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09-04雷金荣
雷金荣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连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展开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连续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饮食、用药、运动及日常生活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出院后的依从率,促进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同时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死;连续性护理;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上取得了明显进步,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稳定控制病情,不过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的缺乏是目前比较严峻的问题,患者往往出院后饮食、用药等方面的依从性不高,导致院外疾病控制效果不佳,因此院外的干预也尤为重要[1]。为探索心肌梗死最佳的干预模式,本研究探讨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连续性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择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展开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7~79岁,平均(59.4±4.2)岁;梗死部位:下后壁14例,广泛前壁及前间壁18例,其他部位梗死8例;合并冠心病7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2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6~77岁,平均(58.9±5.4)歲;梗死部位:下后壁巧例,广泛前壁及前间壁18例,其他部位梗死7例;合并冠心病7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19例。两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医院环境,同时针对患者心理情况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认知,促进配合。②指导患者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室内尽量保持安静,并定期对病房内进行打扫、消毒、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③指导患者正确饮食,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同时在初始饮食上应先食用流质饮食,然后逐渐向半流质、普食过渡。食物应禁忌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易消化、清淡食物。④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为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及正确用药的重要性。⑤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无法下床者可先在床上进行被动、主动活动,然后逐渐向下床活动过渡。⑤患者出院时对其再次强化健康教育、饮食、用药及运动锻炼等护理内容的指导,告知患者在院外注意上述事项,定期返院复诊。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连续性护理干预[3-5]:①组织护理人员建立连续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制定个体化的出院指导手册,在患者出院时发放至患者手中,同时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②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健康认知水平及自我护理情况,督促患者自我护理,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健康指导内容主要包括院内相关护理内容,进一步提高患者认知,强化其自我护理意识。同时为患者提供预约复诊、咨询等服务,预留咨询电话,根据患者病情、自我护理情况调整电话随访频率。③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上门随访,为患者提供各项护理服务,包括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等院内护理内容,嘱咐患者家属协助、监督患者有效完成自我护理,提高依从性;④可上网的患者可对其进行网络随访,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以网络课程方式为患者提供健康知识等方面的指导,为患者解答疑惑。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院后依从率对比
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见表3。
3 讨论
连续性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其主要通过将院内健康宣教、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及运动锻炼等护理措施从院内延续至家庭之中,使护理呈现出系统性、连续性的特点,从而提高护理效果网。常规护理模式主要集中与院内护理千预,出院后护理中断,而心肌梗死患者往往还未完全康复,十分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其康复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主要问题表现在患者出院后依从性不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病情变化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指导等,而连续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解决该类问题,通过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上门随访及网络随访,建立咨询平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随访频率,能够有效实时掌握其病情情况,及时予以正确有效的指导,及时为患者解惑,同时通过随访能够不断强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掌握程度,提高其对各方面重要性的认知,从而促进依从性的提高,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7-8]。
本研究通过分组比较常规护理与连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千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饮食、用药、运动及日常生活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连续性护理干预后可提高患者依从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更明显的改善,同时患者对护理也更为满意,印证了上述结论。
综上所述,临床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出院后的依从率,促进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同时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美丽.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0):3823-3824.
[2]吕会杰.探讨连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21(06):80-81.
[3]牛爱军.连续性护理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3):244-245.
[4]叶春妍.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7(08):156-157.
[5]刘艺.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7l.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2(01):242-242,243.
[6]李敏.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1.养生保健指南,2017,14(22):187.
[7]叶丽冰,钟彩莲,姚岚等.连续性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01):120-121.
[8]张明明,杨茹,唐丽君等.连续性护理在10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19):85-86.