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的高考备考复习策略
2018-09-04高继荣刘大华
高继荣 刘大华
在现行的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中,高中地理必修三实在完成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部分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以现实中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引导学生把所学地理知识与原理跟现实生活问题相结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训练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并达到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理念的目的。各版本的教材都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取同类问题中较为典型的案例作为探究对象,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有个别知识向同类知识迁移,进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与方法的目的。对于教与学的过程,教材这样的编排有利于降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难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于高考复习备考工作来说,必修三教材用案例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却是提高复习备考效率的极大挑战。因此十分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备考策略予以深入的探讨。
一、必修三高考复习备考的难点与误区
由于各版本的必修三教材都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从教与学的目的来看学习必修三最终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原理,二者之间的这种差异就使得复习备考工作存在许多困难与误区。
主要的误区有:由于没有切实理解必修三教材的设计意图和编写特点,往往在备考复习时就事论事,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剖析案例或者是把其他版本的教材中同类问题的案例拿过来复习,而没有借助案例向这部分内容教与学的最终目标靠拢,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另一种错误做法就是认为由于必修三教材选编的案例很少作为高考试题的命题素材,案例中的很多地理原理与规律已经在必修一和必修二种学过,没有必要复习从而减少必修三的复习时间和精力。
主要的复习难点:透过教材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学习认识问题的思路、有个别知识向同类知识迁移,需要极高的提炼概括艺术,而且提炼概括还要准确全面,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这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其次知识迁移与能力应用确实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但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如何选取同类案例、如何设计复习练习题才能更加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又是一个挑战。
二、提高复习备考效率的策略
鉴于必修三教学内容的呈现特点以及在高中复习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提高必修三的高考备考复习效率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必须尊重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纲领性地位,认真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对相关案例教与学的要求,以此为基础梳理归纳教学案例中透射出的解决同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与原理。例如:关于区域生态建设问题,课程标准的表述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多,但是教材只选取了两个案例,人教版教材以西北地区荒漠化和亚马孙流域的森林破坏为例展开学习活动,显然这样的编排只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其他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范例,所以依据课程标准提炼这两个案例透射出的关于其他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思路与学科原理才是复习工作的核心。
2.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与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案例之间在探究深度、分析视角等方面的差异,选择恰当案例与练习题帮助学生明确知识迁移与能力提升训练的方向,以达到提升復习效率的目的。例如:2017年全国二卷36题以山西省煤焦化产业发展为素材展开系列设问,其中问到了运输过程的污染问题,这明显要比教材的分析更进一步,因为教材只是讨论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但没有详细深入到运输环节。借助此类试题,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对比,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再次探究已经学过的案例时应该注重哪些问题关注哪些细节。而且这种对比还能成为复习备考过程中精选练习题的参考标准,减少一些无谓的复习工作,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复习效率。
3.以必修三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仔细研读,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地理素养。尽管教材中的教学案例只不过是某一类地理现象的一个特例,虽具有特殊性,但却能够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用地理视角审视同类区域发展问题的方法、基本思路,也展现了处理一些基本地理问题时遵循的模式。例如:通过案例表述过程的析读,可以知道如何描述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如何阐述地理事物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如何使用地理专业术语……等等。
4.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提炼时政要闻中与教学案例相同相似的地理要素,辨析二者之间的异同,特别重视分析随时代发展用地理视角审视同类区域发展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方面的差异与变化。例如: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在亚洲的部分美国企业回迁到美国。关于此事件,一方面体现了政策因素也是导致产业转移的条件之一;另一方面也说明产业转移不完全是从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也有可能回迁。显然此事件与教材案例明显不一致,二者之间的对比就会更加有利于引导学生提升综合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形成灵活应变的学习品质。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