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期、覆盖物对北京地区人工栽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

2018-09-05果禹鑫尹玉婷纪鑫梦程继鸿张国庆陈青君

食药用菌 2018年4期
关键词:覆盖物遮阳网羊肚

果禹鑫 尹玉婷 纪鑫梦 程继鸿 张国庆 陈青君



播期、覆盖物对北京地区人工栽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

果禹鑫 尹玉婷 纪鑫梦 程继鸿 张国庆 陈青君*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

采用3个羊肚菌播期和4种覆盖物越冬,通过营养生长期、子实体农艺性状和环境条件的试验观测结果,北京地区平原和山区羊肚菌适宜的播期为10月上中旬和9月中下旬。平原露地11月20日至2月10日日均地温变化范围-4~5 ℃,3月上旬地温回升到10 ℃左右,4月中旬羊肚菌子实体采收,品种六妹折合亩产(1亩≈667 m2,下同)达100 kg。但山区11月20日至3月10日地温均在0 ℃以下,最低为-9.8 ℃,3月回升缓慢,5月中旬出菇,产量极低。羊肚菌越冬适宜的覆盖物为塑料棚膜加遮阳网,其保温保湿效果好,折合亩产达130 kg。

羊肚菌;播期;越冬覆盖物;温度;产量

羊肚菌()菌盖表面凹凸不平,形状像羊肚,有些地方也称作羊蘑、羊肚蘑等,属于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1, 2]。羊肚菌营养丰富、肉质脆嫩、风味独特,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珍贵菌类[3, 4]。通过羊肚菌人工栽培,有效地增加市场供应量,减少野生羊肚菌资源的开采,实现野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出菇不稳定、产量低和重现性差是目前羊肚菌人工栽培的主要问题。影响羊肚菌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酸碱性、土壤化学成分等[5]。目前,我国羊肚菌栽培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等省市,主要采用大田栽培模式,出菇期集中在每年2~4月[6]。北方关于大规模成功栽培羊肚菌的技术经验报道很少,与其较难适应北方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室内栽培技术又不成熟等有关。2016年春季北京周边及河北迁西县的科技工作者开展了林下栽培羊肚菌的尝试。但因为春季风多、保湿困难,温度上升较快,获得理想产量的农户很少[7]。北京地区2014—2016年设施栽培羊肚菌虽取得了成功,但在露地、山区采用何种方式越冬,最适宜在何时种植,本文作者于2016—2017年作了初步的尝试,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播期试验。品种为梯棱和六妹,菌种及外源营养袋均来自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

试验地点设在北京农学院菜园平原露地(海拔50 m)和北京延庆西沟里的山区露地(海拔800 m)。播种日期平原露地为9月30日、 10月10日、10月20日,畦宽0.6 m,长2 m,每小区3畦,3次重复;山区露地为10月3日、10月13日、10月23日,畦宽0.6 m,长5 m,每小区3畦,3次重复。

(2)覆盖物试验。品种为六妹,菌种及营养袋均来自四川金地菌类有限责任公司。试验地设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前章村南生态林地。播种日期10月21日,20天后放入营养袋。覆盖时间12月3日,覆盖物分别采用遮阳网(CK)、遮阳网+树叶(C1)、遮阳网+塑料棚膜(C2)、遮阳网+棉被(C3)4种形式,直接进行地表覆盖。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9 m2。

1.2 管理过程

播期实验:3个播期播后盖遮阳网(90%),并于2016年11月17日在遮阳网上覆盖塑料棚膜越冬,次年3月中旬去掉塑料膜和网,浇一次透水,用3~4 m长的竹竿搭拱棚并在其上覆盖遮阳网,出菇期在距离地表30 cm高处搭简易架,其上搭盖无纺布透气保湿,同时去掉营养袋。山区露地3个播期播种后,盖遮阳网,11月初覆盖塑料膜,越冬后,搭建拱棚盖遮阳网,待温度上升后浇水刺激子囊果萌发。

覆盖物试验:菌丝生长期均采用遮阳网地表覆盖,温度不超过20 ℃。12月初室外进行不同覆盖物处理,次年3月地温达到5~10 ℃时,去掉覆盖物,搭拱棚盖遮阳网。浇水刺激子囊果萌发。越冬后及时清理霉变的营养袋,避免杂菌污染。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营养生长期观察:羊肚菌在不同播种期的菌丝萌发时间和密度、分生孢子的密度和长势、放入营养袋后的菌丝发育情况、子实体萌发时间和密度等。

环境条件测定:对于山区、平原和覆盖物试验,测定和记录羊肚菌从播种到出菇结束生长全过程的环境变化,包括栽培期间土壤、空气的温湿度。使用RC-4HA/C温湿度记录器,空气温湿度在离地1 m处测定。土壤温度测定将感应器插入试验地中心区地表土壤8~10 cm处,土壤相对湿度由仪器给出,越冬后土壤相对含水量测定采用烘干法,光照使用ST-92型照度计在子囊果上方15 cm处测定。

日平均气温和日平均湿度:北京时间2:00、8:00、14:00、20:00共记录4次,求平均值[8]。

子实体发生和农艺性状测定:测定和记录不同播期以及覆盖物试验的子囊果萌发时间、子囊果农艺性状和产量。子囊果采收期间随机抽取10个作为一次重复,测定子囊果大小、重量,重复3次,记录日期等。统计小区产量,折合计算亩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种期田间菌丝长势

平原露地3个播期于播种3天后萌发,分别于13、11、15天后菌丝基本长满,20天后放入营养袋。3个播期中,第二播期菌丝长势最好,其次是第三播期;第一播期菌丝长势最差,是由于播种后连续中雨至大雨,气温骤降所致。每个播期中六妹的菌丝长势均优于梯棱。

山区露地3个播期分别于播种2、3、4天后萌发,于14、17、18天后菌丝基本长满垄面,放入营养袋。其中第一播期菌霜浓密,长势好,第三播期由于温度降低菌丝生长不良,提前放入营养袋后进行越冬覆盖。

2.2 不同播期温湿度变化

平原露地播种后一个月地温最高18.4 ℃,最低3.9 ℃,日均13.5 ℃。土壤日均温度第一播期在12~20 ℃,第二播期天气变化较为平稳,为13~18 ℃,第三播期较低,为 5~13 ℃。土壤温度均可以满足羊肚菌菌丝生长需求(图1)。

越冬期间,11月20日左右开始出现0 ℃以下的地温,且波动较大,冬季11月20日至2月10日变化范围为-4~5 ℃,1月10日至2月10日地温基本平稳在0 ℃左右,此期空气最为干燥。次年3月10日左右气温骤升,地温达到5~10 ℃,此时揭掉塑料膜,浇水提高土壤湿度,刺激出菇,同时在地表覆盖遮阳网保湿。3月下旬搭建竹架拱棚并盖遮阳网,使最高气温保持在20 ℃左右,土壤温度在3~10 ℃,土壤相对湿度50%~75%。此期的温湿度为羊肚菌子实体发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4月6日左右开始出现原基,第一潮菇于4月20日采收。

图1 平原露地羊肚菌田间温湿度变化

山区第一播期播后一个月菌丝萌发,地温最高19.2 ℃,最低5.2 ℃,日均10.9 ℃,基本达到菌丝生长的要求,但第二、三播期温度则远低于第一播期。11月20日至次年3月10日地温均在0 ℃以下,山区入冬后较冷,空气温度接近–15 ℃,土壤温度最低达到-9.8 ℃。空气相对湿度因雨雪等天气而变化,范围在30%~40%。2月上旬气温回升至0 ℃以上,而土壤日均温度持续至3月10日都在0 ℃以下。3月上旬之后地温上升,3月中旬浇水后湿度上升,促进子实体萌发。从播后一个月菌丝萌发的最高、最低地温分析,10月中下旬的第二、三播期都不能满足菌丝生长,只有10月上旬的第一播期基本满足羊肚菌发菌温度。山区露地的播种期需要提前到9月中下旬才能满足菌丝长满垄面,并保证转化袋内部分菌丝后再进入冬季(图2)。

2.3 不同覆盖物栽培环境变化

不同覆盖物试验在林地进行,播种前种植地土壤pH为8.39 ,EC值为0.076 mS/cm,含水量在18.19 %。

11月至次年2月,羊肚菌越冬期不同覆盖物覆盖下土壤温度均值如下:CK(遮阳网)为–1.3 °C,C1(树叶+遮阳网)为–1.1 °C,C2(塑料棚膜+遮阳网)为0.1 °C,C3(棉被+遮阳网)为–0.2 °C。可以看出,塑料棚膜+遮阳网的保温性能较好,棉被虽厚,但因无法透光,温度反而低于塑料膜。

图2 山区露地羊肚菌温湿度变化

越冬后撤去覆盖物,取样测定不同覆盖物下的土壤含水量:CK为17.41%,C1为19.06%,C2为22.72%,C3为19.44%,其中C2含水量最高,CK最低。说明遮阳网+塑料棚膜(C2)保水性明显好于树叶和棉被。

去除覆盖物后,田间实行统一浇水管理,羊肚菌菌丝恢复生长,3月25日至4月7日土壤菌丝萌发期间土壤平均温度10.8 ℃,土壤平均湿度50.8%,空气平均温度15.1 ℃,空气平均湿度30.7%。羊肚菌出菇期(4月7日至5月6日,播种后160天)土壤平均温度12.9 ℃,土壤平均湿度64.33%;空气平均温度17.1 ℃,空气平均湿度43.4%(表1)。

2.4 不同播期出菇农艺性状分析

由表2可知,平原露地在播种越冬后的4月6日出菇,品种六妹3个播期均有出菇,其中第二播期产量最高为0.243 kg/m2,折合亩产约100 kg,第一播期次之,第三播期最差,均没有达到0.2 kg/m2。

第二播期菇较大,菌帽长约6 cm,宽3 cm左右,单果鲜重17.54 g,小区产量最高。梯棱仅有第二播期出菇,产量0.135 kg/m2,折合亩产约54 kg,菌盖大,菌柄小,商品性状好,但小区面积产量低(表2)且畸形菇较多。山区露地越冬后在5月16日出菇,第一播期最先出菇,由于出菇后温度回升迅速,产量极低,未作统计。

2.5 不同覆盖物出菇情况分析

羊肚菌越冬覆盖试验结果(表3)表明:4种覆盖方式均有出菇,其中C2产量最高0.32 kg/m2,折合亩产约130 kg,C3次之,CK、C1最差,折合亩产均未到20 kg。其中C2(塑料棚膜+遮阳网)菌帽及子囊果稍大,菌帽有5 cm,宽近3 cm,菇形较好,而C3(棉被+遮阳网)单菇重稍轻。各个处理的单果鲜重范围在5.3~12 g之间,其中树叶组C1干果较重。综合来看,C2子实体农艺性状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不同地点、不同播期采用不同覆盖物研究羊肚菌的适宜播种时间和出菇管理措施,结果表明,平原露地的最适宜播种时间为10月上中旬,山区露地最适宜播种时间为9月中下旬。露地越冬最佳覆盖方式为遮阳网加塑料棚膜。品种六妹比梯棱更适合露地栽培。

表1 覆盖物撤除后羊肚菌出菇阶段的温湿度变化

注: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均由RC-4HA/C温湿度记录器测定。

表2 平原露地不同播期的羊肚菌农艺性状

表3 林地羊肚菌覆盖试验的子实体农艺性状

尹卫东等[10]在山西做羊肚菌试验后认为,北方羊肚菌人工栽培的适宜播种时间由北到南为10月初至 11 月中旬,出菇时间为第二年的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与本试验平原露地播期的结果相似。本试验最高产量为10月中旬播期,因后期温度回升和没有精心管理,仅采收了第一潮菇,若改进设施、加强管理则产量还有提升的可能。本试验山区冬季寒冷,土壤温度有4个月均处于0 ℃以下,春季地温回升缓慢,5月才能达到羊肚菌出菇的适宜温度,适宜羊肚菌生长的温湿度环境条件保持时间短,占地耗时达到8个月。因此,山区种植羊肚菌需要一些辅助设施和筛选特殊品种。刘洋[11]在河北唐山研究羊肚菌栽培新技术中,认为露地尤其是早春,雨水较多,温度合适,菌丝体、子实体生长良好;如早春遇干旱,则须适时浇水。早春在几周之内温度有4~16 ℃,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倘若这时温度变化剧烈,低于4 ℃或高于18 ℃,都会影响子实体发育。这与本研究播期试验相似,由于出菇后温度回升过快,导致产量极低,可能需要将羊肚菌播种日期提前或是增加一些辅助设施来提高产量。

目前在大田栽培技术体系下开发出的羊肚菌覆膜栽培技术,其优势有保湿、防涝、避光、抑制杂草、加快积温、促进出菇、控制"菌霜"过度生长、定向出菇、节约成本、增强栽培的灵活性等[12],塑料膜的作用极为突出。本试验也表明,北方羊肚菌越冬最佳覆盖方式为塑料棚膜+遮阳网,遮阳网贴地,塑料膜盖在其上,冬季阳光可以透过塑料膜提高地温,塑料棚膜在干燥的冬季可保障土壤水分不流失或少流失。使用不同覆盖物越冬之后,羊肚菌出菇期4月的土壤平均温度为12.90 ℃,符合黄国学[13]报道的出菇日均温在13 ℃左右。赵琪等[14]研究证明,尖顶羊肚菌在其菌丝生长的阶段可以不要光照,在子囊果形成时需要给予光照强度600~1 000 lx的散射光刺激,本试验出菇期采用遮阳网搭棚,光照强度在140~1 360 lx,CO2浓度在441~571 mg/L,表明北方林地早春加盖遮阳网可以满足羊肚菌出菇的要求。需要强调的是,北京冬季和早春风较大,越冬覆盖物需要盖妥以防飞起,早春拱棚要结实,遮阳网与拱棚贴合牢固,边缘要压紧。

试验还发现,羊肚菌出菇存在边缘效应,营养袋附近子实体密集,有丛生现象,与乐涛[15]在野生食用菌资源中提到的羊肚菌多生于竹林或沟的边缘上相近。林地5月的杨絮易粘在羊肚菌菌盖上,影响采收和产品美观,出菇前搭建遮阳网时应注意接缝及入棚口的处理。“五一”前后注意大雨对羊肚菌生长的影响,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护工作,及早采收。

[1] 陈向东, 朱戎, 兰进. 羊肚菌研究进展[J]. 食用菌学报, 2002, 9(2): 56-61.

[2] Volk T J, Leonard T J. Cytology of the life-cycle of[J]. Mycological research, 1990, 94(3): 399-406.

[3] 周晓丽, 杜晓利. 铜川地区羊肚菌生长气候适宜性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 2013(5): 81-83.

[4] 武冬梅, 许文涛, 谢宗铭, 等. 新疆野生羊肚菌研究现状及展望[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 381-384.

[5] 李建英, 刘绍雄, 罗孝坤, 等. 羊肚菌人工栽培及其伴生菌研究现状[J]. 农产品加工, 2017(19): 69-70.

[6] 刘伟, 张亚, 何培新, 等. 我国羊肚菌人工大田栽培新技术[C]. 北京: 中国菌物学会. 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 2015.

[7] 贺国强, 魏金康, 邓德江, 等. 北方地区羊肚菌日光温室栽培难点及关键技术[J]. 食用菌, 2017(9): 65-67.

[8] 刘伟, 张亚, 何培新. 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M]. 吉林: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256-257.

[9] 中国气象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3: 35-46.

[10] 尹卫东, 张江萍, 付丽娇, 等. 北方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J]. 山西林业科技, 2017, 46(2): 49-50.

[11] 刘洋. 羊肚菌树下栽培新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8): 125-126.

[12] 张亚, 蔡英丽, 刘伟. 羊肚菌覆膜栽培技术[J]. 食药用菌, 2017, 25(2): 133-137.

[13] 黄国学, 崔瑞业, 李佩福, 等.辽宁羊肚菌的分布及人工培育技术初报[J]. 辽宁林业科技,1998(1): 41-42.

[14] 赵琪, 黄韵婷,徐中志, 等. 羊肚菌栽培研究现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6): 904-907.

[15] 乐涛. 鸡公山的野生食用菌资源[J]. 食用菌, 1998(6): 3-4.

Effect of the spawning date and covering material on the growth ofcultivated in Beijing area

Guo Yuxin Yin Yuting Ji Xinmeng Cheng Jihong Zhang Guoqing Chen Qingjun*

(College of Pl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China)

In order to select the suitable spawning date and covering material for thecultivated out door during the winter in Beijing Area, 3 different spaowning date and 4 kinds of covering materials we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condi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the vegetative growth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thewere measured during the cultivation perio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the suitable spawning date forcultivated out door during the winter in plain area and mountain area in Beijing was respectively mid-October and late-September. In plain area, the average ground temperature out door from November 20th to February 10th was -4~5 ℃. In early-Marth, the ground temperature returned to about 10 ℃. In mid-April, the fruit bodies ofwere harvested. The equivalent yeilds of thecultivar‘six sister’ were 100kg per 666.7 m2. But in mountain area, the average ground temperature out door from November 20th to March 10th were all below 0 ℃ and the lowest temperature reached to -9.8 ℃. The ground temperature raised slower in March. The fruit bodies ofwere harvested in mid-May and the yeilds were very low. The most suitable covering material forcultivated out door during the winter was plastic film add sunshade net. It can keep the best preservation of heat and moisture. The equivalent yeilds were up to 130 kg per 666.7 m2.

; spawning date; overwinter; covering materia; temperature

S646

B

2095-0934(2018)04-245-06

2017年北京市农委项目(PXM2017-036204-000011)“羊肚菌、牛肝菌等珍稀菇优质安全栽培试验与示范”

果禹鑫,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珍稀食用菌栽培研究。E-mail:1126424943@qq.com。

陈青君,女,教授,研究方向为设施与林地食用菌栽培生理。E-mail:cqj3305@126.com。

猜你喜欢

覆盖物遮阳网羊肚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有机覆盖物在太原市绿地维护中的应用前景
不同覆盖物对红松播种育苗的影响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不同遮阳工况下温室作物冠层辐射场与温度场的CFD分析
羊肚菌补肾壮阳
马铃薯不同覆盖物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