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探究

2018-09-04袁爱玲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袁爱玲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凸显着严重的弊端,难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升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基于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开展参与式教学,营造适合语文教学的活动,不断提升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科学优化小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195-02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凸显着严重的弊端,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度不高,学生的主体意识难以有效凸显出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难以得到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也制约着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开展参与式教学,营造良好的活动式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参与式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积极开展探究性活动

小学生兴趣广泛,同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积极开展探究性教学,适当布置和安排一些探究性的活动,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转换为问题形式,创设真实情境,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座谈分组讨论、同桌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从而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探究性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把握一定的度。实践证明,在参与式教学的开展中,如果教师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与管理能力,那么课堂教学将成为一盘散沙,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积极开展转换性活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应该积极开展转换性教学。教材内容是既定的,特别是一些优美的文章,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基于此,在课堂活动教学中,积极开展转换性教学。教师将一些优美的文章挑选出来,将一些重点的段落剥离出来,鼓励学生按照自身对文章思想的理解,来进行有效的缩写、改编或扩展。通过这样的参与式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学生在仿写、改编等过程中,能够重新来架设文章结构,能够反复领悟文章的真正内涵,这本身也便于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积极开展深入性活动

在课堂活动教学中,还应该积极开展深入性活动。教师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如演讲、表演、辩论、讨论、朗诵等来发表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认知。深入性活动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来实施,教师精确筛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段落的中心思想,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通过演讲等手段来谈自身的理解,或者教师选择适合角色扮演的段落,为小学生安排各自的角色,鼓励他们理解和认知角色,并通过演绎的方式来呈现。

二、小学语文活动室教学的课外延伸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参与式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课外延伸教学,后者是参与式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检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课外延伸活动的开展,能够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及时测验学生的语文知识。

(一)体验性活动的有效开展

在小学阶段,存在着很多课外活动,比如诗歌朗诵、辩论赛等。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有序开展,离不开这些课外活动的补充和互动。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这些活动,来实施体验性教学,鼓励学生将语文课堂中的所学所获,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表现出来,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与质量。比如学校举办的诗歌朗诵活动,学生在筹备阶段,可以寻求语文教师的帮助。语文教师要积极结合课文中适宜朗诵的内容,鼓励学生学会声情并茂地来进行朗诵。科学的朗诵本身就是一种段落的分析过程、是一种语文内容的升华。

(二)发现性活动的有效開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参与式教学,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积极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积极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搜集与整理出来。回归课堂后,可以进行及时性的展示和展览,以便科学全面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下转第197页)

(上接第195页)教师安排一些发现性活动,还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发现能力,培养他们科学的观察能力。

(三)制作性活动的有效开展

鉴于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强,这与他们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结构是相符的。因此,在参与式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制作类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在实践探究中发现语文奥秘,在实践探究中窥测语文知识。

三、参与式教学的反思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参与式教学的有序开展,应该注重课堂活动教学和课外延伸活动的融合,充分提升小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但参与式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亟需引起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重视。

(一)参与式教学中的局限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参与式教学的开展虽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有效凸显出来,这无疑增加了学生主动探究的障碍。部分小学生仍存在着较大的“等靠”思想,在新内容的获取、在新课文的分析过程中,小学生仍寄希望于教师的引领。另一方面,参与式教学在实践中,容易受到固化课时的影响。参与式教学需要灵活的课时安排,同时也需要师生的共同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参与式教学的长效机制。但当前小学语文在教学实践中,课时安排相对比较僵化,难以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难以结合参与式教学的进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这无疑限制着活动式教学的有序开展。

(二)参与式教学的未来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参与式教学的开展虽然存在着诸多的限制,但作为一种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参与式教学也已赢得了广大教育者的重视,特别是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今天,小学语文参与式教育已经突显雏形。如肖家芸老师所说:“语文教学活动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既说明了实施语文‘活动式教学的难度,也显示了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实践价值”。本人认为,活动式与参与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在挑战和机遇中将自己的教学不断实践、逐步完善,还需要我们长期努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参与式教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参与式教学需要充分依托于课堂活动教学和课外延伸活动,注重全面提升和优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科学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以便持续而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的整体质量。当然参与式教学在实践中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这亟需改善和优化。

猜你喜欢

参与式教学探究小学语文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普通生态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参与式教学在“旅游与生活”植入式在线课程改革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