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财务会计视角下的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影响的分析研究

2018-09-04刘岩

财税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财务风险

刘岩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融资的渠道越来越广泛,融资方式也呈多样化,除了传统融资模式外,表外融资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企业表外融资业务的开展,改变了其真实的資产负债规模和收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优化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作用,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了影响,本文从财务会计学的角度切入,对表外融资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 表外融资;财务风险;资产负债表

一、表外融资的定义及特征

(一)表外融资的定义

为准确的分析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就必须要准确地理解表外融资的含义,从其字面理解,表外融资包含“表”和“融资”两个概念。

“表”是指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

“融资”是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行为和过程,根据《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解释:“融资是当企业所需要支付的现金超过自己的实际支付能力时,为企业筹集资金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货币手段”。

(二)表外融资的特征

1.表外融资中的“表”特指资产负债表,表外融资的相关交易记录不会出现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但通常会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中得以体现,即表外融资的特点是利用会计规范中存在的不完善性,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失去了应有的会计联系。

2.表外融资的结果应包括资产与负债变动,但表外融资中的资产和负债往往不会资产负债表中显示。因此,表外融资弱化了资产负债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解释和预测功能,进而影响了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最终可能诱发财务舞弊和金融风险。

3.表外融资属于融资范畴,但按现行会计准则并未完全禁止的表外融资行为,因此,正确运用表外融资不仅能增加财务收益还能扩大企业的经营成果。

二、表外融资的形成原因

表外融资的出现是诸多社会经济因素共同的结果,本文重点从财务会计学得角度对表外融资的形成原因进行讨论。

(一)企业美化财务报表质量的动机

表外融资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美化,使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例如,企业的借款偿还能力通常以其产权比率指标判断,公式如下:

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

产权比率高,表明企业总资本中负债高,对负债资本的保障程度较弱;反之,产权比率低,则表明企业财务实力较强,对负债资本的保障程度较高。

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未体现表外融资的负债,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产权比率,从而在账面上美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加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局限性

由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存在局限性,使得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表外融资的动机,特别是存在通货膨胀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的部分资产会出现被低估的现象,因此,企业有动机采取表外融资的方式,将一部分债务转移到资产负债表以外。

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下,企业资产会随着通货膨胀进行调整,进而影响所有者权益,最终表现结果为企业借款能力的提高。

(三)会计准则的滞后性

当经济活动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或程度时,才会出现相应的会计准则,会计活动属于信息系统的范畴,但同时也属于管理活动。因此,会计活动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但现行的会计法规和准则往往无法适应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会计法规和准则滞后性,预见性。虽然,现行的会计准则已对部分表外融资进行了表内化的确认规范,例如:《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附有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按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但表外融资形式的创新,使得会计准则对新兴表外融资业务的规范存在漏洞。

三、表外融资对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影响

(一)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影响

财务报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情况。表外融资行为的存在,造成了企业资产负债表信息的不完整,及损益表虚高的现象,使得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数据分析时,无法得到客观、真实的数据,进而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做出错误的决策。

(二)对股东的影响

一方面,表外融资可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企业更易于获得债务资金。当企业从投资中获得的实际收益大于企业债务成本时,会提高企业的利润,从而为股东带来额外的收益;

另一方面,表外融资不会受到企业负债约束的限制,为了增加企业的周转资金,经营者通常有运用表外融资的动机,而表外融资不会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使得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隐蔽,不利于股东对经营者的业绩做出正确评价。

(三)对债权人的影响

债权人最关心的是提供给企业贷款的安全程度,即,企业能否按合同约定收回本息,表外融资通常会增加企业债务,并侵蚀表内债权人的利益。

(四)对潜在投资者的影响

表外融资的隐蔽性特点,使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导致潜在投资者会受到财务信息的误导,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损害潜在投资者的利益。

四、表外融资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一)对偿债能力指标的影响

偿债能力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等。由于表外融资所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得不到体现,因此,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规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偿债能力。

(二)对盈利能力指标的影响

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用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率,衡量企业自有资本的利用效率,及股东权益收益水平的指标,而表外融资仅对企业负债融资规模造成影响,不影响股东权益,因此,表外融资会造成净资产收益率的增高。

资本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资产的比率,反映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资本收益率越高,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通常表外融资会增加企业的净收益,若将形成的表外融资纳入到表内重新对该指标进行计算,就会降低企业的资本收益率。

五、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企业经营过程的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存货管理风险等,本节重点对表外融资业务产生的筹资风险给企业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述。

(一)对偿债风险的影响

各金融机构在企业借款前,通过合同约束对企业举债资金的用途、还款日、利率水平进行严格的限制,当企业超自身偿债能力举债,同时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和资金营运的困境时,会导致企业无法履行借款合同的义务,存在着破产的可能性,尽管表外融资有很大的优势,也不能忽视偿债风险。

(二)对收益变动风险的影响

当经济大环境处于低迷状态或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时,表外融资使得企业财务的杠杆效放大。具有高风险、高杠杆特征的创新表外融资方式,会使企业在做出错误判断的情况下面临巨大的损失。

综上,表外融资的使用会加大企业的筹集风险和还款负担,因此,企业在做出使用表外融资的决策前,应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客观理性的风险估计,并对其自身的财务状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当企业的经营状态优良的时候,提高其表外融资的规模;当企业的经营状态不佳的时候,适当缩减表外融资的规模,从而将企业的筹资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六、结论

表外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如表外融资能够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的质量,优化企业的财务状况,扩大企业的经营成果,甚至可为企业减少赋税,但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的潜在的财务危机。因此,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约束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运用表外融资从源头上降低滥用或过度应用表外融资。

参考文献:

[1]梁庆.特殊目的实体的表外融资运用分析—以安然公司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128-131.

[2]杜琳.企业表外融资财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资产负债表财务风险
中英央行资产负债表差异比较研究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相关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及局限性
中国神华财务表报分析
强化公立医院财务报表的管理功能研究
草原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与研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