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课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8-09-04何钊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

何钊

[摘 要]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微课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微課;高中化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4-0077-01

根据实际应用的状况分析可知,微课教学法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如短小精悍,精简高效,不仅改善了课堂结构,还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单论述。

一、微课概述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微课概述

“微课”就是指,在遵循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将视频作为传播知识的途径,对教学的重点知识进行突出,对海量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微课的分类是不固定的,从微课的制作来说,我们可将微课分为微视频、课堂片段等;从对象的角度来看,可以分别为教师的教研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微课是现代技术的衍生物,在时代的要求下,微课教学是必然趋势。

2.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高速发育的时期,对很多新鲜的事物抱有好奇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越加的明显,已然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基于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与其他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微课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它不但与时代的发展相吻合,还能将知识更加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去了解知识,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微课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在讲授类课堂中运用微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物质变化的原理,分析物质变化的过程。为此,教师可在讲授类课堂中运用微课,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人教版“盐类分解”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以本节知识的基本定义为基础,分析影响盐类分解的因素,并讲述相关方程式,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渐了解盐类分解的原理。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着重点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入微课,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制作讲授型微课时,教师一定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将知识系统地教授给学生。

2.在演示课中运用微课,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师要以此为目的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利用微课演示化学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述人教版“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时,铁、铝、钠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质,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少有学生了解这些金属的性质。如在生活中,常看见铁制品生锈,但铁锈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就不得而知了。对此,教师可利用微课给学生演示一些生活常识,增加学生对生活中金属性质的了解,以便能够清晰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在实验课中运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或者自己动手演示实验,学生通常很难理解。而通过微课进行教学,教师可根据实验内容,给学生下载实验的微视频,边演示边讲解,这样既可以保证实验的规范性,也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全过程,提高实验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时,教师就可利用微视频给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这比教师的讲解要生动得多,同时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也规避了实验可能存在的危险。

此外,通过微课辅助化学实验教学,教师还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例如,在焰色反应实验教学中,教师利用微视频为学生演示实验时,发现有的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习惯于对照课本,总是低头看书,这样就容易忽略微视频的内容。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观看微视频,合理转换微视频与课本学习的时间,保证教学效果。

总之,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还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应合理应用微课,不断完善微课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向前发展。

(特约编辑 温 简)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有效性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