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数学“一题一课”教学设计与实施例谈

2018-09-04胡国惠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数学教材教学效率

胡国惠

【摘 要】教材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基本素材,教师应该有效研读教材内容,充分把握教材内涵,灵活应用并合理开发教材,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沟通知识体系,促进数学思维,构建高效课堂。通过《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和整理》一课为例,采用“一题一课”的教学方式,小材料,大内涵,来说明灵活应用与合理开发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一题一课;数学教材;合理开发;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O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181-02

教材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基本素材,教师应该有效地研读教材内容,充分把握教材内涵,灵活应用并合理开发教材,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沟通知识体系,促进数学思维,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场所。构建高效课堂可以使学生做到轻负高质,是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课堂上教师怎样合理应用和开发创造教材,让教材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呢?这是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一线教师一直研究实践的问题,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亟待研究探讨的问题[1]。

1 “一题一课”的内涵与特征

“一题一课”这样的教学模式源于初中数学的练习课,往往通过对一道习题的深入剖析和精心设计,借题发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去探寻数学问题的规律性和方法。实行“一题一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这样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走出题海,做到轻负高质。在此也借用“一题一课”此名,拿来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所用,并赋予其更丰富的含义[2]。

题:原本初中往往指“习题”,笔者认为在小学的数学课堂,题可以是一道习题,也可以是一个问题。

课:原本初中往往指“练习课”,笔者认为小学的数学课堂,课可以是练习课,也可以是复习课,还可以是拓展课,甚至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恰当的问题或习题,新授课也未尝不可。

所以笔者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题一课”下定义为:通过一道合适恰当的习题或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精心设计成一节课。通过借这一题充分发挥,做到一题求联,一题求变,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一种过程和方法,能将自己的数学知识结点成线,连线成网,从而建构起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2 “一题一课”的材料选择与开发

“一题一课”这种教学模式,最为关键的是对“一题”的选择。怎样的题目是具备承载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价值的,这是真正考验教师能力的地方。所以这道题选择和设计的好坏决定了这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其重要的作用则不言而明了。笔者认为这样的题,往往会是“小题目,大内涵”。有的题目可以直接从书本上,练习本上找到合适的,直接拿来使用,有的题目是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改变或者是自主创造的。

教师觉得该题还可以有更大的知识内涵,更好的思维创造,笔者认为,这才是这道题目背后真正的 数学学习的价值。在探究这个问题结果的同时,学生不仅能对前面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能获得更多的新知。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和整理内容时,教师根据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可以利用这样的一道习题,进行合理地创造开发,对这些知识做复习整理和提升,理清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脉络关系,更注重对数学思维的创造。

3 “一题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此,笔者以自己参与设计和执教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和整理》一课为例来具体阐述,“一题一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实施中的情况:

3.1 教学设计策略

理清脉落,设计问题序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深化。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教师还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 因此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注重知识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和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体会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理清知识脉络,适当、合理地“活用”教材,根据一题,借题发挥,设计好问题序列,层层递进,给数学课堂赋以“生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显数学的教学效果。

突出本质,累积活动经验。注重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体验和经验,做到学练结合、边学边练、边练边思、边思边学。

《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和整理》一课设计了三个活动(详细活动见下面教学实施例谈)第一个活动就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动手画动手练,在练中促思。第二個活动从第一个活动的体验中来思考学习,学生经历了自己的实践操作和体验,有很多感受和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走近数学的知识本质。活动三再分层设计了三个练习,通过练习得以巩固和提升拓展,真正做到学练紧密结合,力求做到课堂精简高效。

整体推进,促进思维发展。平面图形的面积,是在各个年级段中按不同图形,分门别类地进行学习。该方面的知识涉及内容广,其跨度也达多个年级,所以,把这些知识和内容联系起来加以思考和分析,做整体推进,我们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平面图形面积的数学思想和本质,从整体上对这一知识进行深化和理解,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3]。

拓展提升,实现自主建构。根据课堂知识学习,分层进行练习的设计和编排,做到巩固新知,提升拓展,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和整理》一课设计了三道练习:

第一题对新知起到巩固作用,让学生体会到新知带来新的思维角度与便捷,开阔思维的广度。

第二题是笔者课堂上重点引领学生探讨和研究的。设计这一题,希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析,动手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数学思维活动,将新知纳入到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体系之中,并且能灵活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这个开放的问题,从而沟通了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特征和关系。

第三题笔者设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变式习题,让学生能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考虑问题,给学生的思考方法中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等积变形这样的数学思想能让这样的题目化难为易,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有所提升。

总之,通过对教材中的习题合理开发利用,巧设变式运用,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数学思维得到高效提升。

3.2 教学实施例谈

活动一:在一组平行线之间画出高为4,面积为20的平面图形。(1)布置要求:要画你学过的图形。想想你准备怎么画?谁画得对,画的种类多。老师准备了这样的小纸片,一张纸片上画一幅图。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开始。(2)学生反馈展示:老师收集了几类作品 。①平行四边形:这些画的是平行四边形长得不太一样,都符合要求吗?这样的平行四边形你还能画吗?可以画几个?②三角形:也有同学画的是三角形,先展示1个,你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猜猜看,这样的三角形你还能画几个呢?能具体说说你怎么画?③梯形:还有更厉害的同学,他们画出了梯形。看一下符合要求吗?还能画不一样的梯形吗?

活动二:利用梯形的变换,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1)请你们仔细观察这4个梯形,对他们的上下底有什么新的发现?可以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听。按照你们这个发现,上底继续再往右延长,想一想会怎么变,变成怎样的图形?(2)用几何画板课件演示: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变化的过程。明晰和动态展示变化的过程,让学生能看明白,想得更透彻。(3)看到这一连串的变化中,什么始终没有变?在这些等积变形过程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图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这四种图形,以前我们都是分开来学的,今天再来研究这四种图形,是不是有不一样的发现呢?

顺势板书,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于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也通用了,再验证面积公式互通。

综上所述,“一题一课”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理序:一定要吃透课程教学理念,深入剖析和研究题目的内涵和外延,灵活应用题目的信息,理清知识体系,充分挖掘题目的功效,做到“借题发挥,题尽其用”。悟本:巧用一题求解知识,梳理知识结点成网,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探寻到数学知识真正的思想和方法,领悟到数学的本质,感受数学的奇妙。促思:巧设变式运用知识,纳入体系综合提升,使学生能够通过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能明白数学知识的精髓和本质,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要想追求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开发,才能准确把握住课堂与学生的共鸣之处,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動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一题一课”的教学模式,力求做到小题目,大内涵,让小学数学的课堂,呈现一种精简、高效之美。

【参考文献】

[1]刘晓玫.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董兵.试谈充分利用教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

[3]王立平.活用教学例题——让教材更好地为师生服务[J].学科教学探索,2013(06).

猜你喜欢

数学教材教学效率
浅析初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深入解读教材,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认真研读数学教材,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浅谈数学教学中“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