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语言能力的有效强化
2018-09-05韩乌兰
韩乌兰
【摘要】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语言是教学课堂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课堂效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有力工具。但是长期以来,在全国各地的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语言都不够标准,教学语言的运用以及教师能力还有待提升。据此,笔者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及教学实际,对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能力的有效强化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师教学 语言能力提升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031-01
一、教学语言的含义及特点。
什么是教学语言,很多教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笔者看来,教学语言是一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职业性语言,这种语言符合教师为人师表的人设,而且也符合教学的实际规律,更能反映出教学的真实目的。尤其是在语文的教学中,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使用这种规范性的教学语言。语言学科本身就具有一种美感,如果教师用日常用语来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那么学生在语文表达方面的造诣也不会很深,教师若使用专业的教学语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受到了良好的语言教育,这样更能提升语文学习的效率,而且还能构建一个专业化、生动形象的教学课堂,这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说,教学语言的使用应该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并且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学过程中所用的职业语言,养成用教学语言教学的良好习惯。
二、语文课堂中教师教学语言提升的有效方法。
(1)树立正确的教学语言培养的意识。
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了这种教学语言培养的意识,教师才能够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用更加专业化的名词来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如果教师没有这种意识,那么即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使用几句教学语言,也会慢慢地随着学生们的反应变得更加随意化。要想真正的给学生上好一门语文课,教学语言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而且教学语言的提升也并非是一日两日就能够完成的,因此教师更应该有一种长期的意识,并在生活中、教学中经过不断的积累,并善于与其他教师探讨,做到真正的有所收获。
(2)掌握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
有了教学语言培养的意识,那么教师更要养成一种用普通话教学的习惯,有些教师在给学生讲课时常常会使用地方方言,这样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错误的信息, 语文的美感也会大大削减,学生也会学习老师所讲述的方言,这不利于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发展。在实际生活中,普通话在我们国家应用最为广泛,作为一名中国人,掌握良好的普通话是我们的责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规范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标准。普通话不规范的教师应该在空闲时间内加以练习,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要尽量学会各种发音技巧,避免在课堂中让方言来左右学生们的语文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3)提升对语言的筛选能力。
在教学课堂中,有些教师即使使用了正确的教学语言,但是他们也会说很多无关课堂内容的话, 一堂语文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极大的可能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说的无关的话太多。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说话前进行头脑中的筛选,当然,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应该切合实际,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制定计划,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向。教学目标也需要教师进行严格的筛选,有了教学目标后,教师在课堂中就能够科学合理的给学生们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学生也能够更容易地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语文内容的学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智力发育特点来选定合适学生的教学语言。
(4)突出教师的个性特点,掌握有情感的教学语言。
语言的产生和教师的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说出的话往往都是其头脑中所想、心中所感的真實语言,并且其中也能蕴涵着这位教师的性格特点。每一个教师的经历、年纪、性格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也会有所不同。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尽量形成一种符合自身性格的有个性的语言。有的教师温柔和蔼,有的教师幽默风趣,这些性格特点都可以在教学语言中有所反映,这也是给一位老师贴上的最合适的标签。这些标签会让学生们更清楚的记住这位老师,并且对他的课更加有兴趣,对于那些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学生们不会对他的课产生学习兴趣,因此语文的学习效率也会不尽如人意。
(5)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素材。
这是说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素材,换句话讲,教师在教学语言中就要渗透进语文的知识,这要求教师在课下时间要进行广泛的积累,要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做出不定期的更新,以防学生给教师提出刁钻的问题时教师无从解答。这也是在为教师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打基础。
综上所述,良好的教学语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知识的表现形式,长期以来教学语言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希望广大教师根据以上阐述,能够对语文的教学语言的认识有所改善,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语言,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曾小和.《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能力的提高》学术期刊《中学教育(中)》2014年9期
[2]颜庆林.《“新生代”语文名师的教学语言研究》学位论文 浙江师范大学 2013
[3]赵晶晶.《中学语文教学语言规范研究》学术期刊《才智》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