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2018-09-04吾丽曼尔·卡德拜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学生

吾丽曼尔·卡德拜

【摘 要】中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他们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俗话说的好“少年强则国家强”,如何树立青少年崇高的理想,培养他们的行为规范,就成为了中学教学的目标。以往的中学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且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经常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我国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中学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良好班风的构建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就从中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对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做一个探究,找到科学的方法实施教学和班级管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05-0071-02

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不仅属于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内容,还与学生终身发展息息相关。当前,我国一些中学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得过且过”的态度甚至影响了学生的未来。行为习惯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一种行为方式,只有具备较强的自觉性,能够用始终如一的态度学习,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它改变的不只教学方式,还包括教学的目标。唯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规范学生的行为,逐渐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才是教学的应有之义。本文就对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做一个深入的探究。

一、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课题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都在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归根结底这种比拼体现在人才竞争上。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家强”,一个强大的国家一定有强大的少年做支撑,强大的少年也是一个国家有底气的基础。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养成中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就成为了教学研究的重点。为了顺应教学发展的新特点,我国教育部门在中小学日常守则中就明确规定了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要在这一背景下,明确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并用规范化的行为指导学生,帮助青少年更好的应对竞争。目前,世界各国被连接为了一个整体,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并不断普及,青少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基础。所以说,有关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的课题成为了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课题研究目标

课题的研究以及课堂严格管理的落实必然要以一定的目标作为衡量依据,且目标的设定也是教学的准则。通过分析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要总结出一整套健全的教育管理办法,提高中学生自我控制和管理的能力,教会他们辨别各种信息的真伪。同时,在整个中学时期的学习后,还要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修养,做到文明有礼、诚信待人、遵纪守法,能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1]。

三、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课题研究对象时间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实际情况,我校特意对七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

四、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研究理论依据

目前,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与父母的期望给当代中学生带来了巨大学习压力,使得中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了抵触情绪,缺乏学习兴趣,其根源在于学生行为习惯不良引发的厌学心理,涉及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重因素,需要多方共同应对。

《中学生守则》发布于1991年和1994年,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将原来的《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新守则共10条,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提出了基本要求。其中有关学生良好学习行为和习惯的论述集中在第3条。内容是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有益的活动。另外,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按计划学习。根据课程和自身情況制定相对全面的计划;第二,专时专用。讲究效率,学习要集中精力,而不是心不在焉,只有用较少的时间完成高质量的学习任务才是目标所在;第三,独立钻研,善于思考。学习要避讳一知半解,对于知识要做到融会贯通,把握好学科之间的关系,对问题追根溯源,而不是人云亦云;第四,自我学习。教师只是学生的引路人,只有学生自己努力,凭自己的见解去解题,才能领会书中深刻的道理。

五、中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内容

中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包含着众多的内容,且对学生的规范化教学也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唯有确立学生的核心地位,才能正面积极地开展教学。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习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一个人在学习的道路上还遇到重重困难和各种险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要在面临困难的时候不放弃、不灰心,以坚定的信念持续学习。特别是在遇到难题和困境的时候,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作为教师也要多给学生以鼓 励,从正面教学和表扬他们,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营造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

班级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大背景,积极向上的健康环境能够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意识。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教学,采取民主管理的方式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小组讨论、榜样学习等的方式营造良好的班风,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三)正确的行为规范

中学生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多是通过他们的实际行为表现出来的,学生要遵守《中学生行为准则》和《日常规范》,在学校和在家庭生活中都要有好的表现。具体而言,学生要与教师和家长进行积极地沟通,学会协商解决问题,尊重他人的劳动,树立责任心和良好美德。同时,中学生还要遵守课堂纪律,对待他人要有礼貌,热爱劳动和班集体,保证个人卫生,并且养成体育运动的好习惯,从德智体美劳方面共同发展[2]。

总而言之,中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奠基人,他们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是今后发展的关键。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规范他们的行为,并树立他们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晓艳.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探讨[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12).

[2] 胡影,彭小舟.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新思考——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心理与社会分析[J]. 江西教育,2012(36).

猜你喜欢

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