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功能主义理论视域下的“馆校共建”问题探析
2018-09-05令先
令先
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称为教育功能,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建构出积极的功能。本文以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理论为依据,运用教育功能主义理论,重点对“馆校共建”教育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教育作用及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并且从正面论证该教育模式目前取得的成果。更加详尽阐述“馆校共建”是适合文化建设的教育形态。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学习已不再囿于学校或专门的教育机构,影响学习的空间也变得更加广阔,教育模式逐渐由校内学习转变为校内外学习相结合,并通过价值观和规范进行调节。社会结构的每个部门都对维持社会整体生存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社会教育更是受到社會文化事业大发展的影响。目前,政府逐渐加强了对公共文化教育资源的投资,促使博物馆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了趋势,博物馆已经作为社教机构,在文博宣教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
一、方法论研究及核心概念界定
(一)方法论
教育功能主义理论: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理论。通过研究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将教育功能分为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并进一步研究教育功能的大小、受社会条件、教育状况和受教育者实际需求的制约问题性的理论。
(二)研究方法:验证性研究方法
1.实证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本文主要通过应用个案法对馆校共建中的合作个案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研究馆校合作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2.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是一种指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通过对馆校共建发展模式之间各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出各变量之间的信度和效度。
(三)核心概念界定
“馆校共建”:即馆校合作。主要是指场馆与学校之间为实现共同教育目的而展开的相互配合的—种教学活动。
二、“馆校共建”教育优势及作用综述
(一)多元发展为目标的活动设计
通过馆校合作,形成了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真实的延伸,例如“激趣法”教学,以博物馆“文物走进课堂”教学为例。以馆藏精品文物为讲解实体,着重讲解4~6件精品文物;课程分为单双周进行,单周学生进馆参观展览,双周讲解员进入课堂通过对重点参观文物进行详细介绍,通过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兴趣,搭建起学生爱上、老师爱教的博物馆课堂,并配以PPT进行图片展示和文字说明。互动项目通过“我们一起找重心”;“我们一起画”将生动形象的文物通过感官和肢体记忆形象表达。还可以通过“走进博物馆与回顾”“课程特别设计与实施”“人智、心智、品智”等多元发展为目标的设计。
(二)以博物馆为重要媒介,搭建多维教育平台
博物馆作为“馆校共建”发展的空间桥梁,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成为搭建互动教育媒介作用,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平台、科普教育教学基地建设平台、免费绩效管理参观平台、文博专业实习教育基地平台,构筑综合性教育模型,搭建多维教育平台,实现对青少年历史知识、进取心和开拓精神的培养,引导他们形成意识结构,构筑开放、有序的知识结构和智慧结构,培养自我理解、自我学习和自我培养的能力。
(三)通过强化“馆校共建”,建立良性循环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
学校通过提供实践教育平台,促进了学校与博物馆之间的互动、互补、互促、互惠、互鉴,相通、相融、相济、相长,共同推进社会教育向良性循环发展的运行机制。通过德育教育,实践思想道德教育,历史知识教育,鼓励学生“重走革命路”,深入纪念场馆,重温革命历史,深入革命圣地,铸就革命隋怀。
“馆校共建”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统一于一种教育合作模式当中,强调通过促改革、强管理,优化布局结构,改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内在活力,进而增强了文博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教育的良性结构,推动了文化产业向良性运行方向进一步发展。
三、“馆校共建”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功能凸显不够,教育形式呈现单一化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青少年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且掌握运用各种方法解释科学知识、历史发展、为人处世之道等。目前“馆校共建”主要采用的是通过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提高学生对博物馆(科技馆、历史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的学习热情,并结合社会生活和理论授课,在学校与场馆之间建立关系,并希望长期稳定地保持。这种形式目前被广为采用,然而,形式趋于雷同,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很多教育模式只是取向于现场反馈,对参与者的意识培养不够,形式化和机械化的参观,积累的都是潜意识,长期深入的培养和互动才是促进“管校共建”稳定发展的必要途径。
(二)缺乏专业性人才
“馆校共建”缺乏专业性专家讲师团队,即具备交叉学科的综合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比如有深入的文博知识、历史知识、科技知识研究以及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经验知识,甚至应该具备管理和社会发展知识相关理论研究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管校共建”大多局限于讲解员在场馆和学校之间的流动讲解和授课,对于专业讲解员来讲,未能经过系统的培养和知识能力储备,很多讲解和互动更多局限于提高青少年的兴趣,很难满足更多答疑解惑,更难教育学生构建学生与场馆之间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馆藏资源在教育过程中未得到深层开发
馆藏文物是博物馆最好的教科书,储备丰富,且呈现立体状态。对藏品与展品辅以生动的文字说明和讲解语言,即对抽象历史文化知识的转化,使其更形象,更容易被理解。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现藏有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共计8万余件,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以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粹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然而,目前如何将文物与教育结合起来,深层次挖掘文物,更好地使这些馆藏珍品将历史遗存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融入社会教育,使文物真正活起来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四、思考与发展建议
(一)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馆校共建”新模式
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互相作为传播对象,学校和博物馆作为教育机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重点媒介,充分发挥教育机构的产出水平,即教育能力的提升,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契机的准备把握,不断将展览、宣讲、专项辅导、综合性和针对性授课等教育学习模式深入学校,赋予馆校活动以实质性内容,促进受教育者人格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进一步研习发掘本地文物史料资源,通过对丰富的历史资源的深入研究,总结提炼精华部分,与受教育者产生共鸣,形成完美人智,进而实现学校与博物馆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资源整合,实现合作共赢。
(二)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实现馆校共建常态化
建立学校、受教育者、博物馆三者之间的内在相互作用机制是实现馆校共建常态化的直接途径。博物馆作为有公益性质的教育基地,与学校之间建立健全文博志愿者服务机制,建立起社会大众与博物馆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以更好地促进博物馆事业社会化、服务化发展。通过参与布展、讲解、藏品信息归档整理、展览及参观接待等方式,密切了合作机制,更加有利于实现馆校共建常态化。
(三)打造优秀的社交人才团队,与新时代科学教育接轨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长期的、专业的,需要有一个循环往复积累的过程。“馆校共建”的发展,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业务专家,更需要一个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高度理论知识的实践教育专家团队,应积极引进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学、教育学等高学历人才,针对性地对馆校共建实践专业领域的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教育体系,并能有针对性地拓展知识和教育互动,更好地促进馆校共建与新时代科学教育接轨。
(四)强化社会教育理论研究,探索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更容易在真实或者虚拟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点,将所见、所触、所感融入自我意识刺激思维的发散。因此,必须强化社会教育理论研究,着重对参与互动的教学方式、剧情内容更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做教育理论研究。进而更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坚持探索、创新的独立人格,培养其对文化和文博知识思维意识,对历史和考古知识的知识架构,提高其对文化事务的敏感性,并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有一定的否定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