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北京卫视播出 致敬中国航天

2018-09-05夏茂平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32期
关键词:核导弹专委会两弹一星

夏茂平

8月15日,慈文传媒、艺能传媒出品的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登陆北京卫视品质剧场,并由腾讯视频网络独播。该剧由韩晓军执导,王之理、黄鉴联合编剧,铁佛担任总制片人,讲述了一群怀有崇高理想的大学生为实现自我,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投身科研设计,为航天梦想付出青春的故事。该剧聚焦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弹一星”的研发事业,从建设初期一直讲述到改革开放后的新时代,堪称一部航天事业发展变革的编年史。

聚焦“三线建设”

重塑青春奋斗传奇

“之所以想做这部剧,就是因为我是50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对那个年代会有一种记忆或者留恋,对这种题材有一种先天的亲近感。”这个让总制片人铁佛留恋追忆的年代,正是《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的年代背景。上世纪60年代,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訛诈,党中央领导集体做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为此,中央军委成立了专委会,在“两弹”中的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核导弹的升天被提上日程。为了打破外国对中国研制核导弹时间的预测,专委会决定将核导弹研发的时间,由美苏两国预测的10年或8年缩短为5年,而最后,钱学森在会议上表态:“用3年时间让核导弹上天。”

由此开篇,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主线,以张利军(杨烁饰)、陆若文(苏青饰)、向晴(练练饰)和马朝阳(荆浩饰)4位年轻人的情感经历为辅线,4人在老师高占武(任程伟饰)的带领下,将青春甚至生命献给了新中国的导弹和火箭的研发事业。铁佛感慨道:“我是四川人,我对大三线的接触和感知会比一般人早,而且很多三线内迁的企业,当年在西南地区都是家喻户晓的事。以往的故事比较悲情,但就这段记忆来讲,有很多东西是令人感动的。”全剧将诸多真实事件甚至真实人物融于剧集之中,既能唤起老一辈人的记忆,又能让现代年轻人了解这段关于“两弹一星”研发历程的红色青春奋斗传奇。

七年磨一剑

杨烁完成从“士兵”到“将军”的蜕变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的创作耗时7年,主创团队实地采访了多位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退休技术员,时至今日,这些老人中已有多位离世。为了在剧中真实地再现导弹与火箭发射的过程,主创团队从中央台新闻电视制片厂、八一厂、中国档案馆甚至国防科工委的资料馆,购买了与之相关的所有影像资料。此外,剧组在“丽弹一星”研究基地之一的四川绵阳实地取景,当年邓稼先工作的防空洞首次在荧屏上出现,而剧中制造导弹、火箭零部件的工厂也选在了曾经生产榴弹炮的工厂旧址。在此基础上,道具组从全国各地搜集的道具,足足装了12辆卡车,拍摄期间把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车间堆得满满当当。剧中的军装也是严格参照当年的军装制式,从“五五式”到“六四式”做出了3种变化。

在剧中,杨烁化身为军人后代张利军,在为航天事业付出青春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一位实干家。剧中,张利军用血性与担当,从最普通的研究员一路升职为工厂厂长,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蜕变。

猜你喜欢

核导弹专委会两弹一星
美国核武密码曾是8个0
县级人大专委会运行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致力推动“六个转变” 提升新时代政协专委会工作能力
研发“两弹一星”叶剑英和张爱萍心连心
完善专委会机制的问题与建议
美国核武密码曾是8个0
从“两弹一星”到天宫二号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
“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程开甲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召开名厨专委会换届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