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教学文本细读的思考
2018-09-05李迅
摘要:语文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文本细读,是一种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文本细读;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素质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纷纷采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方式。教师须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文本的細读,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文本、分析文本的方法,养成细读文本的习惯和能力。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文本细读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但是依然存有一定的问题。
(一) 教学观念的落后
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学观念都有了较大转变,树立起了新的教学观念吗。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文本细读模块,仍然可以发现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时,只注重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而文本中蕴含的内涵、语言表达等却被忽略,这样的教学观念会对教学的开展造成很大影响。
(二) 教学方法的单一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文本细读时的教学方法表现得非常单一。通常情况下,教师在教学时仅限于词汇和结构两个方面,而在情景的挖掘以及细节部分的挖掘稍显不足,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很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文本阅读的教学,一般都是采用传统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被磨灭,学习积极性也逐渐降低。
二、 初中语文教学文本细读的方法及策略
(一) 加强对教学观念的更新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文本细读部分的内容教学,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再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对教师的教学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束缚效果。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从观念上着手,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文本细读教学观念,并运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念的转变,带动教学行为的改变,使得文本细读能够真正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 通过诵读整体把握文章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应当建立在对文章的诵读的基础上,离开了诵读,则失去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一旦失去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文本细读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对文章的主旨情感已经失去了基本的了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诵读,尽量大声地朗读出来。在讲解《我的老师》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由诵读的形式进行朗读,同时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在进行诵读的时候画出自己认为文章中的关键词,不少于5个。学生在诵读完之后,记录下了6个关键词:老师、性格、教育、爱护、朋友、情感。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记录,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过程,只是学生并没有一个整体串联的意识,教师此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对文章的整体主旨和情感进行把握,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 通过写作手法实现文本细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非常多精美的文章,这些文章在创作背景、类型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都不相同。写作手法往往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文本的写作手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真正实现细读文本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关注文本的写作手法。需要注意的是,文本的写作写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文本的写作风格,另一个是文本的语言表达。文本风格方面,在一些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从这一方面进行引导,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水调歌头》《岳阳楼记》等。语言表达方面,鲁迅的文章其实可以非常好的体现。比如,在《故乡》中对长妈妈、闰土等人的语言描写部分就非常的精彩,能够生动形象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内心微妙的变化。
(四) 朗诵阅读文本,获得初步感知
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在讲解文本内容时都会先让学生进行全文浏览,形成一个整体的感知;或是要求学生大声地朗读文本,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或是大声朗读与小声细读、默念等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朗读方式的技巧,这样有利于增强代入感,可以帮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和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文本的朗诵,指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获得初步的感知。
例如,教师在讲解《囚绿记》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有感情地朗诵。这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绿色生命”的喜爱、留恋甚至占有之情,从而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形成初步的感知。有了这个初步的感知之后,学生与作者之间发生了情感共鸣,情感的代入加深,此时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开始细读文本,思考问题。
如文章开头,作者为何要选择一个简陋的房间作为居室?要求学生充满感情地阅读5~12自然段,此时作者将“绿”囚在自己房间中,这是文章中作者情感发酵的高潮阶段,大致浏览后,学生也能体会作者对绿的赞美、喜爱之情。然而作者最终却将“绿”释放了,此时作者内心是什么样的情感?他的状态如何?学生在细读的过程中会发现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便是整篇文章的线索所在;通过文本细读,学生也一定能够体会到常春藤那永不屈服、蓬勃向上的精神。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语文文本细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地改进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学观念,通过诵读实现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内容,让学生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深层情感,使得学生逐渐去感悟文章,走进人物的世界,进而提升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最终提高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洪青青.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文本细读方法探索[J].新校园(中旬),2017,12(08):153.
[2]张永霞.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方法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4(08):94.
作者简介:
李迅,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小蓬完全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