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8-09-04沈伟丽
沈伟丽
【摘 要】开展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与教师的重视。本文列举了初中美术合作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阐述了其对于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最后在结论部分做出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初中美术;合作学习;问题探讨;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088-02
一、初中美术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合作学习缺乏整体的设计,在课堂上表现得十分生硬,仿佛作秀一般。第二,将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画等号,敷衍了事。第三,学生的合作学习纪律不佳,随手乱画、闲聊的现象普遍。第四,教师讲解与完成作业占据了课堂的大头,合作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障。
(二)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但是,很多美术教师,特别是教龄长的资深教师,很难放弃自己的权威地位,依然扮演着仲裁者的角色,比如:对学生指指点点、呵斥违反纪律的学生、使用唯一的标准答案,等等,导致学生沦为配合教师演出的群众演员。相对应的,也存在另外一种极端,就是教师成为了旁观者,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无法融入学生,仅仅在做维持纪律的工作,没有发挥引导作用。
(三)学生的参与机会不均等
受制于国情,我国中学的班级规模普遍较大,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基本都超过50名,减少每个小组的人数,必然会导致小组总数的增加;反之亦然。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降低合作学习的效果。单个小组的人数过多,就会有学生分配不到任务,个体的参与度大打折扣;小组总数过多,则会增加教师的负担,无法兼顾到每个小组,导致小组之间的参与度不均等[1]。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培养合作精神
培养合作精神,需要积极的互赖策略。受限于教育资源,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竞争教育,只有比身边的学习伙伴强,才能脱颖而出,从而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合作学习则不同,它更注重整体的培养,注重学习伙伴之间的互相依赖,而不是互相竞争。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互赖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一,为小组成员设定共同的目标和团队评价标准,培养团队意识,认识合作的重要性。第二,为每个成员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胜任全部任务,需要相互依赖、相互配合[2]。
(二)灵活编排小组
小组编排的总体原则:就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不宜仅仅按照学习成绩,或者座位空間位置进行简单的分组,而是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个性、能力等因素,实行多维度、全方位的考量,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多样化、小组之间的均衡化。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减少每个小组的人数、增加小组数;对于困难复杂的问题,则反之,从而调节小组成员的认知负荷,保障学习效率。
(三)建立责任制度
树立责任意识,能够大大提升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避免要么互相推诿、要么大包大揽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建立团队责任制度。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学习能力,为每个小组分配任务,明确责任。另一方面,建立个人责任制度。在小组内部,根据个体差异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让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责任到人。
(四)摆正角色定位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第一,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降低教师的权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第二,尊重学生审美的差异性,讲究留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第三,全局把控,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及时地引导与适当地调整,既不能干预过多,也不能放任不顾。
三、初中美术教学问题的意义
人类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离不开互相合作的能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展开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它能够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它能够纠正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激发合作意识、提升合作技能、培养合作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的必备技能。目前,我国初中美术合作学习还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第二,灵活编排小组;第三,建立责任制度;第四,摆正角色定位。从而真正做到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真正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盛群力. 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述评( 上)[J]. 外国教育资料,1992(2).
[2] 裴娣娜.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研究报告之二[J]. 学科教育,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