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浙视频”看地方党报如何深耕视频产品

2018-09-05文/方

中国记者 2018年8期
关键词:党报浙江

□ 文/方 力

内容提要 2017年1月1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视频”正式上线,作为党报媒体融合的一个缩影,“浙视频”制作了一批有深度、有温度、有创意的精良视频产品。本文以“浙视频”为例,探讨了党报深耕视频产品的具体方法。

2016年底,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启动三端融合,把“新闻视频化,视频专业化”作为核心战略。主打产品“浙视频”于2017年1月1日正式上线,成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新闻视频化”战略的排头兵、专业队,专门打造新闻短视频、创意视频产品和直播。

如果说短视频和直播是一个视频品牌的流量担当,那么视频产品就是一个视频品牌的形象担当,更能体现一个视频品牌的高度、深度、创意和精品化。作为党报集团的视频品牌,“浙视频”在各种重大主题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各个节日和重要节点,制作了一批品质精良、有深度、有温度的视频产品。

一、有深度:立足当地,放眼全国

作为党报的新媒体产品,能否为中心工作和主题报道服务,是检验媒体融合成功与否的关键。地方党报的新媒体产品要想在主题报道特别是全国性的重大报道中有所作为,除了精良的拍摄制作,选题的高度和深度至关重要。

党的十九大成为各路媒体“比拼”的舞台。在十九大召开前夕,“浙视频”推出专题片《一句话,让山水美如诗》和《一艘船,为中国开天地》的姊妹篇,迎接盛会,成为迎接十九大新媒体的爆款。主创团队在选题上下功夫,寻找适合于视频阐释的浙江发展与中国发展一脉相承的典型。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在安吉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浙江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追求怎么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5年5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专题片《一句话,让山水美如诗》中的“一句话”,指的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片在“两山”理念提出12周年的2017年8月15日推出,呈现一个在“两山”理念指导下前进的诗画浙江。片尾作了升华:从“美丽浙江”到“美丽中国”,“两山”理念从浙江蔓延华夏大地。

另一方面,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嘉兴南湖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初心”在哪里?就在南湖红船里。早在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第一次提出并阐述红船精神。专题片《一艘船,为中国开天地》,在十九大召开前夕的2017年10月15日推出。“一艘船”指的就是嘉兴南湖上的红船,该产品回顾红色历史,揭秘关于红船的前世今生并讲述红船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两部专题片标题对仗,形成系列,升华了主题。先后被人民日报微博和客户端转发,在新浪微博和腾讯视频上都有不错的反响。《一句话,让山水美如诗》发布3日内全网总播放量达到15 26万,《一艘船,为中国开天地》发布24小时内全网总播放量达到15 31万,成为地方党报视频产品中的佼佼者。

除全国性的重大主题报道,在地方重大主题报道中,浙视频立足当地、放眼全国,制作了一批高度和深度兼具的精良产品。

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前夕,“浙视频”制作了专题片《扬帆正当时 起航砥砺行》,主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视频分为五部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关键词,将点落到浙江省5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以小见大,展现浙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专题在形式上采用大篇幅航拍画面,以帧跟随技术将浙江经济发展大数据与代表性建筑绑定,塑造恢弘大气、科技酷炫的风格,并对老照片进行三维化处理,实现“裸眼3 D”效果。画面跟内容的深度融合,气势磅礴地展现了浙江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八八战略”的坚定决心和重大成就。

视频产品的深度,还体现在紧跟中央要求、围绕中心工作的要求上。

2017 年 4 月,“浙视频”推出视频栏目《了不起的乡村》,记者深入山村、平原和海岛,挖掘有关浙江乡村发展的最新故事,以视频为载体,向观众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浙江的生动实践。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小村落见大格局,小纪录见大背景,《了不起的乡村》栏目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乡村振兴,按照“一村一词一故事,村村有故事”的主旨,展示浙江乡村建设的发展。从“村落”“乡音”“民宿”“民俗”“美食”多个维度,刻画美丽浙江的美好生活。

二、有温度:用心创作,引发共鸣

社会从来不缺热点,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些节日或者有意义的日子。“浙视频”抓住这些节点,用有感情、正能量的视频产品引发受众共鸣。

2017年五一劳动节,“浙视频”推出视频产品《五一特别策划——向劳作的双手致敬》。劳动离不开人们的双手,该片正是聚焦在劳动者的双手上,选择拍摄8位劳动者的工作日常,并且重点拍摄他们的手部细节,他们的手上或多或少都留下了因为常年累月从事各自职业的痕迹。

没有对白、没有过多的描述,片子用画面和音乐直观地呈现了8双饱经风霜的手,结合劳动者最真实和辛劳的工作场景以及他们朴实的笑容,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打动了观众,让大家感受到劳动者是最美丽的,要尊重每一位劳动者。该片推出后,播放量很快超过1000万。

再比如今年父亲节,“浙视频”推出产品《父亲节特别策划丨他的背后,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严肃”“不怎么说话”“深沉”等词汇,往往是人们脑海中对父亲的印象,但其实父亲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守护家庭,这也是常说的“父爱如山”。该片选取了3位不同的父亲:妻子去世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的父亲,身体残疾却努力给孩子最好的父亲,资助抚养了5 18个孩子却终生未婚的“父亲”。没有绚丽的画面,没有华丽的辞藻,用每位父亲真实的故事、朴实的语言、也许残缺却依旧高大的背影,展现父亲这个词所赋予的爱与牺牲。该片上线两天全网播放量超过2 5 40万。

一个有温度、能引起大家共鸣的视频产品都有一种很细腻的情感流露。而不同的内容会让不同的群体产生共鸣。今年春节,“浙视频”推出了《他们一年骑行数万公里 但那不是回家的路》,主角是每天骑行在路上为大家送餐的外卖员。通过拍摄年三十还在工作的外卖员,展现他们的辛劳付出,用他们一年骑行的距离,与自己老家和杭州的距离作对比。年三十晚上,他们送出的那一份餐,不仅是许多人一份特别的年夜饭,也是这个城市里一份特殊的温暖。让观众对外卖员的辛苦更能感同身受,也让外卖员感受到大家对他们的认同与尊重。

又比如今年清明节,“浙视频”推出特别策划《清明何处寄哀思 走近遗体捐献者亲属》,选取的对象是遗体捐赠者家属。很多人不知道,遗体捐赠者将自己的遗体奉献给医学研究,家属要到3年后才能拿到骨灰,所以他们的清明节有着自己不同的缅怀方式。“浙视频”与遗体捐献者家属对话,倾听他们敞开心扉讲述真实情感,从做出捐献决定前后的思想斗争到清明将至怀念逝者的心情。片子并没有局限于这3位遗体捐献者,片尾展示了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无言师碑上遗体捐赠者的名字、出生和去世的时间,呼吁观众记住他们怀念他们,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共鸣。该片24小时传播量超过1 300万,其中人民日报客户端和央视微信端均在头条首屏转发。

三、有广度:内容新颖,形式创新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一个优秀产品成功的助推器,那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就是优秀产品成功的发动机。尽管近年来,技术的进步逐渐降低了内容生产的门槛。但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仍然具有自己的文化诉求,而这需要通过优质内容来实现。

对“浙视频”来说,在策划视频产品时,在固定的选题中,用新颖的内容吸引人。知道国旗的设计者是谁吗?说起这个问题,想必有不少人答不上来。正因如此,2017年国庆节,浙视频抓住国旗设计者是浙江瑞安人这个点,策划制作了水彩动画产品《你知道国旗设计者是浙江人吗?》。“浙视频”从这个大众并不一定熟知、较为新颖的内容着手,以动画的形式展开国旗的征集筛选过程和设计者设计国旗图案的故事,最后以一段盘点国旗升起时刻的混剪片段收尾。视频采用了水彩动画的形式,画风清新亮丽,转场方式是以长画卷的形式从左往右移动,为内容做了升华。一经发布,全网传播总量达40 3万。

新颖的内容重要,而选取怎样的角度也同样是吸引受众的砝码。一说起女性的美,通常都会想到苗条的身材。而今年三八妇女节,“浙视频”挑战传统审美,推出了三八妇女节策划《女性的美自己说了算》,以不同身材的女性为切入口,选取了大码模特、大码舞者、健身教练、健身冠军和大码服装设计师作为采访对象,将话语权交到女性手里,讲述她们曾经因为身材遭受过的质疑和面对质疑的态度,并且定义她们眼中女性的美。通过她们的宣言,呈现励志、正能量,让更多为自己身材烦恼的女性更加自信。

又比如今年六一儿童节,“浙视频”推出了《代代相传的儿歌多少岁?和儿歌同龄的他们唱给你听》。儿歌几乎人人会唱,“浙视频”便从朗朗上口的儿歌切入,创新地选取不同时代耳熟能详的儿歌,邀请和儿歌同岁的普通人来演唱,并讲述那个时代的故事。发布一天该产品播放量就达到18 4.5万,人民日报客户端首屏和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转载。

对传统纸媒来说,视频频道往往区别于电视台。短视频和电视台的传统片子要求不同,增加了更多的时效性、趣味性和交互性。因此更加需要创新尝试,需要在创作产品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理念、新技术、新玩法,形成自己的特色。“浙视频”在产品创作中,除传统软件特效以外,还用上了定格动画、动画分屏、竖视频、视频混剪、老照片立体化等形式,让产品显得酷炫好看而又意味深长。

比如今年浙江省两会,“浙视频”推出《微缩世界看数据丨2017年浙江十方面民生实事完成得怎么样》。抛开传统的表现形式,这个产品采用了玩具、沙盘模型和微缩摄像的方式,搭建与十方面民生实事一一符合的生活场景,制作成定格动画。后期通过帧跟随技术将完成情况数据与模型进行绑定,数据以立体透视的效果呈现。视频发布后一天全网播放量超百万,许多网友为创意点赞。

对于一些各媒体都聚焦报道的事件和节点,在内容创新的基础上,形式的突破和创新也是视频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今年全国两会,“浙视频”推出《文字云动画丨全国两会 “新”意十足》,自己探索研究新软件,让众多关键词堆叠在一起,利用错位排布的方式,完成文字的视觉呈现,快速实现视频中关键元素的创意分布。在2017年举国关注的香港回归20周年时,推出《一本爱的纪念册,看看里面都画了什么?》,在表现形式上体现差异化,使用原创手绘定格动画的创意来展现香港回归时的盛况和这20年来香港的发展和变化。

无论是深度、温度还是广度,只有在创意中传递正能量,党报集团的视频产品才能真正实现流量和内容双丰收。

猜你喜欢

党报浙江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Dave Granlund's Cartoons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议提升地市党报竞争能力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