,他的语文水平不断提高。表扬他,他感到自豪;批评他,他也很快乐。

做益友,用人格和爱心赢得学生的信任。教师还要做学生的朋友,主动融入学生之中,和他们同喜同悲。校运会上,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我和同学们一起雀跃欢呼;歌咏比赛,我们失败了,学生哭了,我也哭了。一个优秀的学生,学习出现了大滑坡,多次谈话都不见效,他有点自暴自弃。在和他谈话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哭了。他感到非常意外和不安:“老师,您别哭了,我一定努力学习。”一个女孩的母亲去世了,当她回到学校走进我办公室的时候,我的眼泪控制不住了。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教师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和学生在一起,不用伪装,无需做作,只要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既可放声大笑,也可纵情一哭:真诚将换来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当教师成为学生最值得信赖的朋友的时候,好关系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学生懒散了,我是严厉的父亲,督促他克服缺点;学生生病了,我是慈祥的母亲,用爱的甘泉滋润他们的心田;学生苦恼了,我是知心的姐姐,用理解的春风吹去他心头的阴云;学生郁闷了,我是忠实的听众,用真诚的倾听化解他的愁闷;学生困惑了,我是拨云见日的智者,用智慧的魔棒驱散他心头的阴霾;学生迷路了我是手擎路标的向导,带领他们走出心灵的叠嶂。

三、如何修复业已破裂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发生误会、产生一些矛盾是正常的,怎样消除误会,修复出现裂痕的师生关系呢?除了期盼学生转变之外,教师也应该做一些努力。因为,在处理师生关系,化解师生矛盾上,教师掌握着更大的主动权。

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批评之后要给予必要的关注、关心和信任。曾经有一个学生连续地犯错误,搞得大家都很郁闷,师生关系有些紧张。怎样改善师生关系呢?正好要收高考报名费,我就让他收,他很尽心。接过钱,我说:“你真能干,谢谢你!”他高兴地笑了,相逢一笑泯恩仇,师生关系的转化就在一瞬间完成了。其实,师生之间没有仇也没有恨,有的是爱和期盼,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呢?有一句谚语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好了。”套用一下,学生不过来,我们过去好了。

每个学生都有缺点,每个学生都会犯错误。如果教师能够大度一些,“健忘”一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难事。

好关系就是好教育,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专业一点、敬业一点,真诚一点、大度一点。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教师
最美教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教师如何说课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