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及相关数据分析

2018-09-05王绮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刻板群体

王绮 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因观察角度及阐述侧重点的差异,学术界关于地域刻板印象定义的不同表述很多。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关于某个地区人群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1]——简单说,就是以地域划分人群,并对该人群持有固定看法。这种刻板印象,古今中外在关于某地区及该地区人群的形象定义中均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当下网络时代。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刻意突出某个地域或是该地域人群的帖子,并且往往具有很高的关注度与介入性。比如早些年的“切糕事件”,就是从一篇发布在微博上的警情快报发酵成了一次关于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人群的现象级网络事件。由于这类信息往往趋于负面,因此“地域刻板印象”似乎已经被看作是“地域歧视”或俗称“地域黑”的同义词。这样理解“地域刻板印象”是否正确?本文主要通过厘清地域刻板印象的理论脉络,分析地域刻板印象的典型案例,对地域刻板印象和地域歧视之间关系进行探讨,并通过相关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来归纳几个观点。

一、地域刻板印象的概念梳理

地域刻板印象,是“刻板印象”的一个从属概念。刻板印象又可称为刻板效应(Stereotype),查“百度百科”,对它给出的定义是:“指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2],其含义类似通俗语境中所谓的“成见”。刻板印象作为社会学术语,最早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他1922年发表的著作《公众舆论》中提出的。书中写到:“成见对决定个体对于其他个体或物体的知觉具有巨大的影响。若用于群体知觉,则这些‘头脑中的图像’就是对于群体成员相像,并且彼此区别不太明显的成见”。[3]21995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reenwald 和Banaji在他们的论文中又正式提出了“内隐刻板印象”的含义,认为其是“一种调节某一社会类别成员的属性且难以通过内省加以辨别的过去经验的痕迹”。[4]

国内学术界对“刻板印象”的概念,似乎并没有一个得到普遍认同的统一定义。西北师范大学王沛教授在其2003年发表的论文《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中对刻板印象的解释为“是指人们对具体的社会群体具有的心理特质的观念与预期”。[5]上海政法学院教授连淑芳在她的博士论文中写到“刻板印象是关于特定群体的特征、属性和行为的一组观念,或者说是对与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相联系的特征或属性的认知表征”。[6]

本人认为,所谓地域刻板印象,其内涵不外乎“关于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以及该区域居民某些形象特质的符号化”,其主要特征是:简单定义、相对固化、由来已久、流传广泛。

二、地域刻板印象的产生及存在性研究

关于地域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美国学者Carey,S.R.和Laura,M.B.在其研究中提出“人们会对与自己无关的群体比所属群体知觉为更加相似,并且更趋向于激发消极的刻板印象”[7]这就是著名的“内-外群体效应”。从该定义可以看出,由于人们对自己还没有融入的群体所产生的了解一般都比较粗略,且容易带有较强的主观意识,因此对该群体以及从属与该群体的个人形成的刻板印象也容易产生偏差。就比如从没来过重庆的外地人普遍都对重庆人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刻板印象。不准确的刻板印象若没有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可能就会演变成地域歧视。郭宏斌老师认为地域歧视“即就是基于地域差异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的行为取向”。[8]研究者张汉娟认为地域歧视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风俗、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差距较大,从而导致了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因对彼此不了解而产生了一些固有成见。[9]研究者张国平更是大胆地提出一个地域经济落后就是导致它遭受歧视的根本原因。[10]而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两会期间对地域歧视现象提出反对时所说“难道经济发达地区就拥有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歧视的权利吗?难道经济出现衰落就要成为被歧视的理由吗?”[11]似乎也从侧面证实了张国平老师的观点。

1991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Gilbert和 Hixon 用词干补笔测试法(Word fragment completion)进行了一项实验。当时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被测试对象看见一名亚洲女性时,绝大多数的人会更倾向于填出一个对亚洲人带有刻板印象性质的词,而不是以反刻板印象的倾向进行填空。例如,看见词干“Poli__”,更多人会选择填“Polite(礼貌)”而不是“Police(警察)”[12],说明“彬彬有礼”就是亚洲人尤其是亚洲女性在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的刻板印象。而多年后,在2004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B.Woll 又通过在线调查方式,对400多名居住在不同城市的美国人进行了访问,结果也发现不同城市的居民存在着迥然不同的刻板印象。[13]这两项先后在美国进行的实验可以证明针对某一个地域和该地域群体的刻板印象在美国是普遍存在的。在国内,也有不少研究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证明了刻板印象的存在:邹庆宇在他的论文中写到自己通过一系列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与其他类型的刻板印象相类似,地域刻板印象也是广泛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态度”。[14]44而另一位研究者任婕也在她的论文《苏南苏北地域刻板印象及其干预》中证实了我国苏南、苏北地区确实存在着刻板印象。

三、地域刻板印象典型案例分析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是用来形容湖北人“心机重、城府深”的一句经典俗语了,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而这也是外地人对湖北人的刻板印象。湖北人为何被打上“心机重”、“城府深”的标签,又为何要用“九头鸟”来指代这样的刻板印象?下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简单地探索研究。

从历史的角度看,古籍《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了一种人面鸟身,生有九首的神兽,名为“九凤”。九凤原本象征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是楚人祖先崇拜的图腾。而当年楚人活跃的主要地区,正是现今的湖北一带,今天的湖北人,一般被认为是楚人的后裔。因此,九头鸟与湖北人之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种紧密的地域关联。

而“九头鸟”又是怎样被赋予“心机重,城府深”的印象的?这要从明朝朱元璋时期的著名谋臣刘基说起。刘基写过一本书叫《郁离子》,书中讲了一则寓言:“孽摇之虚有鸟焉,一身而九头,得食则八头相争,呀然而相衔,洒血飞毛,食不得入咽,而九头皆伤”。[15]刘基借这个故事来讽刺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陈友谅和徐寿辉之间的明争暗斗。而这三位中,除了他拥戴的朱元璋以外,另外二位他竭力贬斥的都是湖北人。刘基的这一则寓言可以说是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用“九头鸟”来讽刺湖北人的案例了。不仅如此,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据传重用了九位湖北籍御史,利用他们罗织罪名、打击政敌、巩固自己的地位,民间遂以九头鸟称之。[16]张居正的所作所为进一步固化了大众心中“湖北人→九头鸟→心机重、城府深”这么一条联想的链条。而在近现代,毛泽东和林语堂就已经直接说出“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话了。所以,湖北人就是这样慢慢地被外地人借九头鸟的形象打上了“心机重,城府深”的标签。以上的案例都可以说明这种说法历史悠久,且相对固化、广为流传,符合“地域刻板印象”的典型特征。

另一个地域刻板印象典型案例是轰动一时的“切糕事件”。2012年12月3日,湖南省岳阳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岳阳公安警事”发布了一条警情快报,称“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小贩的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17]。报道中所提“核桃仁糖果”,不过就是当年全国很多地区大街小巷都在叫卖的新疆传统小吃——切糕。区区一板车的切糕价值16万?这让很多网民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关于此事的热议迅速地在网络上形成“铺天盖地”之势,瞬间席卷全国,数小时即成为现象级网络热点。湖南岳阳警方估计都没有想到自己发的一条信息居然会引发一场几乎是全民参与的“网络狂欢”,连新疆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发了条长微博做出解释都未能平息网民们的“怒火”。虽然总的来说,网友们是以调侃、讽刺为主,极少使用过激言辞,但从中我们仍可看出大家对与该事件相关的民族、地区产生了一种相当负面的情绪。这就使很多没有去过新疆,也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新疆民众的人,对“新疆”和“新疆人”形成了一种负面的刻板印象,而这种印象一旦形成,就会变得相对稳定,难以改变。这不仅给新疆人民群体形象造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对新疆地区的旅游甚至整个社会发展也不无负面影响。

除了上述两个省市以外,还有一个地区也饱受地域歧视之苦——河南,我国的首例地域歧视案就与它有关。该案件发生在2005年3月,起因是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下属的龙新派出所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在辖区的大街上悬挂了两条分别写着“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和“凡举报河南籍团伙敲诈勒索犯罪、破获案件的,奖励500元”的横幅。这一行为招致了当地许多居民,特别是河南籍居民的非议,再加上有媒体报道了此事,使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更广泛、更强烈的反响。因此,在事发后一个多月两名河南籍律师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状告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侵害了自己家乡以及整个河南人群体的名誉权。两位原告在经历了将近一年的艰难维权之路后,该案终于在2006年初经郑州市高新区人民法院调解结案:被告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区分局需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两位律师总算是替所有居住在深圳的河南人讨回了公道。

此案虽然是原告取得了胜利,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河南依然是地域歧视的“重灾区”,外地人对河南人的刻板印象大多数都是“坑蒙拐骗”、“好逸恶劳”等负面词汇。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的刻板印象形成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所写的一篇散文《韩非子·五蠹》。文中提到了一个发生在宋国的故事,正是成语“守株待兔”的出处,而宋国的国都就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韩非子本人或许并未有地域歧视之意,但该成语的产生可能或多或少对河南人负面形象的流传起到了推动作用。回到地域歧视首案来看,虽然最后是以庭下和解结案,但是从事发开始民众的反应以及被告最终的道歉可以看出大家对地域歧视的行为还是持一种反对态度的。并且该案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地域歧视现象的关注,不得不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

四、相关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为了更直接了解“地域刻板印象”的社会现状,并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网上匿名答题的方式,对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扩展到部分学生亲友)进行了一次测试调查。本次调查总共有86人(次)在网上点击查看了问卷,其中17人放弃,最终69人完成了有效问卷。条件所限,这次问卷调查存在样本量不够大及取样点主要集中在特定群体(两个班学生及少数亲友,重庆、四川占比偏大)的问题,数据代表性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偏离,但69位受试者长期居住地涵盖了中国大陆34个省级行政区(含港、澳、台)中的23个,占比高达68%;而其年龄及学历等的构成,也与当前中国网民的主流成分基本吻合。因此,有理由认为,这次问卷调查结果仍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见图1-8)

通过对问卷主要数据的量化分析,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在86位通过网络点击查看问卷者中,因各种原因放弃填写的有17人,而完成问卷的69人(表明该受试人至少知道“地域刻板印象”这一现象),占比80%。说明“地域刻板印象”现象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中普遍存在。

(二)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凡属受试者久居地的23个地区全部被提及,而非受试者久居地的11个地区,除澳门、甘肃、宁夏三个地区外,其余8个区域也被提及,提及率高达91%。说明地域刻板印象在各个地区虽或多或少,但几乎“无一幸免”。而提及率最高的前5名城市则表明,某个区域的地域刻板印象强弱及流传广泛性,与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社会风气、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名度,基本呈现正相关态势。

(三)数据表明,认为“地域刻板印象”中包含正面评价和中性评价者之和为71%,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这表明,“地域刻板印象”中不乏中性和正面的“标签符号”,并不等同于“地域歧视”。

图1:被测试者性别比例

图2:被测试者年龄分布

图3:被测试者受教育程度分布

图4:被测试者旧居地分布

图5:提及频率最高的五座城市

图6:被测试者对刻板印象的评价倾向

图7:被测试者对刻板印象的态度分布

图8:被测试者受刻板印象的影响

(四)数据表明,受试者中,个人的地域评价及人际交往中明显受到地域刻板印象影响的仅占12%,另有29%的受试者承认受到一定程度的心理暗示,而完全不受影响者占一半以上(59%)。这说明在网络传播时代的舆论场中,尽管“地域刻板印象”屡见不鲜,有时(特别是在出现事件性诱因时)甚至来势汹汹,但能保持理性判断的人也不在少数。换言之,“地域歧视”言论并不能对社会舆论产生决定性影响。

五、结语

综上可知,“地域刻板印象”可以对所涉区域造成伤害,但若能引导有方,利用得当,又可以形成对所涉区域进步的推动力。因此,对于“地域刻板印象”,虽无须“谈虎色变”,过度反应,但又必须重视其对于地区形象传播,进而对地区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包括正向和负向的作用)。关键在于主动引导,善于利用,扬长避短,扬“正”避“负”,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基本判断,不仅适用于区域形象,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改善。

就“刻板印象”涵盖的领域而言,“地域刻板印象”远不及性别、种族、宗教等方面的刻板印象受到那么多的社会关注,理论和实务的研究也相对薄弱,这是一些地区在处理负面刻板印象尤其是负面事件造成的“地域黑”事件中应对不力,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令人担忧。但同时,这也为学术研究者和实务操作者留下了较大的空间。本文不仅从学术角度对地域刻板印象作一些研究,更希望引起有关方面及社会公众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关注。

猜你喜欢

刻板群体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