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分析

2018-09-04李城德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

李城德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对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概念,提出了新课程的特点与要求,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最后在结语部分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077-02

一、活动教学与语文活动概述

“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周围现实的改造,实现人的需求和目的的过程。教学,在本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和活动,它的“改造”,就是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因此,“教学活动”,就是指,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教师进行引导与促进地活动,学生进行认识与实践活动,双方都是主体,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另外,“教学活动”也可以指它实现的方式和途径[1]。

“语文教学活动”就是指:学校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将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作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活动,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性的认知实践活动。以初中语文为例,这些活动包括识字、阅读、写作、口语等几个方面[2]。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与要求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引导,决定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类型。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对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对自身的活动,以及自身活动引起的学生活动,都要有明确的设计或者预判,从而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比如,主要教学目标是对知识进行记忆的话,教师的主要活动就是讲解,学生的主要活动就是听懂和记忆,这时,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而主要教学目标是情感态度方面的话,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就低效的多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仅仅是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主导者的角色。而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理想状态下,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进程保持浓厚兴趣,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扮演活动进程推动者的角色,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有效的提升语言文字能力与文学素养。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确保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尽可能的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锻炼探究精神与求知欲望。另外,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习需求,提供不同的指导。

(三)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其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文学素养。而事实上,有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并没有实现“变革”,而是在相同的水平上不断重复。比如,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在进行古诗鉴赏时,都使用要素分析法,如此单纯的重复,导致“学习”的实质并没有发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需要把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作为核心,选取适合初中阶段学生认知能力、知识储备的流程与方法,进行循序渐进的、梯度性的培养。

(四)整体性与开放性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目标的整体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要追求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第二,活动内容的整体性。听、说、读、写组成的智力活动,情绪、心理、意志等组成的心理活动,需要保持整体性。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放性,表现在活动内容、活动过程的开放。教师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整合教学资源,同时,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合适的活动过程。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设计思路

1.研究新课程标准

想要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研究新课程标准无疑是第一步。教师需要认真研读课标中课程理念,找出“新”在哪里,为课程目标的细化落实,提供指导。特别对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部分,需要重点关注,深入理解,认真体会,把握其精髓。(下转第79页)

(上接第77页)

2.研究教材

研究教材,对选文进行定性与分类,确定教学内容。对选文的定性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以理解和欣赏为主的“定篇”、侧重某一方面或知识点的“例文”、用于读写方法教学的“样本”、用于提供相关信息、介绍资料的“用件”。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定性之后,教师方可按照需求灵活选取,明确课程内容。

3.设计教学活动

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对教师活动、以及教师活动所引发的学生活动,都要进行设计和预判。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有效的教学流程与教学方式,尽量能够实现听说读写、态度情感方面的综合锻炼。比如:对于现代诗歌的教学,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培养朗诵能力以及对诗歌的情感体悟,可以选取朗诵比赛的形式。

4.实施与反思

在教学活动设计结束之后,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和开放性原则,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施。在这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主生成,在方向发生偏差,或者学生的认知存在错误时,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点拨,把控教学活动的进程。授课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参与度、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二)实施策略

1.听说活动

听,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听取教师、其他同学的发言,获取信息。说,就是指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外形为口头语言,进行对外输出。

诵读类活动,教师只进行朗诵技巧的提示,把读的权利让给学生,同时,保证朗诵形式的多样性。对话类活动,减少陈述性对话,增加探究性对话,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培养。表演类活动,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以小组分工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编写剧本、安排演员,自主设计台词与动作,并保证充分的准备时间。演讲辩论类活动,需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参考材料,话题的选取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

2.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言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提取概括类活动,可以适当与其他活动进行结合,并保证形式的多样化。感悟鉴赏类活动,需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增加学生的代入感,比如背景音乐、背景画面的使用。同时,妥善处理学生的个人观点于本文价值取向的矛盾,讲究以理服人,在必要的时候进行适当引导与点拨。探究创造类活动,要把握学生的兴趣点,问题的设置要有新意、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

3.写作活动

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要求学生厚积薄发,学以致用。

阅读或读写教学中的写作活动,教师需要灵活利用文章中的留白处,或者学生的兴趣点,衍生出写作活动,注意保障形式的多样性,鼓励学生的作品展示。写作教学中的写作活动,尽量选取开放性的命题,或者学生感兴趣的命题,联系自身的实际才能做到有话可说。另外,如果有机会,尽量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增加实用性文章的练习。在作文批改时,进行同学互评环节,提供多样化的建议。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发挥必要的引导作用,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兼顾整体性与开放性。在具体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反应,抓住学生的兴趣,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语文科課程论基础(第2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华.谏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