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04罗敏
罗敏
【摘 要】目前,新课改正逐步深入到各阶段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在教育教学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下,图示法以其形象、直观、易理解,被再次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而图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段图则再次引起教师的重视,运用线段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可以辅助小学生读懂重点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清晰的数学思路,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线段图;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 (2018) 04-0195-01
1 借助线段图解读信息
指导学生通过线段图解读信息,培养学生清晰的数学思路,教师要正视数学知识与问题的数量关系。为学生展示相应的线段图,用线段表示各种数量关系,指导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学习知识,认知数量关系,并解答问题。例如,在解析加法运算时,将线段图分成长短一致的三部分,图中设A、B、C、D四点,A和D在线段两端,分别表示小红家和图书馆,B、C两点在中间,分别代表学校和医院,然后告诉学生:小红家离学校50米远。接着提问三个问题:小红家距离医院有多远?距离图书馆多少米?学校离图书馆有多远的距离?这样学生能够在观察线段图的过程中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准确判断方向和距离,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1]。此外,教师应该用线段图表示小学数学中的“相遇问题”、“相背问题”和“追及问题”,指导学生理解数学公式与方向。
2 借助线段图构建模型
对于数学知识储备较少,空间思维相对狭窄的小學生来讲,认知和判断数量关系属于难点。对此,教师应该正确运用线段图为学生构建表示数量关系的模型,让学生在观察线段图的同时提高分析能力,能够正确判断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解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湿地公园有20只黑天鹅,白天鹅比黑天鹅多3/4,请问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用L1表示单位“1”也就是标准量黑天鹅的数量,将线段平均分为四份,再用L2表示与标准量相比较的白天鹅的数量,从图中就能清晰的表示出白天鹅的数量多出标准量的3/4。接着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计算白天鹅的数量和黑天鹅的总数量。这样学生就能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多几分之几少几分之几,都是相较于标准量单位“1”而言,也就构建出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模型。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线段图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包含“导学”和“互动”两方面内容,使课堂教学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线索展开,二者互相呼应并相互促进。其中“导学结合”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机结合,“互动探究”则强调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二者均是在“变教为导,以学促导,学思结合以及导学互动”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一般而言,“互动导学”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具体的步骤。第一步是引入“自学导纲”,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纲要引入课前已设计好的课堂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进行学习。第二步是开展“合作互动”,是指教师利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的互动式探究。第三步是做出“导学归纳”,就是教师在课堂末期采用提示、点拨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第四步是进行“反馈训练”,是指教师在课堂的最后通过习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训练,同时可进行教学情况的反馈。将线段图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相融合,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巩固重点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建和谐的数学课堂,营造友好师生关系[1]。
3 借助线段图提升思维
数学思维方法具备数形结合、多题一用和一题多用等特色,教师应该重视这一特征,充分利用线段图将抽象的概念知识转化为直观图像,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二级运算时,用线段图让学生认知倍数关系和乘除运算规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线段图指导学生认知和差问题与位数问题的相关概念,告知学生“和”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差是两数相减的结果;个位是十进计数法基础的一位,个位以上有十位、百位、千位等,以下有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等。要培养学生清晰的数学思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通过线段图解读信息,正确运用线段图为学生构建表示数量关系的模型,让学生在观察线段图的同时提高分析能力,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钱晓红.发挥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学段教学中渗透线段图的认识[J].教育科研论坛,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