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
2018-09-04吴梦银
吴梦银
摘 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模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创新和变化,企业的规模在变大,业务也逐渐变得复杂,出现了众多的子公司孙公司,这就使得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趋于复杂,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公司的管理效率也没能得到有效的提升,机构冗杂,大大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针对这一现状,很多大公司开始引进财务共享系统,子公司和母公司采用同一套系统,采用统一的核算标准和记账标准,这大大简化了记账流程,也降低了财务成本。但随之也伴随着很多问题,财务风险上升,对企业的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挑战。
关键词 财務共享;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财务风险
一、财务共享模式的概念
财务共享即是对于不同的经济实体,进行集中化的管理,采用统一的管理方法,将分散在不同业务单元的财务以及人力从传统业务中脱离出来,在集团母公司成立专门的机构实施集中化的管理。共享的含义就是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和母公司的财务信息能够及时的传递,两者采取相同的记账方式,统一格式的凭证和账簿,能够进行直接的整合和传输。这样就促进了经济信息的共享和交流,降低了相应环节资金的投入成本。
二、财务共享模式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和要求
财务共享模式的出现对内部控制产生的是双向的影响,有了财务共享,财务人员的业务流程更加规范,信息更加准确,分工也更加精细,财务人员可以将工作重心放在研究企业的未来财务走向,提出更多有用的经济决策。除此之外,财务共享模式也加强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管,有利于掌握整个集团的总体财务情况,财务信息更加直观,获取也更加便捷。在各个部门,各个机构的财务信息传输和报送过程中也大大简化了繁琐的程序。但是这也导致原本私密的对企业至关重要的财务信息会大大统一,不再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折旧方法、库存管理方法、记账程序等,会导致财务风险大大提升,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这就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有着庞大核算体系的集团内控提出了挑战。整个企业的财务情况再这个专门的机构进行汇总,一旦这个环节出错就会导致整体报表的错误,而且很难追根溯源;再则,完全利用网络化的财务传送,谁都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一旦被病毒袭击或者黑客攻击,财务系统就可能瘫痪,商业机密就会暴露,这大大加重了财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
三、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1.明确企业内部责任主体
只有明确了各个责任中心和业务处理中心的责任划分,才能有效的预防人员的过度失误和失责,明确了内部责任主体就能尽量避免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财务共享模式下虽然很多部门需要精简,业务也没有纯人工模式下的复杂繁琐,但这也就导致了经手人员责任的增加,一旦将文件和数据进行报送,就应该由相应的部门负责,每一次核算和审核都要经过周密的安排,每个人的分工更细,对自己负责的部分就需做到百分百承担。
2.提升财务共享系统质量
企业引进财务共享模式的系统,就需要对这个系统进行维护和性能提升,企业一旦大面积采用这个系统,就要配置专门的监管部门和维修部门,实时对这个核心的系统进行监管和维修。聘用专门的程序员,定期对系统进行测试和维护,可以采取分级管理,每个程序员分管不同的业务子模块,定期进行调试,使系统的出错程度降到最低,另外还是要建立临时抢修机制和备用的业务系统,企业要将风险降到最低,需要有备用的记账系统,在原系统出现问题时承担临时作用。财务共享系统要做到与时俱进,经常创新和更新,和业务的更改变化相适应。
3.加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不仅是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和管理,还要对企业各个部门的人员尽心管理。财务人员要熟悉整套财务共享系统,熟练操作自己手头的分工,还要采取轮岗制,熟悉别人的分管工作,以至于对所有业务熟悉以防万一。严格培训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及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设置管理员权限,全责分离。仍旧需要创设完善绩效评价系统的方式,解决员工工作质量低以及易出现人员操作失误的问题,既有利于促进员工的工作实效性提升,也有利于促进其业务质量提高。
4.加强风险管理
财务共享模式下存在着海量的数据,要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可靠性,加强对企业风险的管理。业务链长,环节众多,每一个人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因此要做到对每个环节每张凭证负责。例如:在接收到合同信息时,应优先对相应的票据信息进行审查,并确认合同中的内容是否具备良好的完整性以及有效性,倘若上述过程无问题产生,则需要将确认信息发送至财务部门。
参考文献:
[1]刘莉.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山东工商学院,2017.
[2]丽娟,段魏婷.媒体关注和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治理的替代效应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